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用鹤岗洗煤厂产出的煤泥分别与当地收集的玉米秸秆、稻壳及一种木屑混合,制成生物质型煤,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制成型煤的生物质种类、配比、成型压力、成型速度几个变化因素进行其冷态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对生物质型煤压缩成型曲线与相应抗压强度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成型特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成型工艺条件与生物质型煤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研究了NaOH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型煤粘结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型煤粘结剂的最佳配方:NaOH浓度0.2 g/L,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80℃.研究了Ca/S比对型煤固硫率的影响,当Ca/S比为2.29时,型煤固硫率可达86.83%.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在一定的压力下生产出生物质型煤,并对型煤的成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质型煤中,生物质起到了粘结剂的作用。在相同的成型条件下,生物质复合型煤的抗压强度比一般型煤的抗压强度要高,并且把生物质添加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强度随着生物质添加量和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对生物质型煤进行了介绍,结合生物质型煤锅炉,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型煤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的秸秆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进行了优化研究。根据谷草比确定了河南省各地市的麦秆、玉米秆的年可能源化量。参照当地燃煤电厂煤价,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了秸秆的可接受价格。根据秸秆的可接受到厂价格、种植密度与可能源化量等,得到了秸秆的有效收集距离以及河南省各地市的最佳装机容量。在维持秸秆发电与燃煤发电利润相同的前提下,现行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可使秸秆的有效收集距离显著增加、机组装机容量显著增大。与燃煤发电相比,秸秆发电的CO_2排放量约为0.1224kg(CO_2)/(k W·h),相当于燃煤电站的11.97%。  相似文献   

6.
《太原科技》2010,(4):I0021-I0032
生物质固硫型煤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承担单位:山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程芳琴 杨凤玲 高靖宇 郭彦霞 路广军 生物质固硫型煤是以生物质(小麦、玉米、棉花皮)和煤质固废(如粉煤、矸石、煤泥等)为原料。通过添加固硫、催化燃烧等助剂制作而成,具有易点燃,热值高。  相似文献   

7.
农户秸秆处置及供生物质电厂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农户秸秆就地焚烧造成面源污染而生物质电厂秸秆收购难的问题,通过对七省124个农户进行调研,结合家庭情况得到了农户秸秆处置的数据.结果显示59.3%的农户焚烧过秸秆,82.3%的农户未出售过秸秆.基于调研对农户秸秆供应进行场景设置,并建立供应成本的数学模型.以江苏省某生物质电厂秸秆供应为例,对不同场景下水稻秸秆供应成本进行分析,得到成本最高250元·t-1、最低186元·t-1.该模型可为引导农户合理利用秸秆、生物质电厂制定秸秆收购价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园林修剪废弃物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等日益突出问题,通过对5种典型树种修剪残枝进行工业分析和热值测量,并分析园林修剪残枝、枯枝败叶、花卉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途径。提出了高校园林热值较高的修剪残枝经粉碎,压制成生物质成型颗粒可作为清洁燃料;细枝败叶、花卉秸秆可经粉碎进行有机堆肥还田使用的措施,为高校园林生物质废弃物处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热裂解生物质炭产业化:秸秆禁烧与绿色农业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处理是当前中国农业与环境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了秸秆处理与禁烧存在的机制性困难,认为秸秆处理需要从市场经济规律寻求产业化解决途径,关键是能源利用下养分资源重回农业循环;介绍了生物质限氧热裂解新技术特点及其在秸秆处理中的优势,讨论了其产业主要产品--生物质炭的土壤和农业功效,分析了秸秆气炭联产多产品产业链的产业化前景,提出秸秆热裂解生物质炭产业化提供了既处理秸秆废弃物又促进农业增产优质安全的新技术选择,形成了以生物质炭土壤施用和生物质炭基肥料生产应用为中心的绿色农业新途径.建议国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秸秆禁烧大环境下秸秆处理补贴政策,加大秸秆收储配套服务,强化树立已经初现的秸秆生物质热裂解产业优势,通过绿色农业市场化发展带动解决秸秆问题,服务中国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复合生物质的燃烧性能,以圆筒形燃烧室的锅炉为例,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学燃烧模型,并选取玉米秸秆、棉秆、木屑和稻秆4种生物质作为模拟燃烧的燃料。分析4种生物质单独燃烧时燃烧室中心截面的温度分布,结合分析结果将玉米秸秆分别和木屑、稻秆按照不同的质量配比方案进行混合燃烧模拟,并对4种生物质及复合生物质做单烧及混烧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燃烧时燃烧室中心截面最高温度的排序为玉米秸秆>棉秆>木屑>稻秆,玉米秸秆的最高温度比其它3种生物质高100K以上;生物质的燃烧性能受一次风速、风温及自身含水率的影响较大;混烧明显好于单烧,实验验证玉米秸秆与木屑、稻秆的最佳质量配比分别为3:1、7:3,此时燃烧室中心截面的最高温度混烧比单烧分别提高90K和92K,且复合生物质提高了单一生物质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学》2017,(4):590-595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法对玉米秸秆的热解规律进行研究,考察热解温度对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燃料的发热量、质量得率、能源得率、粒度分布和可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40℃时制备的生物质炭燃料达到NY/T 1878—2010标准要求,空干基低位热值为18.08 MJ/kg,质量得率为77.7%,能源得率为92.18%,中值粒径D_(50)为1 721.50 nm,并具有较好的可磨性能和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12.
稻草秸秆压缩研究及制粒机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但稻草秸秆属于粘弹性生物物料,自身密度小,不利于运输和储存,影响其深加工或二次开发利用.而秸秆压缩燃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压缩比,方便运输和储存,同时改善了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了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研究了稻草秸秆纤维物料的压缩特性、生物质成型机理及影响成型因素,总结出了一种较好的稻草秸秆压缩成型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基于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平模压缩制粒机械,并对不同粒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秸秆进行了压缩制粒成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制粒机械,能降低能耗、减少磨损,有着较高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几种生物质热重曲线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研究检测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的热解特性.并对几种生物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差热曲线的计算分析表明,生物质热解反应是一个一级反应过程,据此获得了生物质的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和活化能,最后得到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创新发现     
中科大发明生物质炼油新技术可作车用燃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质洁净能源实验室日前宣布,科技人员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秸秆转化为生物油。这项成果已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的鉴定。实验表明,木屑产油率60%以上,秸秆产油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秸秆"型煤"制备技术,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分别对稻草、玉米杆、芝麻杆的成型配方(含水率、添加剂用量)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回顾分析了国外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新一代生物质汽油的新进展和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并建议要根据我国生物质原料供应、科研基础,开展国际合作,力争在2015年建成微藻生物柴油、秸秆乙醇汽油、生物质汽油工业示范装置,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秸秆、中药残渣、林业废弃枝桠、木耳菌袋以及柳枝稷5种不同种类的生物质为原料,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通过对分析方法的建立,可快速得到不同生物质原料主要组分含量,筛选出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的物种.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按其含量大小排列分别为:柳枝稷、玉米秸秆、木耳菌袋、枝桠、中药残渣;半纤维素含量:柳枝稷、玉米秸秆、枝桠、中药残渣、木耳菌袋;木质素含量:柳枝稷、枝桠、木耳菌袋、中药残渣、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8.
以无烟煤和生物质(锯末)为原料,氯酸钾为氧化剂,PEG-600和镁粉为助燃剂,腐殖酸钠和粘土分别为有机和无机粘结剂,制备了一种易点燃、燃烧无异味且压制和贮存过程不发生自燃的引火型煤.考查了腐殖酸钠和粘土用量对无烟型煤和纯锯末型煤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粘结剂用量分别为8%和10%时,抗压强度和落下强度满足MT/T 748—2008和MT/T 925—2004的要求,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制备的锯末引火型煤的热值为20.06MJ·kg~(-1),燃烧时间可达15 min以上,硫含量为0.099%,着火点为260℃,基本满足市场对引火型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缓解农村电力不足,秸秆焚烧污染,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秸秆沼气发电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对秸秆沼气发电的意义以及秸秆沼气发电的技术问题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秸杆"型煤"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秸秆“型煤”制备技术.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分别对稻草、玉米杆、芝麻杆的成型配方(舍水率、添加剂用量)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