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提出了根据分配系数与醇在溶剂中活度系数的关系,初选醇水体系萃取溶剂的方法。用UNIFAC模型计算了醇在溶剂中活度系数,用文献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预测苯酚、丁酸等可望作为醇水体系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最佳化方法研究废涤纶醇解的规律,并建立起醇解后所得产物的软化点与涤纶醇解时反应条件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作曲线,揭示出醇解中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曲线图可查出软化点与反应条件(加入甘油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具体数据,可供生产静电喷涂聚酯粉末涂料作涤纶醇解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热力学研究可以预测一个给定的反应在平衡建立前进行的程度.计算和分析了低碳醇合成过程的热力学数据,考虑了影响热力学数据的一些因素,使热力学数据更接近实际.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到热力学效应的规律性,并为低碳醇合成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力学研究可以预测一个给定的反应在平衡建立前进行的程度,计算和分析了低碳醇合成过程的热力学数据,考虑了影响热力学数据的一些因素,使热力学数据更接近实际,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到热力学效应的规律性,并为低碳醇合成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醇燃料发动机500 h程序试验,找出了发动润滑油在使用醇燃料时的氧化衰变规律和磨损规律,并初步探究了延缓其氧化衰变的方法,为醇燃料的推广提供相应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土霉素盐酸盐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4种短链醇与少量水、少量氯化钙混合溶剂中,温度范围为0~55℃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短链醇中加入少量水、少量氯化钙能明显的增加土霉素盐酸盐在短链醇中的溶解度.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半经验关联模型对实验所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表明溶解度方程在研究的浓度和温度范围内适用,且多项式经验方程优于半经验关联模型.土霉素盐酸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为土霉素盐酸盐的工业生产、回收提纯以及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固液相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含盐醇水体系的汽液平衡测定、含盐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和预测以及加盐精馏在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和十二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了丙烯酸十二酯。根据酯化试验数据所回归的方程经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及其各自变量都是显著的,回归方程是有意义的,且艽。该回归方程在自变量的顺归范围内适用于丙烯酸与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酯化转化率的预测和控制上。  相似文献   

9.
从云南省玉溪地区通海县产黄花苦参中分离出四个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物理化学常数和光谱数据鉴定为黄叶槐碱(Mamanine)(Ⅰ),羽扇豆醇(Lupeol)(Ⅱ),表-羽扇豆醇(epi-Lupeol)(Ⅲ),八角枫二醇(Alangidiol)(Ⅳ)。其中八角枫二醇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 kPa下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Wilson、 NRTL和UNIQUAC模型对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交互参数.对该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3个模型都能准确描述该体系的相平衡行为.采用Herrington经验法对相平衡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得数据可靠.本研究结果可为丁酮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改进了Proust等测定液-固平衡的装置和方法,并用该装置测定了2,6-二甲基苯酚在环己烷中和2,4-二氟苯甲醛在乙醇、丙酮、乙酸中的溶解度,测温误差为0.04K,液相组成误差为0.000 5。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在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法测定和研究了水杨酸在308K,328K下,100~250MPa范围内,在纯超临界CO2和环己烷、丙酮及乙醇做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表明三种夹带剂的加入均增大了水杨酸在SC-CO2中的溶解度,其增大幅度依次为环己烷、乙醇和丙酮。文中论述了温度、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对三种夹带剂的“提携”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用Sovova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套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混合剂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个样品池增加溶剂吸收量、利用汽相pVT数据测量值并结合物料衡算求得平衡时的汽液相组成的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汽液相的误差小于5%。用该装置测定了丁酮/甲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丁酮/丙酮/PMMA两个三元系在308.15K下的汽液平衡数据。结果显示,由于甲苯的加入,丁酮在PMMA中的溶解性有了提高,而丁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法通过激光监视技术分别测定了大豆苷元在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6种有机溶剂中281.98~338.75 K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将溶解度实验数据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分别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乙醇;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对溶解数据的关联结果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19%、2.172%和2.498%。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光监测动态法精确测定了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水、乙醇、丙酮中的溶解度,绘出溶解度曲线,并使用λh方程对实验数据成功地进行了关联。三个体系共41个数据点,实验值与计算值总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0%,体现了λh方程的普遍适用性。实验结果不仅完善了热力学数据,而且有利于N-溴代琥珀酰亚胺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激光动态法测定了常压下吡嗪酰胺在甲醇+水和丙酮+正丙醇两种混合溶剂中、温度范围为283.15~323.15 K间的溶解度,并使用修正的Apelblat方程、λh方程、一般共存模型和修正后的Jouyban-Acree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其中Apelblat方程的关联效果最好。吡嗪酰胺在两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都出现了共溶剂现象,即当甲醇或丙酮的初始摩尔分数为0.6时,吡嗪酰胺的溶解度最大。另外使用van't Hoff方程计算了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包括Gibbs自由能、焓变和熵变,证明了该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通过得到的非线性焓-熵补偿图可知,溶解过程机理与共溶剂混合物的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组分在醇和水中溶解度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溶液缔合理论和PT状态方程相结合 ,建立了用于计算气体在醇、水溶液中溶解度的热力学模型 ,并对水、醇等缔合物质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应用新建热力学模型对水、醇等纯缔合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和饱和液体体积进行了计算 ,并对甲烷、乙烷、氮气和二氧化碳在水、甲醇、乙二醇中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文献值及PT状态方程、Anderko模型和Pires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用该模型可更准确地计算水、醇等缔合体系的饱和蒸汽压、饱和液相体积及预测气体在水、醇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流动法分别测定了2,6-二甲基萘在温度308.15K,318.15K,328.15K、压力范围9.0~29.0MPa时,在纯超临界CO2及以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为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夹带剂的加入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2,6-二甲基萘的溶解度,其增大幅度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此外还探讨了温度、压力对2,6-二甲基萘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影响,以及夹带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种核桃仁提取物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脑内IL-1、IL-6含量影响。方法:采用Meynert基底核注射Aβ1-40建立老年痴呆模型,给予核桃仁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进行连续灌胃治疗,并与正常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对照。结果:模型组IL-1、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空白组和假手术组(P<0.01),核桃仁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其含量(P<0.01),而在降低IL-6含量时,以丙酮提取物效果最佳,3组提取物比较,P<0.05。结论:核桃仁提取物可以有效降低AD模型大鼠脑内炎因子IL-1、IL-6的含量,从而降低Aβ的毒性来防治AD,其中丙酮提取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