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梳理地域性建筑相关理论,分析闽南建筑现象的成因,并剖析其地域性的表达方法.以泉港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校区实践为例,结合自然、人文、技术的地域因素,论述校园场所、生态、建构三方面的地域设计策略,以期为地域性校园提供规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初探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中国传统园林的地域性来看,不同地区的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这些园林都是从自然条件出发融入人文文脉之中,启发当代的景观设计的关键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再现地域特色。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关键,也是体现其特色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建设低碳节约型建筑节能目标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地域性建筑的节能机制和采暖方式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进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宁夏地域性住宅建筑在基于集中供暖的建筑节能改造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是宁夏六盘山地区地域性建筑采暖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本地区的气候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深刻理解,隆德县城既有住宅建筑在节能(采暖)改造中充分利用特定的气候要素,并结合现有采暖中存在的问题及本地区节能改造的总体规划要求和节能目标,经过大量的调研、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并结合热工工况和采暖能耗的分析和评估,采取建筑外保温节能改造与集中供暖改造相结合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能效并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从根本上减少采暖成本、降低能耗,促使地域性建筑的节能走向绿色化、低碳化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4.
关蓓蓓 《科技信息》2011,(5):I0198-I0198,I0211
在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意识的各不相同,反应在艺术风格的形成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艺术的地域性特征。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中国艺术南北特征的角度出发,通过绘画题材的差异来分析南北两脉水彩艺术的地域性风格。以此来分析水彩发展的历史渊源、地域风格以及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地域性建筑的形成及特征,说明地域性建筑是人们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传承不同地区文化,经长期积淀而逐渐形成的;是不同地域人们从事生产、生活、适应自然环境及不同文化习俗的重要实物见证;地域性建筑多姿多彩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地域性绘画的发展离不开地域社会的自然与文化背景,正是绘画艺术创作受地域性差异的影响而使艺术内容具有了丰富性、风格的表现上有了多样性。在艺术研究生创作课程的拓展上,如果能充分把握本地域创作优势,强调地域性绘画创作、发展的基础及途径,这样对艺术研究生人格素质的发掘与培养以及形成独立的创作思维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代建筑文化趋同性的危机,深入分析了影响建筑地域性的因素,论述了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地域性概念的内涵与成因出发,研究地域特色诸要素与城市滨水地区亲水设施的关系,并根据亲水设施的特点将地域性细分,进而用“应答式”的设计观探析亲水设施的地域性设计要素及内涵。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第一批44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具体分析了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中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气候和气象四类自然因素.结果表明,自然动因是推动国家公园自然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原因.国家公园自然动因的地域性对推动国家公园人文地域性具有积极影响,要使一个国家公园富于顽强的生命力,应保持其...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当前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Il缶的问题和困境,阐释了程泰宁先生自然建筑观中“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的内涵与要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