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们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成绩的标准是单一的,仅仅是一次书面考试,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学生:要看他的综合素质如何;要看他是否具有爱心;要看他是否真正遵纪守法;要看他是否有创新精神;要看他是否身体和心理健康等。  相似文献   

2.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能够真正提高课堂实效.实践中,一是要优化导入环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要优化问题探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三是要优化学习巩固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四是要优化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把握教材重难点.  相似文献   

3.
工程训练以学生为中心,对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愿学习、自主学习。工程训练内容有的本身学生就感兴趣,有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但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让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引领方向。学生在工程训练中要多实操;实习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尽可能有多的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认识性工程训练中设备尽可能要正常运转、学生也尽可能要动手操作。真正做好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和实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画骆驼     
传说,有一位画师收了几个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为了检验学生学习成绩,他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卷纸,要求他们用最少的笔画画出最多的骆驼来。有的学生在纸上密密麻麻地画了一群骆驼;有的学生为了节省笔画,就只画骆驼头。有一个学生的画法别具一格,他一笔勾出两座  相似文献   

5.
在一所理想大学中,教师是大学的主体,但是只有专职教师没有外聘教师的大学是不可能存在的。外聘教师有的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的生产一线经验;有的来自兄弟高校,且有较强的理论教学经验,但由于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差异,他(她)们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没能达到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瓶颈。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达到聘用兼职教师的真正目的,是每所高职院校及其教学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学生来到一片杂草地,然后问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镰刀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手拔……而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7.
雷国山 《奇闻怪事》2007,(11):24-25
一、个案调查与分析 临近上课,我拿着教材和备课本急步走向教室,见学生涌在走廊里,在看些什么。沿着学生的视线望去,班主任老师一边吼着一边拖着班级里的“老大难”金××同学往办公室走。班长告诉我:“金××同学这是自找苦吃,班主任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做、课文也不背,昨天下午老师要留他补作业,他却偷跑回家……。班主任这次是忍无可忍了,是要教训他了。否者他就会无法无天了!”有的同学附合着,有的同学则默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弘 《科技资讯》2007,(3):123-124
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好奇,而好奇又是获得新知识的前提条件,谁能够提问,就说明他拒绝被动学习,并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如果仅仅是为了回答老师提出地问题,那么学生很难体验并获得数学活动地意义和价值,数学教学将显得很没趣.  相似文献   

9.
从事教育工作,形成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的思路,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我有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愿意提出来就教于方家.其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曾提出过“探究学习”法,他说:“探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的概念.”“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儿童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这对于教者和学习者来说,其实都同样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事物发生兴趣,遇到问题多用“启发式”、“分析比较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解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理解和解决新问题;还注重演示实践的学习,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并透过现象,由表及里地上升到本质的认识,抽取出规律.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正如布鲁纳所说:“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论.”在这方面还要努力根据学生的特长,加以引导.比如有的学生能歌善舞,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有的学生善于朗读,读起文章十分流畅,娓娓动听.对此,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搞些美术作品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机制,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聪明才智,为  相似文献   

10.
翻开学生的作文《成长的烦恼》,我被他们的烦恼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鼻子太大而烦恼,几乎不敢在人们而前说话;有的是因为自己太胖;有的是为数学成绩不好;有的是为没有好看的衣服;有的是因为同桌的成绩比他的好;还有的是为了老师从来没有看过他……掩卷遐思,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在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又自卑的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违纪时,老师总是恨铁不成钢,忍不住高声训斥,大发雷霆.在高压下,有的学生表面上接受了,认了错,但实际上心里不服,甚至会心存不满;有的学生则当场就与老师顶撞起来,给老师难堪.结果问题没解决,反而可能使矛盾激化,使师生的自尊均受到伤害,也给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年级学生类型情况下,样例和测试题的问题特征相似性对其解法迁移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说明:当被试为三个年级的有经验的学生时,不同迁移水平问题表面特征对解题方法的通达、提取和运用都没有影响;迁移水平不同的问题表面特征有的对解题方法的通达有影响,有的对提取和运用过程也有影响;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学生来到一片杂草地,然后问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镰刀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手拔……而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专学生学习物理动机现状的分析,主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实现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较好地做到减负增效、真正地让学生快乐学习是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和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减负以及快乐学习的真正含义,提出结合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减负与适当增负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从课程改革中获益.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有艺术的,这个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类,一是问题比较简单而直观,没有体现提问的真正价值;二是教师连珠炮似地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地回答.  相似文献   

17.
陈静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Z1):14-16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几乎每位大学新生都会碰到,只不过在不同学生身上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突出表现为生活能力问题、有的是情感依赖问题、有的是经济问题、有的是学习问题、还有人际关系问题、专业思想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学生家长和高校教师都颇为关注,都希望能够寻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来尽快解决,使他们能早日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8.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些事物所产生的厌恶反感情绪,并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如:有的学生你叫他向东,他偏向西;你越禁止的东西,他越感兴趣.这种心理给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扰,严重影响着教育的成效,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探讨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防治对策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生长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学校的思想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四则计算知识有缺陷,有的学生没有牢固掌握运算顺序或方法,有的学生口算不过关,所以在计算时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的认为计算错误都是学生粗心大意造成的,而应探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原因才能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要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敢问"、"乐问"、"可问"、"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