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草螺菌是从野外茶树中分离的一种革兰氏阴性内生细菌。茶树内生草螺菌WT00C在含200 mmol/L硒酸钠的LB培养基内37℃培养28 h后,收获、保存细菌并重新命名为茶树草螺菌WT00C-Se。将茶树草螺菌WT00C-Se重新接种至含200 mmol/L硒酸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其生长抑制期和生长期缩短6 h,仅为原来茶树内生草螺菌WT00C菌株的一半。摇瓶培养和电镜观察都表明茶树草螺菌WT00C-Se仍拥有还原硒酸盐、生成红色纳米单质硒(Se~0)的能力。根据茶树草螺菌WT00C-Se的特性,进行红色纳米单质硒产率条件优化后发现:首先用含75 mmol/L硒酸钠的培养基活化茶树草螺菌WT00C-Se,然后按1∶100比例接种200 mmol/L硒酸钠LB培养基,并在37℃、200 r/min、pH 7. 0条件下培养,红色纳米单质硒产率较高且耗时短。依照优化条件,使用发酵罐发酵30 h,每升培养物可制备出560 mg纯净的红色单质硒。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利用微生物生产红色单质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而且为今后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除硒微生物特性,作者从江西某富硒泉水中分离到4株亚硒酸盐还原菌,并进行除硒效果与机理分析。4株亚硒酸盐还原菌表现出很强的亚硒酸耐受能力,在7 mmol/L(553 mg/L)的亚硒酸浓度下生长良好。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4株细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18 h内,它们对33 mg/L的亚硒酸去除率均高于99. 7%。B菌在75 h内对高浓度亚硒酸钠(197. 5 mg/L)去除率在达到91. 2%。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经过高浓度含硒废水处理的细菌表面形态完整,能谱分析(EDS)证明硒元素在细胞表面存在。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除硒后羟基、酰胺基基团等峰位发生了明显移位,表明它们在细菌吸附除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啤酒酵母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硒(以亚硒酸钠形式供给)的数量和硒对酵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既和培养基中SeO_3~(-2)浓度有关,亦和细胞群体所处的生长阶段有关。培养基中SeO_3~(-2)浓度高于10~(-6)M时,酵母细胞的生长就要受到抑制。在一定范围内,酵母细胞吸收硒的量,随着培养基中硒含量的增多而增加。在对数生长期,酵母细胞吸收硒的量最大。但在对数生长期给以10~(-3)M亚硒酸钠,酵母细胞中有红色颗粒出现,可能是亚硒酸根还原而产生的元素硒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利用实验室分离而来的一株假单胞茵(Pseudomonas alcaliphila MBR),以亚硒酸钠为硒源,通过菌体的还原反应来获得红色硒纳米颗粒.将纯化出的硒颗粒为样品,使用一些材料表征技术表征其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其主要为球形颗粒且直径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而变大,并最终形成花型硒材料;X射线能谱分析花型材料的构成基本为硒元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旋转环-盘电极方法开结合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磷酸溶液中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结果表明在磷酸溶液中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即包括电化学反应,又有后续均相化学反应.在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中有两种硒单质生成,兰色硒是由电化学反应生成,不能进一步被还原,具有电化学惰性.红色硒是由后续均相化学反应生成,可以进一步被还原,具有电化学活性.并对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过程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体,以亚硒酸钠为硒源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高产菌株G6进行富硒发酵条件优化.以菌丝体性状和菌丝体硒含量为指标考查不同硒质量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适硒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G6菌株液体富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中硒质量浓度<50 mg/L时,菌丝体的硒含量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硒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菌丝体硒含量最高,为8.5 μg/g;硒质量浓度>50mg/L时,硒含量不升反降.表明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过量添加时则抑制菌丝体生长,不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优化后的富硒黑木耳G6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硒质量浓度50mg/L,玉米粉15 mg/L,豆饼粉20 mg/L,装液量200 mL/500 mL三角瓶,转速160 r/min,25℃发酵培养6d.发酵液中菌丝体硒质量分数达到9.2 μg/g,发酵液多糖质量浓度可达3.7 g/L.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纳豆芽孢杆菌可以转化亚硒酸钠为有机硒。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确定了亚硒酸钠适宜的添加时间和添加量。以纳豆芽孢杆菌BSN424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进行诱变,根据耐硒和富硒能力筛选,经连续传代培养后筛选出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结果表明,适宜加硒时间为培养后3h,培养时间为24h,培养基适宜硒质量浓度为6μg/mL,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系统功率为100W,诱变时间为25s。诱变后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富硒能力的诱变菌株BN-44,经摇瓶发酵后的富硒量为1136.43μg/g,相比出发菌株的742.12μg/g提高了53.13%。研究表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能有效地对纳豆芽孢杆菌BSN424进行诱变,旨在为有机硒生物转化法中寻找益生菌富硒载体及其诱变育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龙井43和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明显提高茶叶含硒量,提高幅度跟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有关,当硒肥浓度为240μg Se/mL时,龙井43在春季可到最高的445μg/kg,夏季白茶中硒含量最高可达486μg/kg,都能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硒含量的变化也跟采摘时间和茶叶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叶面喷施硒肥在低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诱变菌株HXS-02为出发菌株,以菌株的生长、总硒和有机硒质量浓度及产率为指标,考察无机硒添加方式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或果糖的添加对酵母富硒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富硒培养时加入亚硒酸钠的适宜时间和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8 h和62.5 mg/L,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至24 h,菌株的干质量浓度和富硒能力最好,总硒产率和有机硒产率分别达到(8 760.7±50.6)μg/L和(8 573.5±46.5)μg/L;NADPH和果糖的添加可显著影响菌株的生长和富硒能力,在无机硒添加的同时向培养基中添加NADPH至浓度为0.20 mmol/L或果糖至质量浓度为6 g/L后,菌株的总硒产率和有机硒产率与未添加的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32.6%~42.6%和38.1%~51.5%。以上研究表明,适合的无机硒添加方式并辅以添加适量的NADPH或果糖,可以有效促进酵母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能力,提高富硒酵母总硒和总有机硒的产率。  相似文献   

12.
SRB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亚硒酸钠对胃上皮细胞系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SRB实验法.结果5,10,20μmol/L的亚硒酸钠作用SGC-7901细胞24,48,72,96 h后,吸光度A值分别为:0.22,0.65,0.85,0.70;0.28,0.62,0.66,0.50;0.24,0.40,0.36,0.20.对照组为:0.36,0.72,1.25,1.30.结论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与亚硒酸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洋葱无土栽培硒富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施无土栽培,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五个品种洋葱鳞茎的产量、总硒含量、无机硒含量以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的浓度为50 mg/kg时,品种奥林匹克的鳞茎有机硒含量最高,为2.08 mg/kg,产量为2241.7 g/m2,产量和有机硒含量的交互效应与其它品种的各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升高,洋葱鳞茎的有机硒含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制取高纯硒的方法有蒸镏法,亚硫酸钠加成法,硒化氢热分解法,升华二氧化硒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国内生产高纯硒多采用升华二氧化硒,中和沉淀氨或二氧化硫还原法,其缺点是含砷量较高。国外己有离子交换法制取高纯硒的报道,但国内尚未见到,本实验是用硝酸氧化粗硒,用离子交换法提纯亚硒酸溶液,水合联氨还原硒(Ⅳ)制取高纯单质硒。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硫酸盐对粘红酵母X-20(Rhodotorula glutinis X-20)富硒的影响,在恒定浓度亚硒酸钠和梯度浓度硫酸钠条件下培养R.glutinis X-20,研究硫酸盐对R.glutinis X-20生物量、总硒及硒纳米颗粒的影响,并使用RT-qPCR初步探索了硫酸盐调节R.glutinis X-20富硒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硫酸钠的添加使菌株的生物量提高了48.5%,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分别降低了36.7%和48.8%。RT-qPCR分析显示硫酸盐会抑制硒代谢关键基因CTH、metE、metB的表达,造成硫酸盐存在条件下总硒及硒纳米颗粒含量下降。硫酸盐的添加提高了R.glutinis X-20在亚硒酸钠环境中的生物量,这对富硒酵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RT-qPCR的结果也为R.glutinis X-20在分子生物学上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醌类介体都加速了亚硒酸盐的还原,其中,AQDS的加速效果最显著;在pH值为8.0,温度为30℃,AQDS浓度为0.2mmol/L条件下,48h时亚硒酸盐的转化率达到100%;加入AQDS后会生成更大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并可能使硒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有机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修复亚硒酸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将能够成功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培养至诱导期后,流加亚硒酸钠,同时设空白对照发酵液(不加入亚硒酸钠),通过对比相同菌株在两组培养基中表达的rHSA的含硒量,判断硒能否以硒代氨基酸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蛋白质中。发酵液经热处理、超滤、离子交换和丙酮沉淀等步骤后,进行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和原子吸收分析。结果表明,加硒发酵液样品中硒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对照多23.2%,硒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0069,高于对照发酵液近35倍,初步证明无机硒可以被毕赤酵母同化,转化为硒代氨基酸,并形成硒代重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PEG)组成的项链状软物质团簇为可调控性模板,在水溶液中采用水合肼(N2H4.H2O)还原亚硒酸(H2SeO3)制备纳米硒球。XRD结果表明,所得红色还原产物为无定形的纳米硒球;DSC测得产物纳米硒球的熔融温度为221℃。在一定范围内改变SDS浓度,可以影响制备得到纳米硒球的粒径,TEM结果显示,增加SDS浓度可以使体系中产物的平均粒径由35 nm增大到85 nm;UV-Vis光谱显示,吸收强度随着还原产物平均粒径增大而下降,同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19.
拟南芥耐硒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Na2SeO3)对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的2121株拟南芥进行筛选,筛选出29株候选突变体,最终得到2株稳定突变体vsel1和vse2,通过表型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是突变体.该研究为耐硒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对于揭示植物耐硒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硒载体酵母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啤酒酵母为硒载体酵母生产菌株,通过5L全自动发酵罐实验,对硒酵母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硒酵母发酵生产的适宜控制参数和加硒条件:在发酵开始后第2~11h内流加亚硒酸钠,总加入量为8 4×10-4mol/L,经过12h发酵可得硒酵母干粉的生物量为100mL2 1g,酵母中硒的质量分数为1800μg/g以上,酵母细胞对硒离子的利用效率是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