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空间分析法,分析北京市城六区所有银行网点布局在整个空间层面和街道层面上的集中程度差异,并剖析原因.结果表明:1)各城区的银行网点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朝阳区最多,石景山区最少;2)北城银行网点的集中程度高于南城,东部和西部呈现对称分布;3)银行网点布局具有向心性特点,中高等级集聚区主要集聚在四环内;4)在街道层面上,西部高等街道数量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城市六个行政辖区内的街道等级分布是以甘家口、月坛、展览路几个街道为中心呈现由内向外的圈层递减模式;5)1990 ~ 2010年银行网点空间布局经历集聚——离散——集聚的过程,由“东北-西南”走向发展为正东正西.最后给出改善北京城区银行网点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郑州市中心城区2010年和2015年的写字楼POI数据研究对象,运用GIS中的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法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郑州市中心城区写字楼以郑州市火车站为中心,以西北—东南方向为长轴,东北—西南方向为短轴,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的态势。2)郑州市写字楼沿西北—东南方向的京广铁路两侧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东侧,表现为明显的方向性差异。3)办公空间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高等级办公集聚区主要布局在重要交通节点附近和交通干道的两侧。4)与2010年相比,2015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且随着城市的扩展及经济的发展,办公空间逐渐从中心向外围扩散。5)办公集聚区趋向于布局在商业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且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函数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太原市市辖区1 031个银行点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银行业空间分布很不均衡,整体表现为中心城区集聚,近郊区分散的格局;不同类型银行业分布差异明显,体现出银行自身特性的差异,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是太原市银行业的主体;随着银行业服务半径的扩大,银行业集聚程度增大而服务便利性减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运用人口重心模型、核密度分析等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行政区与街道两个尺度对长春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长春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探索了城市内部老年人口分布与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结果表明:(1)长春市不同区域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处于向心集聚阶段,由中心城区向外呈现出"U"型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区内存在着连续的老年人口集中分布区,且其空间范围仍在扩展;(2)长春市养老服务设施整体呈现出"中心多、外围少",城市中心区内部"东西方向多、南北方向少"的空间布局特征,不同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亦存在显著差异;(3)长春市各行政区养老服务设施与老年人口分布空间协调性关系复杂,可划分为协调型、基本协调型、不协调型三类,整体来看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对养老机构后期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以上海市养老机构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和区位选择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宏观上,上海市养老机构和床位资源充沛,但在城郊之间、辖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呈集聚分布状态,集聚核心处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养老机构明显邻近住宅区和医疗机构,而郊区养老机构距离医疗机构较远,位置相对孤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如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对落后地区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支持等,以期为上海市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帮助,满足各个地区老人的养老需求,保证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与上海的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度集聚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空间形态上具有"中心外围"的特点,外环以内是主要集聚区,远郊区县分布相对分散.集聚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高新技术园区、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属于开发功能优先型;另一种是依托所在区县的支柱产业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广泛分布在各个区县,与所在区县的产业结构关联性较强,属于承接边际产品转移、市场指向型.  相似文献   

7.
酒店业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活跃程度的重要产业之一,酒店空间布局影响城市区域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借助ArcGIS,SPSS等软件,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福州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酒店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福州中心城区酒店主城区显著集聚,其余区域分片集聚,总体呈现一主、一副、六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各类型酒店空间分布集聚程度不均衡,五星级酒店呈点状分布,其他等级酒店呈集聚性分布,分布方向性上,各类型酒店均为西北—东南走向,呈现向东南扩张发展的态势;酒店空间布局受地形、经济、商圈、旅游、交通不同程度影响,长乐区、马尾滨江、阊侯、荆溪未来酒店布局潜力较大,地铁陆续开通将促进福州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8.
文化设施是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以2018年高德地图文化设施兴趣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北京各行政区空间分布的数量差异,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北京文化设施的总体空间分布形态,最后结合热点分析(Getis-Ord G~*_i)统计指数法进一步探究北京中心城区文化设施及各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以下结论:中心城区文化设施数量分布较多,周边城区分布较少;北京文化设施的核密度值随着与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呈现圈层式衰减;不同类型文化设施在中心城区的集聚特征不同。在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下,当前北京城市文化设施集聚范围随着城市交通干线进一步向外围扩张,而不同类型文化设施集聚特征的偏向性更加明显,但是中心城区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南北城差异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基于零售业网点(POI)数据,借助区位熵、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了福州市中心城区零售业网点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州市中心城区零售业呈现出以核心区为中心,中间区为条带,外围区为岛状的“核心-外围”分布形态,集聚热点主要在鼓楼、台江、晋安等区,以及沿道路和河岸地带;(2)福州中心城区零售业网点整体呈现“西北-东南”走向且圈层集聚差异显著,空间上以鼓楼区、台江区等核心区构成4个圈层集聚区,各类零售业网点在3-4圈层集聚水平一致但外层分异明显;(3)各类零售业网点总体以鼓楼区东南部—台江区—晋安区西缘为核心集聚区,因属性不同而呈现热点差异.超级市场零售(5212)、便利店零售(5213)两类零售业网点数量多且空间覆盖面广.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526)数量最少且集聚在城市郊区;(4)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型城市,地形与河流影响其城市扩张与零售业分布,形成“核心-外围”分布模式.福州市中心城区零售业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密度疏密情况基本一致,符合中心地理论的规律.零售业倾向于聚集在交通网络密集的地区,且主要沿着道路分布,显示出高度的空间相邻性.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福州市为例,在梳理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相关应用的实证研究、交通设施空间格局、集聚和扩散机理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高德地图采用Python自主获取的福州市主要城区公共交通设施POI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一步揭示其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公共交通设施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格局,“东进南下”的城市发展轴;(2)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并呈现出“核心-外围”从高到低的圈层式结构,其中核密度最大集中于福州市中心鼓楼区、台江区,并以其为核心向外逐渐扩散呈点状分布;(3)公共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福州市中心,冷点区域则集聚于新城区滨海城市—长乐区;(4)福州市主要城区公共交通设施的空间布局主要受地形条件、规划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原城市群2000—2013年县域单元城镇居民收入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统计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的时空变化态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差异明显,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态势,整体上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2)2000—2013年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差异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而绝对差异则持续增大;(3)居民收入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区域,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中原城市群北部、东部、南部等外围区域,两极差异日益增强.最后,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区位优势、人口素质以及政策机制5个方面对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吃是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格局分布会直接影响居民和游客的行为决策。选取北京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沙县小吃和成都小吃网点为研究对象,以小吃网点POI数据和GIS空间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算等方法,对北京中心城区的沙县小吃和成都小吃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吃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各区的分布差异较大;两类小吃网点在各圈层分布差异较小;道路环线小吃网点分布由中心向外围呈"金字塔型";小吃网点分布的道路邻近性强于地铁邻近性。小吃网点的集聚特征为:小吃网点空间集聚呈现弱向心性分布;小吃网点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内部结构差异较大。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结合市政规划,按城区分类,对北京中心城区小吃网点的分布提出建议:重组旧城区小吃网点;按城区功能定位重新规划分布新城区小吃网点。  相似文献   

13.
高效的RD活动是城市创新系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北京市2009年16个区县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2009年北京市RD活动投入产出综合效率达到最优的区县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大兴区,其他12区县均未达到综合效率最优.(2)北京市RD投入产出活动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有效区域集中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并在空间上表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远郊区逐渐降低的特征,而规模效率有效区域在空间上形成反向"Z"形,空间集聚态势不明显.(3)通过对投入要素的调整得到最优的投入产出结构,提出未来优化北京RD资源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增长空间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市各区县2006-200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为研究对象,运用Moran's I指数对北京市各区县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增长情况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差异性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北京市各区县工业用水效率在空间上呈正相关,相似性逐年递增,工业增长在空间上呈负相关,区域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北京市工业用水效率和工业增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按用水效率集聚程度,本文将北京市分为首都主体功能集聚显著区(HH)、城市功能拓展集聚变动区(HL)和城市生态涵养聚集显著区(LL)3个聚集区;2006-2009年间,西城区和延庆县与周围区域工业发展的差距扩大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银行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银行空间分布、集聚特性、集聚区布局及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银行空间呈同心圆环状向心分布,并沿城市主干道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城市层面,银行空间呈现倒"U"型集聚特征,距离为4.1km处显著集聚且趋势最强;中小尺度层面,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集聚区,一阶热点区数量多,集聚程度差异大,二阶热点区数量少,集聚程度相似,集聚方向与交通干线方向大体一致;空间尺度不同,银行集聚区形成机制差异较大,小尺度集聚区形成主要受到交通便利性的影响,较大尺度银行集聚区则更加关注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州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街镇为地理单元对2000-2010年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空间差异减小,在空间上以圈层结构向外扩张;2人口老龄化速度以中心城区內缘最为迅速;3从空间分布趋势来看,整体上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弱化",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向中心城区扩散,近郊区北部作为年轻型街镇的集聚区域,其集聚作用将更加明显;4就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而言,人口迁移的作用相对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愈发显著,经济发展水平是这一时期老年人口向中心城区內缘集中的主要因素,文化教育水平对老龄化的区域分异具有一定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均衡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ArcGIS为平台,在南昌市基础地理数据和中小学校分布数据的支持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以可达性为视角,从不同区域和不同出行方式等方面对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可达性格局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城区中小学校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整个南昌市城区学校的可达性较好,平均时间成本7 min 48 s;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2012年陕北非农业人口和陕西省交通地图为主要数据,借助分形理论对陕北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集聚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和榆林城镇等级规模较为集中,分布较为均衡,中间位序城镇较多;陕北城镇之间交通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两市的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城镇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流沿线,形成城镇体系的主要发展轴线;陕北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从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城镇体系呈现集聚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9.
对陕南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发现: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不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强;在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显示空间集聚分形特征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城镇体系,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关联维数显示城镇体系内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各城镇之间应开展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3年上饶市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中搜集的上饶市市本级土地出让情况和市场交易资料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Arcgis9.3工具对上饶市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饶市是一个单核心发展模式城市,中心城区的住宅地价的在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格局,地价相似的区域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且由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递减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