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语成语是汉语修辞潜能的重要载体。汉语成语的语义与修辞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多数成语的语义构成包括字面义和实质义,有的还包含辞源义,这是成语富有修辞潜能的基础;成语的语义表达方式有直陈式、比喻式和形容式,这充分体现了修辞性;复义成语具有含蓄性,因为其字面义小于整体义,适成了“语义空白”。  相似文献   

2.
一、比喻 1、明喻 例如: ①巧如弹簧②杀人如麻③危如累卵 以上三例中的本体,喻体和喻词均同时出现在成语中,故为明喻。 2、借喻 例如 ④鸡毛蒜皮⑤唇亡齿寒⑥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以上三例中的本体,喻词都未出现,只是喻体作为成语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如“鸡毛蒜皮”用明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应当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象鸡毛蒜皮。 3、博喻 例如: ⑦玉洁冰清 ⑧如狼似虎 以上两例均用了两个喻体来比喻人的心灵、品行和状态。  相似文献   

3.
军事成语具有独特的军事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古人“慎战”的战争观 ,“以谋为本”的思想及诸多的谋略原则 ;表达上运用了比喻、警策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俄语成语也不例外。本文着重介绍了俄语中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这些成语大都来自寓言故事,这也许是因为寓言故事多以动物做比喻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5.
周吉红 《科技信息》2006,(7):114-115
文章通过对比和比较汉英动物成语在比喻意义、比喻形式、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中英文化差异及人类思维共性,并试图就以上三种不对等现象提出适合于动物成语翻译的比喻意义对等翻译法。  相似文献   

6.
军事成语具有独特的军事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人“慎战”的战争观,“以谋为本”的思想及诸多的谋略原则;表达上运用了比喻,警策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7.
一板三眼     
成语含义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语言表达中,运用比喻是司空见惯的。刘勰对比喻的运用则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比喻在《文心雕龙》中的主要作用是: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理论主张,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分析、评述《文心雕龙》中比喻运用的类型,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及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简述刘勰在古代文论写作史上运用比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成语形式简洁,意义精辟,是语言中的精华部分。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般来说,结构都是定型的,不可随意改动;语义是完整的,一般不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在组织结构上都有并列结构、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在语法功能上都可以分成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形容词性成语和副词性成语;修辞上多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  相似文献   

10.
数词,顾名思义,是“表述数目”的词。人类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数词。数词,除了表述一种数量概念,在语言交流中,还有修辞意义,或用来比喻,或用来夸张等,使语言表达变得更丰富、更生动、更形象。数词的这种修辞意义,不仅在汉语中随处可见,在英语中也可信手拈来。比如:汉语成语“百里挑一”,英语成语是“onein 8 thousand”。又如:形容人数不多的汉语成语有  相似文献   

11.
明察秋毫     
《少儿科技》2010,(3):19-20
<正>明察秋毫成语含义:明察:看清楚;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东西。原形容人目光敏锐,能够看清楚极其微小的东西。后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汉语和壮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各有它自己的特点,再加上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由于历史和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不同,所以围绕着成语的比喻与联想作用也就不同。因此,在翻译汉语成语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段。在谈话和写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物更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被比喻的事物;还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以加深读者的印象。用了比喻和不用比喻,表达效果大相径庭。试看下面同一意思的两种表达:  相似文献   

14.
浓厚的兴趣对于生物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言新颖、趣闻轶事、启发教学、直观教学、诗词成语俗语口诀、形象比喻、联系实际、数字、谜语.  相似文献   

15.
杀鸡取卵     
《少儿科技》2010,(12):19-20
成语含义: 杀掉鸡,取出蛋。比喻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不顾和损害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6.
歧路亡羊     
《少儿科技》2010,(7):19-20
成语含义:岔道太多,找不到丢失的羊。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中比喻的作用、类型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的语言表达中,运用比喻是司空见惯的。刘勰对比喻的运用则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比喻在《文心雕龙》中的主要作用是: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理论主张,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分析、评述《文心雕龙》中比喻运用的类型,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及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简述刘勰在古代文论写作史上运用比喻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鱼目混珠”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指以假的冒充真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是这样解释的:“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用鱼眼睛冒充珍珠之说古已有之,昭明太子《文选》中,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说:“惟以鱼目,唐突玙璠。”注引《韩诗外传》说:“白骨类象,鱼目似珠。”这“白骨类象”指兽骨类似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也是现成的语言建筑材料。它不仅能发挥词语的表达作用,还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殊的表达效果。文章对来自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成语过程中出现的误用情况加以分析,对成语误用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东南亚留学生成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堡     
横行提示:1、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冠军,也是我国首位游泳奥运冠军。2、成语,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3、周杰伦和费玉清合唱的一首歌曲。4、中央电视台知名节目主持人,曾出版《痛并快乐着》一书。5、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歌曲,后比喻通俗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