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构建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在多水源复杂系统下的多目标模型,以解决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问题.方法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协调度,结合效益系数及费用系数计算作为约束,借以完善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利用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完成了对凌源市近期规划水平年(2015年)及远期划水平年(2020年)的协调优化配置.结论协调度概念的引入使得协调优化配置兼顾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得出的水资源调配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开展城市区域规划环评,对其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从规划环评的系统方法入手,以厦门市同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便直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法及发展较完善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同安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较低,水环境问题较为严峻,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利于支撑区域发展,该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同安区水资源合理开发规划与水环境保护管理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要以《沈阳市水环境规划(2006-2015)》为案例,按照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水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水环境规划基础、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和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这五方面逐步由浅入深剖析沈阳市水环境规划案例,完整地将水环境规划整个知识体系通过一个案例表达清楚,并提出了后辽河文明时代中人与水的关系转变,水环境合理科学规划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郑汴产业带(郑州境)水资源与水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郑汴产业带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分析规划实施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相关性,估算水环境容量,预测规划实施的水环境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的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宁夏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宁夏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趋势,根据宁夏2013—2015年统计资料,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18个待选指标与水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度,并从中选出10个关联度较大的指标构建宁夏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指标数据变化进行水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污水处理回用量、人均GDP、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影响宁夏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010—2015年宁夏水环境承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厦门科技》2005,(2):28-28
2004年4月11日,受厦门市科技局的委托,北京麦肯桥资讯有限公司与厦门市新兴产业办公室共同编制的《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了专家的评审。  相似文献   

7.
一、厦门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到目前为止,厦门市风险投资主体的总数已达5家,资金总量超过1亿元.这些公司分别是:厦门市政府于1998年12月成立的厦门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以下简称XVC),注册资本3 000万元.该公司是由政府财政分别注资至厦门工业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厦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厦门市创业中心,再由上述3家出资成立的,其中厦门工业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处于控股地位.  相似文献   

8.
辽宁沿渤海地区水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协调,采用改进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对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包括跨区域边界河流、境内河流和区域外调水的承载能力。假定所有跨境河流、本地河流源头水的水质背景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要求,经计算辽宁沿渤海地区地表水环境的多年平均COD承载力为(8.4~10.9)×104 t,多年平均NH3-N承载力为(0.43~0.68)×104 t。水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是水资源自身分布的空间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9.
尚婷婷  张亚群  张志杰 《甘肃科技》2022,38(1):75-77+128
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环境、排放强度及水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陇南市2016—2019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人均生活用水量、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污染物排放强度、水质净化功能指数和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是影响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减排”和“增容”两方面提高陇南市水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水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点和评价方法的探讨,提出了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目标和一些保护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生态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以支持生态工业园各级污废水排放控制,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生态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生态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应从自然水域的环境承载力和污水处理厂的纳污容量等层面加以控制,并建立了生态工业园的自然水域环境承载力和污水处理厂纳污容量模型。结论建立的模型可操作性较好,可以有效地测算出生态工业园的自然水域环境承载力和污水处理厂纳污容量。以此为依据控制各级污废水排放,可以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分析威远县页岩气开发区水环境承载力,从社会资源、水资源、水环境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基于页岩气开发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对威远县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计算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评分值在0.246 6~0.764 0范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临界承载状态上升为适宜承载状态;各子系统之间的评分值差异较大,水资源子系统评分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平均评分值达0.622 2,总体评分值较高,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环境子系统评分值呈上升趋势,两者为水环境承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人口密度过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高、年均用水总量较高,人均水资源量较少,压裂液返排率较低成为制约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可见对威远县页岩气开发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针对性强,可以更为有效的为提高威远县水环境承载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银川平原水资源承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资源的概念入手,以银川平原为研究对象,对银川平原水资源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水环境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得出银川平原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系统分析了银川平原水资源量、主要利用状况、水环境质量、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水资源承载性.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研究思路、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并以关中为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镇供水工程的经济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因此,城镇化建设将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而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的城镇供水工程项目大多处在空白或初期阶段。文章根据现阶段国家的政策、经济、技术以及评价要求,结合城镇供水工程的自身特点和属性,在对城镇水资源需求与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供水工程的经济规模确定及经济评价方法,将对合理评价供水工程的经济效果,促进城镇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淮安市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评价淮安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分析淮安水资源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淮安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淮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植筋试件的粘结界面在各劣化环境下的劣化规律,进行了周期为1年的单筋拉拔试验。试验考虑了2种植筋深度、7种劣化方案和5种劣化时长,共制作了280个试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实测了植筋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极限荷载,绘制了荷载-劣化时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表面+侧面约束下,植筋试件破坏形式最为理想,受力情况最好,破坏发生在胶-混凝土界面;多种劣化因素作用下,泡盐水与持载耦合环境的试件其最大承载力下降程度最大;当植筋深度为120 mm、劣化时长为1年时,相对于室内干燥环境其最大承载力下降了53. 8%;对比单因素、双因素耦合以及三因素耦合情况下的最大承载力,可知水环境、氯离子、持续荷载的耦合作用对胶-混凝土界面的劣化作用最强;劣化时长相同时,植筋深度h在一定范围内,h越大植筋的最大承载力越大;室外环境下,最大承载力的衰减速率|k|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夏冬两季的|k|值明显大于春秋两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