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寇洪波 《科技信息》2010,(32):I0279-I0279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清代画家恽南田曾说:“有笔有墨谓之画。”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师范学生来说,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2.
似与不似之间当是对笔墨形态的精确定义,也是陶瓷绘画中的笔墨内涵的关键所在。笔墨内涵是主体里的灵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而且有发展空间的语言方式,陶瓷绘画的笔墨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又是一种精神载体,传达其审美判断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描绘物象生命形态之抽取""画家生命意识之融入""生命意象相通性感受之转化"三个方面论述了笔墨所蕴含的抽象的生命生机与活力。认为中国画的实现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以生悟生,以生化生,以生达生"的过程,对自然对生命本身的体验与传达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作为绘画技法语言的笔墨,之所以超出了绘画元素的表层功能与意义,具有触及心灵的力量,正因为其本身就是活脱脱的生命意象,是物我生命交融的新生。这正是"笔墨"之所以仍有其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开拓空间的主要缘由,也是其他媒材的绘画创作可学习与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李瑞 《晋中学院学报》2003,20(2):157-158
中国画主要讲究“用笔”“用墨” ,而“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线。线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形式 ,也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主要讲究“用笔”“用墨”,而“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线。线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6.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徐渭以其极为个性化的狂草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推向了新的高峰。徐渭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其笔墨之中融入了"逆数"的因子,并通过加强书法线质疾涩对比、突出笔画纵向横向夸张对比、注重章法的散密与整体对比,最终形成了方圆兼济、纵横捭阖、狂放不羁的书法风貌,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现代中国画家如何继承传统笔墨精髓是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就现代中国画笔墨意趣之形成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8.
龚玉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98-100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华,是中国画的最终识别系统。与笔墨息息相关的气韵是中国画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国画的创新,其重要意义是笔墨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杨京霞 《科技资讯》2011,(3):235-235
中国画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久盛不衰的传统绘画,它有自己的独特面貌.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气韵是人间天地之真气与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相融会从而寄托在笔墨之中,体现于作品之中的气象和境界,两者在中国画艺术中尤其重要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抽象性形态是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它具体可概括为"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2个方面。笔墨情趣即借助线、墨、色等手段,表现出画面内蕴中的"气"与"韵",造成奇异的艺术效果;离形得似指画面与神似的关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并突破时空界限,巧妙利用虚实相生的关系,领略出画面之外的"神"与"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境界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1.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民族绘画形式,是以毛笔蘸水、墨、彩来作画的艺术创作。笔墨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汇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的笔墨文化和国画同样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瑰宝,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笔墨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也是国画创作的基础和核心,国画缺少笔墨文化元素就少了意境与神韵。该文从中国笔墨文化谈起,简单探讨了笔墨文化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颖 《科技咨询导报》2009,(21):174-175
线在美术作品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艺术美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孜孜以求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线的表现方思,阐述了线的基本作用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审美意识的变化,中西方在线的运用上出现了较大不同。随后文章分析了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即表现功能和意趣功能,以及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审美特征,即线的力度之美和意向之美。  相似文献   

13.
黄宾虹是中国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笔墨功力型兼文人学者型的一代大家。他那超凡脱俗、挥洒自如、独具神韵、穷极造化的山水艺术世界蕴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用笔之妙,可与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印象派大师媲美。其山水画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对于欣赏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来说,就必须懂得笔墨和看懂笔墨。本文从欣赏的角度谈花鸟画中的笔、墨以及笔墨因素对中国花鸟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现代艺术运动的一部分,从20世纪初开始,新国画探索在应对西方绘画的民主政治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新国画艺术突破传统笔墨重意轻形的藩篱,将西方写实主义现代艺术技法的科学精神与之融合,在笔墨形式演变的同时传承了传统绘画之道,力求创立一种新的笔器意象语言范武。  相似文献   

16.
马燕 《科技信息》2009,(6):217-217
经历了数千年的中国绘画,体貌不断演进,惟其内在精神万古不变,它总以一种动人之情的精神蕴藏其中,这不仅取决于时代、环境、民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更取决于艺术语言笔墨的运用。石涛的绘画突破了清初的拟古保守风格,在吸收前人笔墨中一切有价值东西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创造出能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笔墨,用新笔墨表现新生活,作品清新自然,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7.
抽象性形态是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它具体可概括为“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2个方面。笔墨情趣即借助线、墨、色等手段,表现出画面内蕴中的“气”与“韵”,造成奇异的艺术效果;离形得似指画面与神似的关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并突破时空界限,巧妙利用虚实相生的关系,领略出画面之外的“神”与“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境界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8.
油画艺术不但有着写实入微的优秀传统,还同样有着与中国画艺术的"笔墨"概念相同的审美意趣,对于油画艺术这种技艺之美的了解,是深入体味油画艺术表现韵味和美学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审美范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书家的学养在书法意境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墨技法又为意境的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神采和气韵是书法意境的重要内含;虚实结合是创造优美意境的重要手段。书法中所追求的恬淡空灵的审美境界、朴拙自然的审美意趣、超凡脱俗的审美格调、平中寓奇稳中求险的审美韵味,都体现着书法至高的艺术境界。书法的意境是形与质、情与理的高度统一。书法的意境之美是潜藏于作品之内而超于笔墨之外的整体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20.
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在水墨人物画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线的表现与用笔 ;二、造型艺术的处理与表现 ;三、笔墨关系的处理与表现 ;四、写意与写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