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人尿激原cDNA分别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载体pBK283和pBF4中,构建成两个重组质粒。所构建的这两个重组质粒与野生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经病毒斑实验筛选出含pro-UK cDNA的稳定重组病毒株BmNPV-pk1和BmNPV-pk2。将此两株蛋白平板溶圈测活法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和家蚕的体液及组织,证实均有pro-UK表达。家蚕培养细胞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病毒微生物农药生产的新工艺,即应用昆虫培养细胞产生病毒微生物农药。同时还介绍了昆虫细胞培养基、培养方法和核多角体病毒生产的工艺过程。也指出应用昆虫培养细胞生产病毒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洋参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甙,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在西洋参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发酵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葛明 《今日科技》1989,(1):30-31
细胞工程技术系运用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按照人们的预先设计,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基础,以期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具有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新细胞。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和基因转移等。日本于1983年首次利用大量培养的紫草细胞成功地生产出紫草宁之后,迄今已成功地利用大量培养的黄连、人参和洋地黄细胞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西洋参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筛选出了质地疏松、生长快的愈伤组织无性系;将该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经多次传代、筛选获得了分散程度好的高产西洋参悬浮细胞系12-1。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西洋参悬浮细胞培养工艺体系:温度(24±1)℃,pH值6.0,生长周期是25d,培养4d后再换液继代一次,培养20d后补料。细胞悬浮培养结束后,细胞的生长量及人参皂甙含量分别达到23.65g/L和677.25mg/L。  相似文献   

6.
植物细胞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交、胚胎培养和试管受精、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物质、单倍体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细胞突变体的筛选、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组织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以及转基因植物等。  相似文献   

7.
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文从外值体的选择、培养条件、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半夏组织培养上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展望了半夏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发展前景。对保护半夏野生资源和综合开友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细胞传代培养是组织培养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组织培养包括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培养。由于细胞培养比组织和器官培养应用广泛,所以讲组织培养主要是指细胞培养。细胞培养包括由培养的组织块发展成单层细胞、制备原代细胞培育成单层细胞、原代细胞的再培养、建立细胞株、细胞系等五个方面内容。前两者都是新制备培育的细胞,后三者则是靠细胞传代而得到大量细胞。细胞传代比起新制备的细胞有很多优点,如可节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发生。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可直接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继代培养中发生胚状体。多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和表层之下的几层细胞,少数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较深层。胚状体发生于单细胞,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大致相似。多数胚状体发育正常,具有一个芽端和一个胚根端。少数胚状体形成具多个芽端而共用一个胚根端的次生连体胚。胚状体发生不同步。胚状体只有在分化培养基上才能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0.
番茄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不同样的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细胞启动早,生长快,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细胞不规划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育珠蚌外套膜组织培养适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育珠蚌外套膜细胞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分泌珠质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比较,筛选出了适宜于河蚌外套膜细胞生长、分泌的培养基及一套完善的操作方法,能使育珠蚌外套膜的细胞在体外人工培养条件下较旺盛地生长、繁殖、分泌,并产生大量的珍珠质.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组培接种室空气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发现曲霉(Aspergillus),毛霉(Mucor),青霉(Penicillum),木霉(Trichoderma),根霉(Rhizopus)等常见菌为组培的主要污染真菌.抑菌环实验表明次氯酸钠与制霉菌素抑菌效果较好.50mg/L酮康唑 50mg/L制霉菌素 0.1%次氯酸钠组成的混合杀菌剂,抑菌效果好,对植物伤害小,是良好的防真菌污染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大蟾蜍(Bufo bufo garguri(?)s Cantor 耳后腺组织培养的结果表明:实验所设计的耳后腺组织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基、平衡盐溶液等)和方法,均适合于大蟾蜍耳后腺组织在体外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4.
除虫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成功地进行了除虫菊的试管繁殖。探索出除虫菊的快速繁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MS附加2mg/1BA及0.1mg/LNAA中,下胚轴能够很好地诱导芽的产物,幼芽地此培养基中能够极快地增殖。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可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中介体文化和旅游环境文化四种类型.旅游文化具有普遍性、渗透性、交融性,有加速传播的趋势和易于构筑两个文明的特征.它在旅游业中将逐步起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采用块茎、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可诱导成苗.块茎在培养基1.0mg/L 6-BA+0.1mg/L NAA中诱导率高为9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高为8.5倍.叶片、叶柄在培养基3.0mg/L 6-BA+0.5mg/L NAA中小块茎的诱导率较高达86.7%,在培养基2.0mg/L 6-BA+0.1mg/L NAA中增殖倍数较高为5.4倍.半夏试管苗在增殖培养中同时分化出根,可免去诱根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高效粉葛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不同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外植体等处理,研究其对粉葛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5%酒精30 s+0.1%升汞+吐温-80消毒8 min时,外植体的成活率最高,可达83.33%。外植体的最佳取材部位为带芽茎段,其平均株高可达2.13 cm,繁殖系数为2。MS为最佳的基本培养基,繁殖系数为1.26;蔗糖浓度以30 g/L为最佳,其平均株高为1.69 cm,繁殖系数为1.55;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6-BA 0.2 mg/L+IBA 0.6 mg/L,其平均株高为3.13 cm,繁殖系数为3.17;最佳的继代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6-BA 0.6 mg/L+IBA 0.8 mg/L+KT 0.2 mg/L,其平均株高为1.86 cm,繁殖系数为3.44;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IBA 1.0 mg/L,其生根率为100%,平均主根数达7.1根。通过组培条件优化,初步建立粉葛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8.
番茄的不同基因型对组培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番茄的11个不同的基因型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的植株再生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我们从中筛选出2个具有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品种,为进一步开展番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优良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背角无齿蚌的外套膜,进行离体组织培养,所得培养液及组织水解液,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兔离体小肠,其药理作用与珍珠质有效成分之一的牛磺酸相同,结果证明,背角无齿蚌外套膜培养细胞能分泌珍珠质,具有天然珍珠的药用有效成分及相同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甙的分离和定量测定(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人参的多种药用功能及其主要活性组份—人参皂甙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人参皂甙的最新进展 ,列出了此方法可应用于人参及其制品的鉴别、人参皂甙的代谢及人参制剂—参脉注射液的药效和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