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用停流分光光度法获得了钛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配位反应的经验速度方程为:R=k.「Ti(H2O^4+m」.「H4R」.「H^+3O」^-1,反应的表观稳定常数1gK=9.3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1.91KJ/mol。 相似文献
2.
3.
4.
热爆反应原位生成TiC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Al-Ti-C系热爆反应过程中有关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和DTA曲线,探讨了TiC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iC、Al4C3和TiAl3都有可能存在于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司维江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5):1-3
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研究了(98.15~2098.15)K温度范围内活性F原子和臭氧O_3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给出了整个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和各步反应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高温下具有动力学优势,其中F O_3→TS(1)→M为反应的定速步骤。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H2 SO4 介质中 ,Fe(Ⅲ )对H2 O2 氧化结晶紫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及最佳实验条件和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 .方法的检出限为 2 73× 10 -11g/L ,测定范围 0~ 2 5 μg/L ,用于各种水中微量铁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和过渡态理论计算了CF3C(O)F解离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函数及其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下CF3C(OF)F不会由解离反应而消耗;高温下自发并有一定的解离速率。另外,计算了重要反应物种的定容摩尔热容并做了多元线性拟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白钨矿碱分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测定了70℃,90℃及105℃下氢氧化钠溶液与人造白钨反应的平衡浓度商K_c。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的K_c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碱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地增大;105℃下,NaOH浓度为5.68mol/L时,平衡浓度商K_c为0.0259;在70~90℃之间,其反应热为25.80kJ/mol,是一个吸热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证明,反应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8.83kJ/mol,表观反应级数为1.73。升高温度和增大碱浓度都可加快反应速度,强化浸出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以天然煤渣为吸附剂,采用批量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氯农药β-HCH在25℃等温条件下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显示,煤渣对100μg/L的β-HCH吸附12 h后趋于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76μg/g;4种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和回归分析显示,煤渣对β-HCH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采用3种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模拟,Linear(R~20.99)和Freundlich(R~20.98)模型均能较好地用于拟合β-HCH在天然煤渣上的等温吸附曲线。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在稀盐酸介质中,钨(Ⅵ)催化Ti(Ⅲ)还原孔雀绿褪色的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钨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μg/mL,检出限为1.1×10 相似文献
13.
在稀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钛(IV)对溴酸钾氧化藏红T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钛(IV)的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3×10-10g/mL,线性范围为1.0~8.0μg/L,用于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复合膜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热重分析,利用Kissinger,Ozawa-Doyle,Vyazovkin动力学模型及Achar微分法、Coats-Redfern积分法比较了2种不同质量比(1∶5和2∶5)的丝素纳米复合膜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2种材料纳米纤维结构具有热力学宏观相容性,聚乳酸含量高的丝素纳米复合膜的起始分解温度、活化能和活化焓较高;丝素纳米复合膜在473~618 K的热分解过程中,SP1-5与SP2-5试样的最佳机理函数为f(α)=4(1-α)3/4与f(α)=4{(1-α)[1-(1-α)1/2]}1/2.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TP5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行为,研究了间歇反应中TP5水溶液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热力学研究表明,TP5在所用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283.15~303.15K之间,TP5的质量浓度在10g/L时,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液膜扩散控制,第二阶段主要吸附过程受颗粒扩散的控制。利用TP5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实验,考察了pH值、温度、溶液初始浓度、搅拌转速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两相阻力模型描述了TP5在离子交换介质中的动态吸附性能,通过计算得到了TP5在吸附剂颗粒中的颗粒扩散系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小肽在吸附过程中的传质现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锰(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钼酸铵而形成铟蓝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锰(Ⅱ)的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2.7×10~(-10)g/ml锰(Ⅱ),检测范围0—11μg/25ml.用于测定中药内的微量锰(Ⅱ),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量子化学对SiH与HCl反应计算的基础上 ,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在 73 .1 5~ 1 873 .1 5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函数、平衡常数、频率因子A和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 ,而在高温下具有动力学优势 .该反应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是一放热、熵减少的反应 ,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且服从Arrhenius定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制聚丙烯腈螯合纤维用于Cu(Ⅱ)离子的吸附,考察pH值对Cu(Ⅱ)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聚丙烯腈丝为原料,经醇解、肼解及胺肟化反应来制备多配位螯合纤维,并用于对铜的吸附,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制备了一种多配位的螯合纤维,用红外和扫描电镜对螯合纤维进行了表征。该多配位螯合纤维在pH为4时,对Cu(Ⅱ)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137.5 mg/g,且具有较好的吸附行为,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加快,同一温度下,浓度增大吸附速率减小。结论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该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发现了痕量铋(Ⅲ)在氨性介质中能催化高碘酸钾与靛红之间的褪色反应,研究了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铋(Ⅲ)的新方法。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4.9×10^-12g Bi(Ⅲ)/mL,检测范围为0.003 ̄0.200μg Bi(Ⅲ)/25mL,用于测定人发及其它生物样品中痕量铋(Ⅲ),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与铬(Ⅲ)的络合反应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三种氨基酸与铬(Ⅲ)的络合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反应热焓大小顺序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并结合自由能变化、熵变和络合物稳定性差异对络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