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了蒙椴(Tilia mongolica Maxim.)树叶的化学成分.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HPLC和重结晶技术对蒙椴树叶提取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从树叶提取物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其结构鉴定分别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Ⅰ)、28α-同-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Ⅱ)、β-香树脂醇(Ⅲ)、β-谷甾醇(Ⅳ)和棕榈酸(Ⅴ).化合物Ⅱ和Ⅴ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Ⅱ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以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竹节草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Ⅰ)、槲皮素(Ⅱ)、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鼠李糖槲皮素(Ⅲ)、胡萝卜苷(Ⅳ)、po insettifo lin A 3-O-[3′″″-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其中化合物Ⅴ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Ⅰ和Ⅲ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麻花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硅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方法对甘肃产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根醇提物进行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应用核磁共振等光谱方法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结构分别为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Ⅰ),熊果酸(ursolic acid,Ⅱ),胡萝卜苷(β-sitoseteryl-3-O-β-D-glucopyranoside, Ⅲ),β-D-葡萄糖乙苷(ethyl-β-D-glucopyranoside, Ⅳ),N-正二十五烷-2-羧基苯甲酰胺(N-pentacosy-2-carboxy-benzoylamide,Ⅴ),乌苏醇(uvaol,Ⅵ)和2'-(邻,间-二羟苯甲酰)獐牙菜苷(2'-(o,m-phenylglycin)sweroside,Ⅶ)。其中化合物Ⅳ为从该属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Ⅴ,Ⅵ和Ⅶ为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鹊肾树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硅胶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方法,对鹊肾树Streblus aspo树叶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过UV、IR、NMR、M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6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川芎哚(Ⅰ)、3-羧基川芎哚(Ⅱ)、1-乙酰基-β-咔啉(Ⅲ)、齐墩果酸(Ⅳ)、α-乳香酸(V)和β-乳香酸(Ⅵ).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兴安柴胡化学成份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兴安柴胡中分得10种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柴胡皂甙 a(Ⅰ)、柴胡皂甙 b_2(Ⅱ),α一菠甾醇-3-0-β-D-葡萄糖甙(Ⅲ)单棕榈酸甘油酯(Ⅳ)、单亚油酸甘油酯(Ⅴ)、二亚油酸甘油酯(1,3)(Ⅵ),二亚油酸甘油酯(1,2)(Ⅶ),α-菠甾醇(Ⅶ),β-谷甾醇(Ⅸ).α-D-葡萄糖(X).  相似文献   

6.
分离并鉴定了款冬花(Tussilago farfara L.)中的12个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实验采用85%的乙醇回流提取,醇提物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分别经硅胶柱色谱反复层析,以石油醚-醋酸乙酯及三氯甲烷-甲醇系统梯度洗脱,结合重结晶等方法,从款冬花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检测、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款冬酮(Ⅰ)、14-acetoxy-7-β(3-ethyl crotonoyloxy)-1-α(2-methyl-butyryloxy)-notonipetranone(Ⅱ)、正三十五烷醇(Ⅲ)、正三十烷醇(Ⅳ)、硬脂酸(Ⅴ)、β-谷甾醇(Ⅵ)、麦角甾醇(Ⅶ)、豆甾醇(Ⅷ)、α-菠甾醇(Ⅸ)、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Ⅹ)、胡萝卜苷(Ⅺ),和α-菠甾醇-β-D-葡萄糖苷(Ⅻ).其中化合物Ⅲ、Ⅳ、Ⅴ、Ⅶ、Ⅷ、Ⅸ、Ⅹ、Ⅻ均为首次自款冬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安顺产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半夏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经过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琥珀酸(Ⅲ)、4-氨基丁酸(Ⅳ)、丙氨酸(Ⅴ)、棕榈酸(Ⅵ)、棕榈酰胺(Ⅶ).其中Ⅳ、Ⅴ、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从玉米蛋白粉中分离得到四种结晶.经鉴定为:β—Sitosteral)(Ⅰ);玉米黄质(Zeaxanthin)(Ⅱ);棕榈酸一2—羟基—1—羟甲基乙基酯(Hexadecanoic acid—2—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 ester)(Ⅲ);棕榈酸—β—sitosteryl palmitate)(Ⅳ).  相似文献   

9.
苦瓜茎叶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层析法分离,利用UV,IR,MS,1H NMR,13C NMR和2D NMR等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苦瓜茎叶提取物的化学结构. 分离鉴定了六个化合物:26,27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3,16-二酮(Ⅰ),momordol(Ⅱ),苦瓜皂苷Ⅰ(Ⅲ),β-谷甾醇(Ⅳ),羊毛甾-9(11)-烯-3α,24S,25-三醇(Ⅴ)和(24R)环菠萝蜜烷甾-3α,24R,25-三醇(Ⅵ). 化合物Ⅰ、Ⅴ、Ⅵ系首次从苦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萃取及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紫杉醇(Ⅰ)、2′-乙酰氧基-7-表-紫杉醇(Ⅱ)、(3E,7E)-2,α10,β13α-三乙酰基-5,α20-二羟基-3,8-断紫杉烷-3,7,11-三烯-9-酮(Ⅲ)和7-表-紫杉醇(Ⅳ),其中化合物(Ⅱ)首次从南方红豆杉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研究还阳参Crepis tectorum Linn.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还阳参根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六烷醇(Ⅰ)、β-谷甾醇(Ⅱ)、蒲公英醋酸酯(Ⅲ);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咖啡酸(Ⅳ)和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Ⅴ)。  相似文献   

12.
肋果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研究了肋果茶茎叶的化学成分,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了7个化合物,通过MS、NMR等谱学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为3α,3′,4′,5,7-五羟基黄烷醇(Ⅰ)、3β,3′,4′,5,7-五羟基黄烷醇(Ⅱ)、3β,4′,5,7-四羟基黄烷醇(Ⅲ)、熊果酸(Ⅳ)、山楂酸(Ⅴ)、22E,24R-麦角甾烷-7,22-二烯-3α-O-D-葡萄糖苷(Ⅵ)以及12-齐墩果烷-3,22,24-三醇-3β-O--L-阿拉伯糖苷(Ⅶ).3个黄烷醇类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南海红树水黄皮根内真菌#HA-094的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dihydroterrein(Ⅰ)、p-hydroxylbenzylalohol(Ⅱ)、对甲氧基笨甲醇(Ⅲ)、三十一烷烯酸(Ⅳ)、(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Ⅴ)、5α-8α-表二氧-(22E,24R)-24-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Ⅵ)、(22E,24R)-24-甲基麦角甾-7,22-三烯-3β-5α-6α-三醇(Ⅶ),利用波谱分析方法,对这7个化合物进行了解析.化合物Ⅰ系首次从该菌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鹊肾树心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鹊肾树S treblus asp er心材75%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经过UV、IR、NM R、M S等现代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二氢槲皮素(Ⅰ),( )-儿茶素(Ⅱ),槲皮素(Ⅲ),β-谷甾醇(Ⅳ),厚朴酚(Ⅴ)。化合物Ⅰ、Ⅱ、Ⅲ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油桐叶和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油桐(Vernicia FOrdii) 的叶、根的化学成分,运用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方法,并利用物理、化学及波谱方法,首次从油桐的叶、根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它们是β谷甾醇(Ⅰ)、槲皮素-3-O-α-L-毗喃鼠李糖苷(Ⅱ)、杨梅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Ⅲ)、羽扇豆醇(Ⅳ)、白桦酸(Ⅴ)和齐墩果酸(Ⅵ).  相似文献   

16.
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贵州省民族药骚羊古(Pimoinella candolleana Weight et Arn.)全草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等解析,分别鉴定为三十二烷(Ⅰ)、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熊果酸(Ⅳ)和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Ⅴ),化合物Ⅰ~Ⅴ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此外,还对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二维谱进行了解析,确定的各个1H和13C的归宿.  相似文献   

17.
民族药骚羊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贵州省民族药骚羊古(PimoinellacandolleanaWeightetArn )全草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等解析,分别鉴定为三十二烷(Ⅰ)、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熊果酸(Ⅳ)和1-羟基-2,3,5-三甲氧基酮(Ⅴ),化合物Ⅰ~Ⅴ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此外,还对化合物Ⅴ的核磁共振二维谱进行了解析,确定的各个1H和13C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对壮药香艾纳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β-胡萝卜苷(Ⅲ)、咖啡酸(Ⅳ)、没食子酸(Ⅴ)、槲皮素(Ⅵ)、木犀草素(Ⅶ),其中豆甾醇、β-胡萝卜苷、咖啡酸、没食子酸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金银花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忍冬科(Caprifoliaceae)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Thunb)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柱和硅胶柱层析法,对金银花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Ⅰ)、咖啡酸(Ⅱ)、阿魏酸(Ⅲ)、绿原酸(Ⅳ)、2(E)-3-乙氧基丙烯酸(Ⅴ)、三十五醇(Ⅵ)、二十五醇(Ⅶ)、2-(2-丙烯氧基)-乙醛(Ⅷ),其中,化合物Ⅰ、Ⅲ、Ⅴ、Ⅵ、Ⅶ、Ⅷ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以海洋细菌假单胞菌1896(Pseudomonas sp.1896)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30 L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并通过1D,2D-NMR和ESI-MS光谱数据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cyclo-(L-pro-L-tyr)(Ⅰ)、cyclo-(D-pro-L-tyr)(Ⅱ)、cyclo-(D-pro-L-val)(Ⅲ)、cyclo-(D-pro-D-trp)(Ⅳ)、cyclo-(L-pro-D-met)(Ⅴ).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中蕴藏着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环二肽,是开发微生物药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