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是我国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省区之一,同时也是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特别严重的省区之一。摸清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家底,分析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优势以及广西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有助于为广西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整理广西兰科植物近20年的文献资料,对广西目前兰科植物资源的状况进行编目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已发现野生兰科植物129属510种,分别占中国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7.89%和31.88%,其中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兰属Cymbidium、虾脊兰属Calanthe和玉凤花属Habenaria是本区兰科植物中的优势属。从区系来看,广西兰科热带分布类型9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2.87%,其中热带亚洲分布有4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34.11%;广西兰科植物以热带成分为主,受温带成分影响,保留了较多特有性、古老残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兰科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兰科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地点涉及兰科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30个县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的15个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在不同季节进行;分别对陕西省兰科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标本采集和图片拍摄.对采集的标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与相关植物标本馆(室)兰科植物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共发现陕西省野生兰科植物41属82种,属、种数比以往的记录有大幅度增加.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兰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南兰科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已知的有58属170种和变种。近二十年来,由于林区采伐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岛内外兰花经营者乱采滥挖,造成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濒危。本研究课题历时五年,旨在保护、抢救濒危的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先后引集了海南野生兰科植物42属102种和变种,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发现了一些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属、种,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海南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一些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伍玲芳  伍玲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9):176-177,182
为更好的保护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对区内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该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3种,列出了该区每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属名、学名、生活型、主要用途、生境,对其种类组成、属的分布区类型、生活型、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小陇山林区虾脊兰属植物2种,对发现的兰科虾脊兰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物学性状、生境及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添补了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虾脊兰属植物研究的空白,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尽快做好对本林区数量稀少的虾脊兰属植物新分布进行原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对潮汕地区兰科植物种类、分类、生境等进行了整理报道. 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考证, 潮汕地区野生分布的兰科植物计有23属, 41种. 其中, 陆生兰13属, 21种, 附生兰10属, 20种, 属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 亟待保护的有17属29种. 本区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 海拔400~1 300 m的山坡林下、山谷溪旁和树上. 建立自然保护区, 开展人工引种繁育是本区兰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实验室收集保存的25种野生兰科植物的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实验室保存的兰科植物具有典型的菌根形态;从菌根中共分离获得82株真菌菌株,分属于镰孢属(Fusarium Link)、毛壳属(Chaetomium Kunze exFr.)和木霉属(Trichoderma Persoon)等11属,其中镰孢属真菌占70.7%.  相似文献   

8.
兰科植物物种种类丰富,是世界上被子植物中种类最多的科之一,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物种。为进一步了解掌握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基本状况,通过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进行专项调查,进而分析其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8属11种,均为陆生兰;属的区系成分主要以北温带分布为主(4属,50.00%),兼有世界分布(2属,25.00%)及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2属,25.00%);种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4种,36.36%),兼有温带亚洲分布(2种,18.18%)、东亚分布(2种,18.18%)、中国-日本分布(2种,18.18%)和旧世界温带分布(1种,9.10%)。通过综合分析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长现状及区系组成,提出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及室内分析,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调查表明金佛山共分布有各类兰科植物48属114种,按照吴钲镒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可以划分为8种分布区类型;2)特有现象明显,共分布有中国特有兰科植物47种,包括3个金佛山地方特有种;3)垂直分布格局明显,在海拔梯度上兰科植物的分布总体呈现出中间膨胀型的趋势;4)不同海拔段的兰科植物濒危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低海拔地区物种受威胁程度相对较低,资源保存状况更好,这种分布格局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区别;5)区系的温带性质明显,同时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关系。研究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现象明显,其海拔梯度格局与其他地区有较为显著的区别,区系热带亲缘关系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玉武 《贵州科学》2007,25(1):43-53
通过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前人的研究资料,报导了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发现的兰科植物36属70种(含种下分类群),初步编制了附生活型、花期、生境、海拔、分布的"梵净山兰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11.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广西优势植物资源,同时也是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群体。本文对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了全面分析,阐明了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原则和保障体系,提出了实现广西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为广西兰科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兰科植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花卉生产已成为大有希望的行业之一,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很大重视,其目的是寻找新的种质资源,向大自然索取新的种类,培育新的品种。兰科植物是一类有价值的花卉资源,我国种类丰富,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种类尤多。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引种栽培的种类,我国兰科植物约有166属,1019种。但我省兰科植物资料很不完整,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仅知约有33属,54种。目前由于盲目挖掘,野生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因  相似文献   

14.
撰写新疆植物志,对兰科植物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了10个植物标本室的本科标本,确定新疆兰科植物有10个属,19种,其中特有种为1种,仅产新疆者7种,单种属6个,种属3个,主共是北温带分布区植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凉山州冕宁县32个乡镇的野生荞麦属植物及种质资源进行考察,发现并收集到分布于冕宁县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荞麦属植物标本种类8个种、1个变种共计23个,种子资源46份.同时,初步明确了冕宁县荞麦属植物种类的特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藤蔓植物区系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和调查整理了广州地区藤蔓植物资源,广州藤蔓植物共有192种、128属、53科,分别占广州植物的种、属、科的12.6%、14.4%、26.9%,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较少,通过科、属分布类型分析可知,热带成分比例较大,分别占广州藤蔓植物总科数、总属数的56.6%、83.6%,小科和单种科较多,而大科较少,广州藤蔓植物单种属比例最大,占本区藤蔓植物总属数的67.9%,尤以泛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实验室收集保存的25种野生兰科植物的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实验室保存的兰科植物具有典型的菌根形态;从菌根中共分离获得82株真菌菌株,分属于镰孢属(Fusarium Link)、毛壳属(Chaetomium Kunze exFr...  相似文献   

18.
李朝婵  陈翔  陈训 《贵州科学》2009,27(3):84-87,91
通过贵州省蕨类植物标本参据整合E平台、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研究了贵州食用蕨类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研究确认贵州现有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共20科22属38种,其中2种为珍稀濒危蕨类植物,11种分布区域狭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收集与资料考证及标本鉴定,对贵定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贵定县有药用维管属植物151科439属693余种,根据中医理论基础,民间及临床用药,按其药用功能划分为18类。贵定县有20种药用新资源,5种保护植物,并对该县的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麻阳河国家级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科32属4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种,贵州省级保护树种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兰科24种,峨嵋春蕙Cymbidium faberivar.omeiense、长距石斛Dendrobium longicorum、柄叶羊耳蒜Liparis petiolata3种为贵州省新记录。多数为喜钙种类,区内由于人为干扰频繁,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量与相邻的自然保护区比较,显得相对贫乏,翅荚木Zenia insignis、红椿Toona ciliata资源量不足10株,在该保护区内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