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评价全球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的合理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的三大海上航线所涉及国家的LPI指数为样本,运用分层聚类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技术对LPI指数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据此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的物流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LPI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物流服务水平及个体差异性;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国家间贸易额与各国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之间存在关联;在注重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要关注物流服务相关标准及规则体系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度值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及港口流量等角度分析了其沿线港口的连接性特征。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存在层次性,不同层次港口之间垂直联系较发达,横向联系集中于度值在20以上的第一层次核心港口和度值在7到20之间的第二层次半核心港口之间,度值小于7的第三层次边缘港口之间横向联系偏弱。中心性排名前50的港口多分布在中国沿海和东南亚地区,比例达到了60%以上,这些港口拥有最广的联系密度和联系强度,而地中海沿岸和中东地区的塞得港、迪拜港等港口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分别拥有突出的中转功能和联系强度,中间中心性和港口流量的排名均处于前5位,从而巩固并提升了其在航线网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海上丝绸之路下东亚港口枢纽地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的方法,以东亚区域港口为基础构建东亚区域航运网络矩阵,从港口实力、港口自我中心、港口航线质量指数3个方面分析海上丝绸之路(MSR)背景下东亚港口地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港口地位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中心化程度,而且取决于航线质量的高低;由于港口经济腹地的重叠,东亚港口枢纽地位的争夺以及港口之间激烈竞争的现状可能仍会存在;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正在加快,港口枢纽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东亚港口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海上顶推船组是用联接装置把推船与驳船联接起来的组合体。比之普通自航船,它具有主机使用效率高,且可开展循环运输等优点,故在一些航线上,比自航船有较高经济效益。本文应用最优化方法,计算了船队的最佳构成,监评价了其经济性,最后指明了在我国发展海上顶推船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量化研究风浪因素对航行船舶横摇风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面向航行环境的船舶稳性安全分析方法。基于Kriging插值与自适应加权平均方法,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风浪环境数据处理框架。结合历时22 a的海区气象资料,绘制了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水域的船舶航行风险图,通过风浪环境要素对船舶横倾影响的定量分析,提出了评估船舶稳性安全的横倾风险指数。基于对典型船舶倾覆事故案例的分析模型重构,揭示了外部风浪环境对船舶稳性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开展同类货物运输案例的对照分析,发现了船舶内部环境对船舶稳性安全的影响,验证了船舶属性和货物性态在保证船舶稳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船载货物性态的稳定性与船舶航行环境同等重要,应纳入船舶稳性安全影响体系。该研究对于建立以船舶航行安全为核心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交通韧性治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在明清期间达到了巅峰,广州作为一座2000年来从未断绝的世界大港,在这一时期以“十三行”的名称为世界所知晓。本文通过分析该时期广州文学作品竹枝词中对当时输华外国银币“称谓”的变化,介绍该时期与华贸易的葡萄牙、西班牙、普鲁士、尼德兰(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银币的币文释义,管窥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从局部和全局两个角度对不同攻击模式和应对策略下网络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在节点随机攻击下的抗毁性较强,而在选择攻击下,网络的连通性较差;对于提高航线网络连通性,甩港策略的效果要更优于重要港口保护策略.同时,不同测度下,对网络连通性影响较大的港口多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介数较高的港口,在对网络进行连通性优化时,可根据介数确定各个港口在网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出与实施,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及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诸多国家青睐。广东自贸区以其独特区位优势,该战略部署与实施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在对广东自贸区功能定位及优势简述基础上,探讨其有效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路径及对策,试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     
正丝绸之路由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成。陆地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的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甘肃、新疆,越过葱岭,通往西亚、欧洲各国,全长7000多千米这条山水阻隔、冰峰林立、流沙浩瀚的道路充满艰险和神秘,也充满着传奇与诗情画意张骞出使西域西域是一个地理概念,汉朝时指现在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等地区。西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明,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的地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我国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两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带动经济,进一步推动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两带一路"联动主要汇合区域,既是长江经济带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承载地区,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延伸地之一,而上海无论从地理位置、贸易流通、区域体系建设等都走在了前面。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贸定位、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实践探索,认为充分发挥特区和侨乡优势,把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融入到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中去,是汕头的战略选择。最后,从引进侨资与引进侨智相结合、创新创业与创客创意相结合、内涵提质与外延发展相结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以及完善基础设施与改善商务环境相结合等五方面阐明了汕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欧亚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大一统奴隶制王朝的首都,位置适中、交通四方、商贸繁荣的经济中枢,已经开辟的中西陆路通道;指出:至迟在公元前四世纪,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欧亚草原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对接的意义与作用促进"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是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的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方向,必将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将东盟作为对接的重点对象有着  相似文献   

14.
班轮航线配船主要是解决多船型在多条航线上的合理配置问题,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船队资源.首先,分析航行速度对船舶油耗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班轮多港口挂靠和集装箱转运的特点,建立以周计划内船队运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算例中通过对航行速度的灵敏性分析,呈现了船舶油耗和船队运营总成本之间的二律背反规律.随着船舶加速,虽然船队运营总成本递减,但是集装箱的转运成本和港口靠泊作业成本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次,运用了轴辐式网络的特点,能够从46个港口中选择一半数量的中转港进行集中转运操作,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福建自由经济贸易区"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负责对台工作的窗口,若台湾及时赶搭上"一带一路"发展列车,协同参与开发这一个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具重要战略与经济地位的自贸区,就地缘、风土、民情、习俗、语言相近之便,让以高雄为首的台湾南部对接社会发展阶段相近似的"福建平潭自由经济贸易区",以先行先试方法,秉持共同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受益原则,不但能打造高雄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南方重镇,也可使原来人烟稀少的平潭岛摇身一变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幸福宜居的家园。而当平潭自贸区逐渐迈向东亚文化教育、创新科技、金融服务、观光休旅的绿色城市的同时,亦将驱使自贸区内相关产业链上城镇的连带发展与富庶繁荣。  相似文献   

16.
居敬 《少儿科技》2016,(4):10-11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从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从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潮汕地区海盗活动十分猖獗,而且持续时间长,对海盗在历史上的影响和意义的认知程度定义多种多样,对它的评价也多有争议。海盗活动带来了许多问题,对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海盗的猖獗活动业对明清两朝政府的压力。但客观上,他们刺激经济、发展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盗的探索和开拓也扩大了世界贸易的商业空间,它们在商贸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潮汕"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演化,加速了这一地区与世界融合。笔者认为,潮汕海盗活动遗迹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应站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高度来重新发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价值,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他们申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船舶航速变化对船队规划决策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推导出船舶航速与船舶往返航次时间、航次成本以及航线配船数量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船队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利用基于可行性规则的更新策略,结合模拟退火的局部搜索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某航运公司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将船队规划非线性模型与...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31日,中韩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欧亚倡议方面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韩国的"欧亚倡议"开始有机对接。中韩两大倡议对接的根本基础在于双方利益的契合点,包括两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创新增长动力的共同需求、积极参与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与重构的共同努力,以及两国从最高领导人到民间基层在进一步深化合作问题上的共识,等等。从地缘经济角度来看,双方最大的利益契合点在于中国东北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带一路"建设蓝图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跨地域、跨国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引起全球强烈的共鸣与反响。"一带一路"以中国为始发点,国内各地、各省份根据在对外开放中的不同态势予以明确定位,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则被定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