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以毛蚶肉为原料,酶法制备毛蚶汁调味品的方法。酶解条件如下:最适酶解温度40-45℃,最适加中性蛋白酶AS1.398,加量为1.0%(湿基),酶解时间为20-24小时。酶解后,产品在自然温度(15一20℃)下酿造2个月。再对产品进行调色、调香、增稠。成品符合SB107-83鱼露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葡萄糖氧化酶膜过滤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葡萄糖氧化酶发酵过程中,配以外置式的膜过滤系统进行膜过滤发酵、可减缓发酵过程中产物及分解代谢物对酶合成的阻遏和抑制作用,使酶产率增加。实验结果表明;膜过滤发本酵的产物速度高达4.140×16.67μmol/s.h,比人批发酵高3倍以上,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酶产率。  相似文献   

3.
以淡水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经过不同条件的储藏后得到不同新鲜度的副产物,分别接种米曲霉后置35℃发酵30d制备鱼露。对副产物和鱼露的理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副产物经储藏后品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常温储藏4h后,副产物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及菌落总数均比冰藏和冻藏副产物的相关指标高,而冰藏8h副产物的相关指标则高于冰藏4h副产物的指标;以常温储藏4h的副产物为原料发酵所得的鱼露,其氨基酸态氮、总可溶性氮含量最高,然而其TVB-N和三甲胺含量也最高;以冰藏4h的副产物为原料发酵所得鱼露的生物胺总量和组胺含量最高。副产物经常温4h储藏后其理化特性发生了一定改变,但并未对鱼露的整体品质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淡水鱼加工副产物在常温储藏4h以下可以用于速酿鱼露的发酵。  相似文献   

4.
对深海适冷假交替单孢菌Pseudoaltermonas sp.SM9913适冷蛋白酶的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柠檬酸钠有利于提高产酶;较难分解利用的氮源,如豆粕、豆粉,能诱导适冷蛋白酶合成,而较易吸收利用的氮源,如豆粕水解液、蛋白胨、尿素、铵盐等,对产酶有抑制作用;添加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SDS能促进酶向胞外的分泌;钙、镁离子促进产酶,锌、铜、铁离子对产酶有抑制作用;发酵产酶是好氧过程,装液量较少对产酶比较有利;发酵培养基初始pH7.0~8.0利于产酶.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Pseudoaltermonas sp.SM9913产适冷蛋白酶量较原来提高了约65%,为适冷蛋白酶向着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啤酒酿造是利用麦芽自身酶或外加酶使其原辅料中的高分子不溶物质分解成可溶性低分子物质,经添加酵母发酵得到含有少量酒精、二氧化碳和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酒的过程。正确使用酶制剂,方能使之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挥酶制剂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6.
对圆弧青霉PG37发酵产酶工艺及脂肪酶提取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0m3发酵罐在通风量为0.3~0.8V/V/min、搅拌转速为180r/min、发酵温度为28℃、培养过程中流加棉籽油以控制发酵醪pH值为6.5~7.0的条件下,发酵84h左右,成熟发酵醪酶活为4520U/mL。发酵液经过滤、超滤浓缩、硫铵沉淀、造粒等过程制得颗粒碱性脂肪酶成品,酶的提取总收率在70%以上,颗粒酶活力单位为5.0×104U/g。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产胞外青霉素酰化酶的发酵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研究。不同的氮源及装液量和发酵时间产酶均有影响。该菌株在27-28℃180r/min,初始PH8.0,苯乙酸浓度0.6%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60h左右,青霉素酰化酶活力可达500-700U/100ml。  相似文献   

8.
电流变材料结构的动态特性随外加电场而改变,使之成为重要可控结构.本文研究了嵌埋式偏振光纤传感器在该类结构振动测试中的应用.讨论了有关问题并观察到了结构自然频率及模态振幅衰减随外加电场的改变.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抗电磁干扰,不接近结构表面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株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Yz-Ⅱ6)的形态特征及产海因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该菌为杆状,菌落圆形光滑,革兰氏染色阴性,单根极生鞭毛.该菌产海因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的YCG培养基,并用0.1%海因诱导,25℃摇床培养20h,酶活力可达到1.3U/mL菌液.  相似文献   

10.
着重讨论了葡萄糖对L-天冬酰胺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其发酵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自动流加葡萄糖控制发酵pH的工艺,可使L-天冬酰胺酶活力达到64u/ml,比添加葡萄糖的摇瓶发酵提高了146%。流加葡萄糖控制pH的L-天冬酰胺酶发酵是生长相关的;维持2~5mg/ml和1.2~1.4mg/ml的葡萄糖浓度,可分别使比生长速率和比产酶速率达到0.81/h和1200u/g.h。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以鱼粉为原料的优质饲料蛋白源以及相关保健食品,开展了用不同鱼粉为氮源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生产蛋白酶及其酶解效果的研究,比较了不同菌种的发酵效果,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通过蛋白酶活性测定和氨基态氮含量测定分析了不同菌种的产酶能力和酶活性大小及其酶解效果.结果表明,用罗非鱼鱼粉和处理过的鳕鱼鱼粉发酵商业化的工业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酶活性显著高于鲢鱼鱼粉(P<0.05),发酵后上清液中的氨基态氮含量也显著高于鲢鱼鱼粉(P<0.05),即工业化的枯草芽孢杆菌对不同鱼粉的发酵效果不同,罗非鱼鱼粉和处理过的鳕鱼鱼粉发酵效果显著优于鲢鱼鱼粉.  相似文献   

12.
陈昱 《天津科技》2014,41(8):44-45
供应商生产酱油的品质稳定性对方便面成品的品质与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酱油作为发酵调味料,其氨基酸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即判定酱油好坏最重要的指标。拟增加计算氨基酸态氮的过程能力指标Cpk值作为新增评价因素,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双菌联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曲霉和白地霉接入鲜鸡粪与麸皮等混合料中进行固态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氮源(尿素),使得鸡粪饲料粗与氨基氮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0.70%、19.74%,培养物中的氨基氮由发酵前的56.89%提高到发酵后的95.36%,饲料适口性较好,可替代部分配合饲料,喂猪试验表明添加40%鸡粪饲料后,猪日增重比单喂配合饲料增加10.83%。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发酵产油脂的复合酶制剂水解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餐厨垃圾能有效地通过微生物发酵产油脂,采用复合酶对餐厨垃圾进行水解预处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中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投加量分别为92.5,1 250,3 000,100活力/g原料时,效果最优;其水解产物中氨基酸态氮浓度为137.7mg/L,还原糖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11%。在复合酶各组分投加量一定时,水解效果受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为6、温度为55℃、水解时间为30min时,水解效率最高;在最佳水解条件下,每升水解液经从土壤筛选分离的菌种B发酵7d后,生物产量36.9g,微生物油脂产量5.172g。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苯丙氨酸 Ⅱ.操作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乳化液膜法,对分离和浓缩苯丙氨酸的一些重要操作参数:搅拌速度、环境温度、外相pH值、油内比、处理比和料液初始浓度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既能保持膜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分离效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发酵液为背景,对发酵液中的杂质如氯化钠、葡萄糖,金属阳离子及杂质氨基酸存在下的选择性进行了教察,在此基础上对苯丙氨酸的实际发酵液的萃取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传质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有机氮源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柠檬酸发酵使用的薯干原料中的总氮、可溶性氮及非蛋白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通过发酵实验考察了培养液中含氮量与柠檬酸产量的关系。在薯干培养液中添加某些氨基酸或玉米蛋白的酶解液进行发酵实验 ,结果证明 ,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对柠檬酸产量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质量低劣的薯干原料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柠檬酸产量可比对照提高27 %  相似文献   

17.
L-天冬氨酸转化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较为便宜的水解棉籽蛋白代替蛋白胨作为氮源 ,用葡萄糖部分代替富马酸作为复合碳源 ,培养产天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结果表明 ,改变培养基配比后 ,对菌体的总体酶活力 (即对底物转化能力 )影响不大 ,转化率可达 99%以上 ,通过上罐发酵初步估算可以节约培养基碳氮源成本大约 6 0 %。  相似文献   

18.
张秀江  胡虹  兰芳菲  王传兴 《河南科学》2014,(12):2491-2495
本试验对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xy07)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Y06)混菌固态发酵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菌株产酶最适的p H值、温度、含水量、碳源、氮源、铵盐及最佳发酵时间等,为小麦饲粮酶制剂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纯化条件以及压力脉动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后的酶曲中,加入Tris-HCl提取液,可得胞内蛋白质,FPA酶活与CMCase酶活回收率分别为83.6%与67%,纯化效果较好。从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固态发酵干酶曲中提取的胞内蛋白质与从未加周期刺激的微生物中提取的相比,胞外蛋白质的质量、FPA酶活和CMCase酶活分别提高了17.75%、60.08%和21.17%。压力脉动固态发酵5d的微生物胞外蛋白质的酶活,与静态固态发酵6d的相当,发酵周期缩短。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使蛋白质组分有所变化,减少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400的组分,但增加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520的组分。  相似文献   

20.
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纳豆激酶是从日本传统食品内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溶血栓功能的酶。笔者从市售纳豆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纳豆激酶的菌株,并对之进行液体培养,发现在pH7.0,接种量为2%,种龄24h,装液量10mL/100mL,碳源为木糖,浓度为2%,氮源为大豆蛋白胨,浓度为3%的条件下,接种后第四天为产酶高峰期,最高产酶量可达到787.1尿激酶单位/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