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VC/MBS共混体系紫外光解脱HCl动力学。PVC在紫外光照下脱HCl产生共轭双键(CD=CH)n,n值越大的共轭双键数量越少。随着MBS加入量的增加,生成共轭双键的速率降低,表明MBS有抑制PVC脱HCl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热稳定性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稳定性是影响聚氯乙烯(PVC)加工和使用的重要性能之一,PVC热稳定测试方法的研究对PVC热稳定剂的研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介绍PVC的降解机理入手,系统介绍和论述了白度法、变色法、刚果红法和电导法等聚氯乙烯稳定性能的测试方法,指出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这些方法都以高温下聚氯乙烯降解释放HCl并生成共轭双键导致其颜色变化这一降解机理为依据来测试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对橡塑材料发泡过程副产物废油膏进行回收利用研究.采用化学除水法对废油膏进行除水处理,考察了马来酸酐不同加入量对废油膏除水效果的影响.将废油膏与马来酸酐质量比为10:1的样品进行除水处理后所得成品进行pH测定和氢核磁表征,结果显示成品pH为6.5左右,核磁共振氢谱中无水峰,且烯烃峰与原样品谱图中烯烃峰化学位移几乎一致.随...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乙烯醇(PVA)在室温下静置或UV光照射下活化改性马来酸酐共聚物,探讨了改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将PVA加入到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P(MAn/VAc))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溶液颜色立刻由浅紫红色变为深紫红色,紫外光谱分析在400~650nm处出现很强吸收峰,PVA羟基与酐基形成了四面体两性离子(tetrahedral zwitterion)结构;将PVA加入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MAn/St))的DMSO溶液中则观察不到溶液颜色变化及紫外吸收变化,四面体两性离子结构不稳定而使酐基直接开环得到块状交联凝胶。紫外辐照可促使四面体两性离子结构向其电中性同分异构体转化而使酐基开环,实现温和条件下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  相似文献   

5.
PVC/低熔点尼龙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为增容剂制备低熔点尼龙6(uPA6)与PVC共混材料,研究了SMA和uPA6的加入量对PVC/u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是PVC/uPA6体系的有效增容剂,SMA的加入能使uPA6在PVC中的分散相尺寸降低,大幅度提高PVC/uPA6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α-蒎烯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合成萜烯马来树脂的工艺.α-蒎烯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05~1.1:1,反应温度150~170℃,反应时间16~20h,产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乙丙共聚物为原料,经马来酸酐引发接枝后与多烯多胺反应制备了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研究了马采酸酐、胺化物用量、接枝反应温度及胺化温度对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影响.结果表明,F1为引发剂,马来酸酐、胺化物加入量分别为乙丙共聚物质量的12%、7%,接枝反应温度为160℃,胺化温度为140℃时,接枝率为4.1%.该产品具...  相似文献   

8.
硬脂酸皂在工业生产中早已被使采用为聚氯乙烯(PVC)的稳定剂,但其对聚氯乙烯的稳定作用却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加进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镉后的热稳定性,以及环氧豆油、亚磷酸三苯酯对钡、镉皂稳定剂的稳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钡、镉皂会加速PVC的受热失HCl作用,同时吸收PVC分解产生的HCl;而皂类和HCl反应所生成的氯化物对PVC失HCl有催化作用。2.钡,镉皂共同使用有协同怍用。3.环氧豆油和亚磷酸三苯酯对钡、镉皂的稳定作用有增效作用。提出了硬脂酸皂对PVC的热稳定作用,不在于抑制或减慢PVC的分解HCl,而可能是和PVC反应破坏因失HCl而生成的共轭双键;这样一方面起了抑制变色作用,另一方面使发生在双键上的降解和交联反应受到减弱,从而延缓了PVC的性能的受热破环,提高了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PE-g-MAH表面改性氢氧化铝及其在聚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乙烯(PE),然后在液相中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表面处理氢氧化铝(ATH),研究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与引发剂、马来酸酐用量的关系,以及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表面改性氢氧化铝对聚乙烯/氢氧化铝性能的影响。将PE-g-MAH处理氢氧化铝与聚乙烯熔融混合,测试结果显示,适量PE-g-MAH(w(PE-g-MAH)/w(ATH)约为2%)表面处理氢氧化铝后,聚乙烯/氢氧化铝体系的熔体流动的平衡转矩降低,力学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钠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用作洗衣粉代磷助剂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马来酸酐):,m(丙烯酸)=1:2].引发剂和还原剂分别为单体质量的4.0%和1.9%,聚合反应温度90℃,保温1 h.产物为粘度较低的透明液体,分散性好,色泽浅,螯合力为518 mg CaCO3/g.  相似文献   

11.
白启荣 《太原科技》2007,(11):31-32
介绍了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划分,分析了PVC塑料加工需用热稳定剂原理及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Plasticizers in 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are generally physically added into PVC by compounding so that they can be rapidly leached from PVC articles during service. This results in their migration into the human environment with potentially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lower effectiveness of the additives in PVC. Potentiall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VC during processing via reactive processing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In this paper, we will report our work in exploring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cost-effective reactive processing approach for chemically binding plasticizer into PVC chains.Our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plasticizer migration from a plasticized PVC by chemically binding of a certain plasticizer into PVC chains via reactive processing. Thus, high levels of binding of DBM, a maleate plasticizer, to PVC may be reached in less than 10 min under prevailing reactive processing conditions. The extent of binding of DBM as a function of the loading shows two peaks: one at a relatively low loading (less than 0.12 mol*kg-1 PVC) tends to 100%, the other in the high loading region (more than 1.5 mol*kg-1 PVC) approaches around 50%. The DBM modified PVC polymer exhibits behaviours as a plasticized PVC but its bound plasticising groups would not be leach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锌和氰尿酸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制备了氰尿酸锌热稳定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热重分析表明,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能钝化PVC链上的不稳定结构,吸收释放的氯化氢气体,抑制PVC的自催化作用,有效减缓PVC的热降解。通过静态刚果红测试、烘箱热老化测试和动态流变测试,测定了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热稳定剂添加量为PVC的0.3%(质量分数)时,相比于硬脂酸锌,氰尿酸锌的热稳定性能更好,此时添加氰尿酸锌的PVC热稳定时间为18min,约为加硬脂酸锌热稳定时间的2倍;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硬脂酸锌热稳定剂,氰尿酸锌还能有效延长"锌烧"现象,与PVC有良好的相容性和润滑性。  相似文献   

14.
新型PVC色母料的应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析系统、扫描电镜、热流变仪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新型PVC色母料在PVC塑料中的分散性及该母料对PVC塑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PVC色母料热稳定性好,用其对PVC塑料进行着色,着色均匀,色彩鲜艳,且不影响PVC制品的机械性能,是一种较理想的PVC塑料着色方法。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的辐射交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VC经交联后,其热性能、电性能、机械性能均大幅度提高,材料使用耐温等级亦相应提高.与传统的化学交联相比,采用高能电子射线进行的辐射交联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文中综述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交联剂存在下,以高能电子射线对PVC进行辐射交联的基本原理、交联产品的性能及交联生产的工艺特点,比较了辐射交联与化学交联之间的优缺点,总结了近年来PVC辐射交联技术在理论及工业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辐射交联PVC材料在电线电缆、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火灾中,各类装饰材料成为助燃物引发更大灾情,其燃烧后释放的有毒烟气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本实验基于标准ISO 9705 小尺寸热释放速率实验台,利用耗氧原理分别测量厚度为1、2 和3 mm 的聚氯乙烯(PVC)桌面装饰材料试样的热释放速率,分析燃烧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边长为30 cm 的矩形试样能被2 mL 的正庚烷引燃,燃烧的最高温度大于800℃;不同试样的热释放速率最大值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别为5.82、4.41 和2.83 kW/s,但是热释放速率总值呈递增趋势;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引燃的时间推迟,即引燃的难度增大;材料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黑烟和刺鼻的气味.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热稳定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传统的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如铅盐类稳定剂已受到了一定的使用限制,因此相应地研究和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的PVC热稳定剂,如稀土类、钙锌(Ca/Zn)复合类和有机类热稳定剂.它们几乎是无毒的或低毒的化合物.本文概述了PVC热降解机理,国内外新型热稳定剂的种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制碱盐泥用于聚氯乙烯(PVC)填料的可行性,讨论了盐泥填充PVC制品的多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盐泥填充PVC材料的加工性能良好,力学及物理性能与碳酸钙填充PVC相近,可以用做PVC的填料。  相似文献   

19.
热稳定剂对PVC/PU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PVC的热稳定剂对PVC/PU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探讨造成共混物性能差别的原因.结果表明:金属皂类稳定剂最有利于共混体系的韧性改善,而有机锡化合物、铅盐均不利于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同的稳定剂对共混体系的应力-应变行为影响不大.溶剂抽提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化学交联不起显著的作用.动态力学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稳定剂体系导致PU与PVC的两相相容性有差别,从而导致共混体系相态结构的差异,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的作用。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mm和0.8mm,在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mm植绒PVC管以及0.8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植绒的PVC管结晶物重量呈先增大后减小或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普通PVC管结晶物重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水流速度或者水压越大,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水流速度或者水压大小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