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家林 《科技信息》2008,(36):344-344
珠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珠心算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心算方法。从小对幼儿进行珠心算方面的培养,不仅能继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开发幼儿的脑潜能,培养幼儿超常的心算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通过左右手联合拔珠,可促进幼儿左右脑平衡发展;愉悦幼儿的心情,陶冶幼儿的情操。开设珠心算教学也是适应当前的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和突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活动背景】 以仙居特有的无骨花灯作为幼儿美术的教学内容是我们省规划课题《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研究》的活动之一。目的是引导幼儿认识生活环境,理解社会文化,使优秀的艺术传统能够通过幼儿美术这一生动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延仲。  相似文献   

3.
立人之基在幼儿蒙学教育,幼儿蒙学教育的根本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幼儿蒙学教材是立德之基、育人之本、兴国之道,而全国统一编写的高质量的蒙学教材,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和集体礼仪的形成。通过对优秀传统蒙学教材思想内容的检讨和分析,指出其优劣,为今天中国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志玲 《科技信息》2009,(10):251-251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将失去内在动力。《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倡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幼儿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并激发幼儿爱家乡及爱祖国的热情。为此,该文特对幼儿园加大本土资源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今后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还将影响到其未来文化自信的建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的内容上更加偏重物质层面的文化知识内容的传授,忽略幼儿在接受文化知识过程中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研究。因此,对幼儿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心理过程,尤其是文化认知结构的研究,将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学地理教材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必要性,探索中学地理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素养,挖掘素材,在教学环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开展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或变质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培养幼儿发展管理专业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是高职院校提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时代发展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应根据岗位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多维度、多渠道、多举措,通过课程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群体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塑造班内学生形成共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复合体,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人文素质内涵匮乏的现象。而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大学生班级,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来提高素质,通过研读经典文化来增长智慧。文章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显性班级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隐性班级文化建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路径,也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师范生培养阶段,提升师范生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其具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能力、实现育己和育人的融合统一,是时代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巧妙运用新媒体,有助于激发师范生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学习渠道、及时跟进习得成效,促进师范生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灵活运用新媒体,有助于师范生广泛搜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及时回望审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从而切实提升师范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就需要探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包括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原则、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我党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本方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必须明确新时代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理解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把握"转化"与"发展"的条件和实施步骤。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内有机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积极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继承与保留。大学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学习,学习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等途径,促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契合,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就需要探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包括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营造教育氛围,形成多维合力,探索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宝贵资源和有效载体。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内容,充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搭建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平台,推动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陈姗姗 《华东科技》2023,(12):119-121
<正>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提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应积极响应号召,在教育教学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基于此,本文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出发,探索了物流专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供相关教育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能在无形中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文化遗产逐渐消亡,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文化遗产,是当前我们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坚持和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继续在中国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性”地转化出来,又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贯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推进其“创新性”发展。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