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纲》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也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本学期为落实阅读教学目的,我凭借本册教材编排内容:精讲课文和略讲课文,从读书过程的读懂、会读两个层面入手,重视加强学生自读的阅读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形成会读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的话】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阅读中进步,在感悟中成长。本期选择一本你读过的书来写一写读后感吧。今年暑假,我读了许多有趣的书,有《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笑猫日记》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以儿童喜爱的趣味语言写出了自己在巴学园的美好时光,让人百读不厌。主人公小豆豆由  相似文献   

3.
读书即有心得,那么去理解本文当中的人物心理就要百读易位而思。该文以解读《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内容为例,探究不仅仅依存于已有的知识层面,而是通过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摒弃一切杂念来深入思考人心与人生之法。  相似文献   

4.
一般的人读书,只读个大概、读个意趣就行了,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而做学问,必须要“煮书”方可。对于“煮书”,王冶秋先生读《阿Q正传》的体会,最是精妙不过。王先生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  相似文献   

5.
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但是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苏教版语文第六册课本就有篇课文叫《煮书》。课文是通过爷爷给“我”讲解如何读书,如何品味书中乐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而我的理解就是把书读懂、读透。  相似文献   

6.
正那天,我发烧了,十分难受,躺在床上休息。不经意间,我看到一本连环画——《猫和老鼠》。好奇心驱使我坐起来,翻开书,我立刻被内容吸引。汤姆和杰瑞的形象跃然纸上,太有趣了。我忘记了病痛,仿佛在和汤姆、杰瑞一起玩耍。如今,我已经不满足于看连环画了,爱上了那些内容充实的经典书籍。我读书也不像以前走马观花地读,而是认真地品味每  相似文献   

7.
读书迷     
<正>我叫常宇佳,长着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头发,还有一双大眼睛。我有许多爱好,比如读书、唱歌、画画、写字等,最喜欢的是读书。我的书柜里摆了许多我爱读的书,像《十万个为什么》《唐诗三百首》《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漫画成语》等,这些书都曾陪我度过美好时光。除了自己买书,  相似文献   

8.
正读书对于我来说,是无比快乐的事情。可以前的我并不爱读书,四年级以后,我才爱上阅读,开始抓紧每时每刻如饥似渴地去读书。有一次,我在卧室里津津有味地读着《三国演义》,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妈妈回来后,已是深夜了,她发现我还没有睡觉,大声向我吼道:"赶快睡觉,不然叫你好看。"母命难违,我只好不情愿地上床,关灯睡觉了。可是故事中那动人的情节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的心里一直痒痒的,怎么办呢?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先支起耳朵,努力听了听外面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正好词、好句、好篇章,我都不放过,认真把它们抄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反复地读。翻开摘抄本,我像走进了伊甸园,品尝了智慧的果实。我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文章投了出去,没想到《梦想走进我心》获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网络带给我的快乐》在《少儿科技》上发表了……这使我更倾心读书,每个周末都去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看书。同学们,我们一起在耕耘中收获吧!  相似文献   

10.
正习爷爷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暑假里,我认真地读了一本习爷爷读过的书——《论语诠解》。《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讲了很多人们做事和学习应该有的方法和态度。在学习方面,《论语诠解》教给我很多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经常温习学过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给了我们新的理念去审视阅读教学。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更应是读书过程的两个层面——读懂、会懂的深层发展,阅读教学该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这是我校校本教研致力倡导探究的课题。为此,我在教学中,重视探求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此为突破点实现从读学写,读写同步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耿序  陈树文 《科技资讯》2013,(6):233-233
读书的名言有很多,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现实是,书越来越多,可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本文从"图书馆现象"引发关于读书的思考,集合阅读《毛泽东传》,回顾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读书历程,点出读书对于现代青年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旨在鼓励现代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进而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读来编往     
《科学世界》2011,(1):94-94
读编对话读《科学世界》已经9年了,我一直认为《科学世界》是非常好的科普期刊,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很有益,所以我一直坚持购买。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潜入大脑》一文。读完此文,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可谓收获颇丰。人类的大脑是宇宙中最神奇的,人类之所以能创造文字、研究科学、思考各种问题,全部都归功于大脑的神奇功能。因此,我一直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我的文学梦中,想出版的书并非诗集,因为从少年开始读书与诗没有任何缘份,读的较多的是小说,喜欢的是散文,而鬼使神差般写的最多的是诗,结果第一个落蒂的果实便是《雪太阳》。《雪太阳》所收的诗,在时间上跨越了十年,即1983年至1992年。这十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理工科大学开设“《毛泽东诗词》鉴赏”课的问题,从教与学、导与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对于如何从宏观上领略毛泽东诗词的壮美与崇高,从微观上领悟其文化底蕴、审美风格,进而结合读书修身,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我喜欢读杨红樱的书,因为她的书语言幽默,写出了儿童的心声,还蕴含了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姐姐再次来到新华书店"蹭读"。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蹭读"者,我对在书店里"蹭读"的好与不好心知肚明。"蹭读"的好处不言自明,我可以免费读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当然,前提是我要爱护书,不能损坏它。"蹭读"也有不好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同志,于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在青少年时代,就阅读了不少中外哲学名著,把研究哲学同改造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刻苦读书,追求真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历了世界观的转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摒弃了唯心论、二元论的哲学观点,完成了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一一九一○年,毛泽东同志在东山小学求学时,读的主要是孔夫子的书,但他不喜欢它们。后来他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和《列强瓜分之危险》等书,激起了他的爱国  相似文献   

18.
读编对话     
《科学世界》2011,(9):94
《科学世界》内容精辟,讨论的话题很有意义。图文解说详细,图片清晰,便于读者欣赏和理解,这是非常好的。但我觉得杂志内容较少,读不过瘾。其次,能否在"特别策划"后提出《科学世界》的观点或想法,这样有助于带动读者一起思考。(湖北省鄂南高中何炳焱)  相似文献   

19.
王直华 《科技潮》2011,(1):42-43
元旦至,不由人想到了"元典"。元,开始也。元旦,开始之日。"元典",创始之大作。元旦,是个皆大欢喜的节日。元旦读"元典",是个不错的选择。我找出了《科学元典丛书》之《居里夫人文选》。自打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元典丛书》面市,我就开始认真地阅读、研究。在被它所深深吸引之后,又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执教新教材,发现课文多、课时紧,着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读了崔峦老师的《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我深受启发的是“针对‘把课文教肿了’,针对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效果仍不理想等现象,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