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深层发酵的胞外多糖(EXGFP)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性质和免疫活性.灰树花胞外粗多糖经醇沉、酶–sevag脱蛋白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分离得到纯化组分EXGFP-A.通过Sepharose 4B凝胶柱法和HPLC法鉴定EXGFP-A的纯度,结果表明EXGFP-A是均一多糖组分,纯度为92.68%,.理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EXGFP-A是一种非淀粉类、不含糖醛酸及多酚类物质,含有α–D–葡萄糖苷键和吡喃糖环的中性多糖.MTT实验表明,当EXGFP-A质量浓度为80,μg/m L、作用48,h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指数达到最大值,为137.5%,.吞噬活性实验结果证实EXGFP-A能够提高RAW264.7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RAW264.7细胞经过EXGFP-A处理后,细胞表现出了明显的活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日本黄姑鱼鱼皮免疫活性肽酶解工艺,以日本黄姑鱼鱼皮为原料,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相对增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酶种并考察pH、温度、时间、加酶量、液料比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再经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酶种和酶解条件为中性蛋白酶,pH 7.0,温度45.5℃,时间5.5 h,加酶量1 500 U·g-1,液料比10:1 (mL·g-1),所得酶解产物作用于RAW 264.7的相对增殖率为57.47%。本研究为日本黄姑鱼鱼皮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超声微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扇贝瑶柱多糖,除蛋白后用所得多糖进行了免疫活性的研究,并探究扇贝多糖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扇贝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650 W、微波提取时间15 min、温度50℃及液料比60∶1;细胞实验中扇贝多糖浓度在125-2000μg/mL范围内可以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浓度在250-2000μg/mL范围内能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NO且呈浓度依赖性;扇贝多糖口服液最佳调配配方为1.6%扇贝多糖、3%白砂糖、1%蜂蜜、0.07%柠檬酸.该制备工艺简单可靠,口服液品质尚佳.  相似文献   

4.
观察紫花地丁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采用脂多糖(1μg/mL)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格里斯试剂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NO、TNF-α、IL-6、IL-1β的浓度,凝胶成像法检测细胞中iNOS、COX-2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紫花地丁水提物、醇提物剂量依赖地降低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IL-6、IL-1β以及其iNOS、COX-2蛋白水平.相同剂量(100μg/mL)的紫花地丁醇提物抗炎活性优于水提物.结果表明,紫花地丁水提物、醇提物可抑制脂多糖刺激的RAW 264.7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COX-2蛋白表达,减少NO、TNF-α、IL-6、IL-1β等炎性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糖提取分离技术对羊肚菌子实体中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水提醇沉法对其进行分离,利用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层析,高效凝胶渗透柱色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多糖化合物,分别为:MEWP-H_2O-Ⅱa、MEWP-H_2O-Ⅱb及MEWP-H_2O-Ⅱc.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选菝葜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以多糖纯度、多糖出膏率与吸附率等为指标,考察醇沉静置温度、醇沉静置时间与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等因素,确定菝葜多糖的最佳醇沉工艺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得到菝葜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取含生药1.0 g/mL的药液,加入乙醇,使乙醇体积分数达到80%,醇沉1次,室温25 ℃静置12 h,抽滤得醇沉物,70 ℃干燥;纯化工艺为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用1 BV的2.0 mg/mL(以粗多糖计)的上样液,以2 BV/h的流速上样,再用3 BV的纯水以3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结果表明该优选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菝葜多糖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离纯化翘鳞肉齿菌多糖,解析其结构特征,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运用DEAE-cellulose column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翘鳞肉齿菌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方法研究其均重分子量,通过红外光谱解析其结构特征,进一步研究其对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清除作用,同时研究了翘鳞肉齿菌多糖在H2O2作用下对PC12细胞的保护能力.其结果显示从四川省小金县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杂多糖(SIKP-1)纯品,其重均分量约为2.0×104 Da.通过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翘鳞肉齿菌多糖(SIKP-1)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SIKP-1质量浓度为0.1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40.63%;当SIKP-1质量浓度达到0.32mg/mL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51.61%;当SIKP-1的质量浓度为3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69.75%;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结果显示在用终质量浓度为0.5,1,2 mg/mL的SIKP-1处理下,PC12能免于H2O2的损伤,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存活率越高,分别为15.89%,27.60%,29.36%.综上试验结果显示,翘鳞肉齿菌多糖(SIKP-1)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能,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S1PR1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实验组(S1PR1激动剂SEW2871处理组)、阴性对照组(DMSO处理组),各组小鼠分别在药物处理后0、5、28 d三个时间点进行对比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组织、肝脏、肾脏及外周血等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单核/巨噬细胞荧光表达情况;构建小鼠pCMV.DR8和pMD2.G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S1PR1基因沉默组、过表达组、U0126(ERK信号通路阻断剂)处理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分析细胞迁移情况;通过RAW264.7与HUVECSs共培养检测细胞粘附功能。结果 (1)实验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2)体外试验显示,SEW2871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粘附和迁移,S1PR1基因敲减后,上述作用明显降低;(3) U0126预处理后,SEW2871的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作用显著减弱。结论 S1PR1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粘附和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开口箭多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体外抗氧化模拟条件下研究开口箭粗多糖对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和二苯代苦味酰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细胞培养板液体稀释法测定开口箭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开口箭多糖含量为3.7%,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OH、H2O2和DPPH.能力,其中对H2O2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与Vc为对照,开口箭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不同程度的弱于Vc。开口箭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4种供试菌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粗多糖的抑菌杀菌作用强于去蛋白多糖。研究表明,开口箭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较强的抑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醇沉分级法来获取和纯化枳椇多糖,并研究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免疫调节活性。从枳椇肉质果柄中提取粗多糖,用蒸馏水洗脱过DEAE纤维素柱后进行分级醇沉,获得了醇沉组分HDP1-1、HDP1-2和HDP1-3,研究了其化学成分、单糖组成、分子量分布、红外吸收特征峰及其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26±0.17)%、(92.90±1.02)%和(95.48±2.45)%;HDP1-1是分子量为2 187kDa的均一性多糖,由半乳糖组成;HDP1-2和HDP1-3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组成,其中HDP1-3还含有少量木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各醇沉组分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免疫调节活性实验表明,HDP1-3在巨噬细胞增殖、NO产量和中性红吞噬实验中,比其他2个组分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探索柱层析循环法联合提取双刺参胶囊中总皂苷及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总皂苷体外活性进行研究.以提取液中总皂苷及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提取溶剂、吸涨率、浸泡平衡时间、洗脱流速等因素的考察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总皂苷及多糖提取溶剂分别为40%乙醇溶液和纯水、吸涨率分别为3.8 mL·g-1和3.6 mL·g-1、浸泡平衡时间均为2 h、接样速率为0.4 mL·min-1.在此条件下,总皂苷及多糖经过2轮连续提取,提取率均在95%以上,浸膏中总皂苷及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8.05%和48.37%.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双刺参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利用柱层析循环联合法提取总皂苷及多糖,提取温度低、乙醇用量少、能源消耗低、方法简单,为双刺参胶囊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峨眉岩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沉淀分级溶解法初步纯化其总三萜化合物并比较纯化前后总三萜抗氧化、抑菌和抑癌活性.结果表明:经4次冻干后,样品提取率从38.13 %降低到26.79 %,提取物中总三萜含量从48.58 %升高到70.99 %;纯化后的总三萜化合物总还原能力增强,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IC50由0.32 mg·mL-1降低到0.27 mg·mL-1;峨眉岩白菜总三萜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能力,纯化后能提高总三萜对两种菌的敏感度;纯化后总三萜提取物对Hela细胞24和48 h的IC50从纯化前的102.5和69.00 μg·mL-1降低到59.01和28.56 μg·mL-1,对A549肺癌细胞24和48 h的IC50从纯化前的238.90 μg·mL-1和172.00 μg·mL-1降低到84.32 μg·mL-1和65.99 μg·mL-1.因此沉淀分级溶解法可适用于峨眉岩白菜总三萜的纯化,纯化后的总三萜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和抑癌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体积分数50%的甲醇溶液为溶剂,用超声提取法从开口箭药材中提取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240 W,超声频率40 kHz,提取温度60℃,超声提取30 min。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 mm×150 mm,5μm)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体积比9∶9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绿原酸在0.2553.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31 388x+152.43(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RSD为2.12%(n=3)。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开口箭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化范围在32.843.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31 388x+152.43(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RSD为2.12%(n=3)。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开口箭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化范围在32.846.62μg/g。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开口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利川产区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通过液质联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LC-HR-ESIMS)技术鉴定其组分,采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各组分含量,运用滤纸片法测试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对10株供试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中鉴定和定量了7个黄酮组分:二氢杨梅素(18.57%)、杨梅苷(0.53%)、杨梅素(1.29%)、花旗松素(1.38%)、槲皮素(0.51%)、三叶豆苷(0.78%)、山柰酚(0.45%);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藻弧菌有中度敏感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0 mg·mL-1、2.0 mg·mL-1、2.0 mg·mL-1、1.0 mg·m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开口箭根茎中甾体成分,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运用反相常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对其甾体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开口箭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甾体皂苷及2个甾体皂苷元,其结构分别为1β,2β,3β,4β,5β-五羟基-螺甾-△25(27)-烯-5-O-β-D-吡喃葡萄糖苷(1),1β,3β-二羟基-5β-孕甾-△16(17)-烯-20-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2),1β,2β,3β,4β,5β,6β,7α-七羟基-5β-呋甾-△25(27)-烯(3),1β,2β,3β,4β,5β,7α-六羟基-6-氧化-螺甾-△25(27)-烯(4),3-O-β-D-吡喃葡萄糖基-(25S)-1β,3β,5β,26-四羟基-5β-呋甾-△20(22)-烯-26-O-β-D-吡喃葡萄糖苷(5),3-O-β-D-吡喃葡萄糖基-(25S)-1β,3β,5β,22α,26-五羟基-5β-呋甾-26-O-β-D-吡喃葡萄糖苷(6),3-O-β-D-吡喃葡萄糖基-(25S)-1β,3β,26-三羟基-5β-呋甾-26-O-β-D-吡喃葡萄糖苷(7)和3-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1β,3α,26-三羟基-△5(6)-烯-5β-呋甾-26-O-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自养氨氧化细菌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细菌,但高温和高盐对其氨氧化活性的联合影响研究仍较为匮乏.该文以纯培养的自养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 nitrosa WH-1为例,采用响应面法测定了温度与盐浓度对N.nitrosa WH-1亚硝氮积累速率的联合影响,还测定了不同盐浓度条件(3~18 g·L-1)和不同温度条件(36℃~48℃)下的最适温度、半数抑制温度和半数抑制盐度.发现高温与高盐对亚硝氮积累速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当温度由36℃升至42℃,半数抑制盐浓度由8.84 g·L-1增至10.45 g·L-1,而盐浓度为15~18 g·L-1时的最适温度和半数抑制温度也显著高于盐浓度为3~12 g·L-1时的情况.上述结果说明,高温可以缓解高盐所引起的抑制,且适度的高盐也可以提高自养氨氧化细菌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8.
萘乙酸对绿豆芽维生素C的影响及其残留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照培养法,探究了绿豆芽生长过程中,萘乙酸(NAA)对营养物质维生素C代谢的影响.绿豆芽用80%甲醇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建立了分析绿豆芽中NAA残留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分离, 流动相为甲醇和磷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0.01 mol·L-1,pH=3.0)(70∶30,V/V)组成,柱温为40 ℃,紫外检测波长220 nm.结果表明,绿豆在发芽的过程中,用NAA 处理在浓度为0.19 μg·mL-1时维生素C含量达到一个峰值.NAA在0.5~30 μg·m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7,检出限(S/N=3)为0.01 μg·mL-1,加标回收率在100.2%~110.6%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实现对植物生长激素NAA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白及多糖,以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实验条件,以白及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在最佳条件下将提取得到的白及多糖以合适的用量和添加方式加入到膏剂中制成白及膏.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白及多糖提取液和白及膏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及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g∶mL),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4.0 h,在此提取条件下,白及多糖得率为25.97%.当质量浓度达到0.33 g/mL时,白及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提高至0.66 g/mL时,白及多糖提取液抑菌效果较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市售的一夫百应抑菌膏.白及膏性能稳定,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0.
光活化农药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型绿色农药,但是其体外光不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提高体外光稳定性和杀虫活性,将光活化农药——焰红染料B(PB)与海藻酸钠(SA)通过酚酯键连接,然后超声自组装,制备了一种酯酶响应性光活化纳米农药(PB-GSA NPs).PB-GSA NPs在水溶液中呈核壳结构,粒径约为220±5.32 nm,临界聚集浓度约为0.042 3 mg·mL-1.与游离PB相比,纳米粒中PB因聚集成核导致的淬灭效应能有效保护PB免于光解.并且PB-GSA NPs具有酯酶响应性控制释放能力,释放的PB显示出光活性并被酪氨酸氧化法证实,表明该酯酶响应性纳米农药在递送光活化农药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