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垃圾填埋场防渗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目前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类型、材料和垂直防渗系统的施工方法等,指出了我国在垃圾填埋场防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赵培宽 《科技资讯》2007,(35):246-246
本文结合吕梁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对填理场的施工质量控制作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垃圾填埋场对垃圾污染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但其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渗滤液,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流量不均匀、水质变化大,对外排放难以达标,文章综述了它的基本处理过程及几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场固体废弃物渗透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固体废弃物的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应力状态,应力历史对其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固结的情况下,废弃物的渗 系数的对数与固结应力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进行污水渗透扩散,降雨入渗的计算和垃圾填埋场的沉降速度的估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场中垃圾降解与稳定化模拟试验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在24只乙烯塑料桶中,分别装填了人工配制和上海市燃气居民生活区的生活垃圾,研究了拉圾恒压表面沉降速度及添加物氮,磷,钾及铬,铜,钨钼,铁和醋酸的加入对该速度的影响。根据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推算了填埋场稳定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氮,磷和钾的加入促进了垃圾降解,从而缩短了稳定化时间,其它化合物的加入对降解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中的土工聚合物膨润土衬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造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手段,而覆盖系统和衬垫系统的防渗层则是保证填埋场不为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关键。文中介绍作为防渗层的新型材料土工聚合物膨润土衬垫的材料组成、防渗机理、工程特性及其优缺点。同时,述及目前国外开发的主要产品,也对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付强  贾尚星 《科技信息》2007,(25):126-126,139
采取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取样、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测试、抽水试验、室内试验等方法,查明了场地内各土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下水特征、包气带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填埋场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资料和所需设计参数,对拟建工程场地作出系统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对渗沥液防渗方法、不稳定边坡治理具体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防渗屏障和上海老港填埋场的膨润土砂水泥(塑性混凝土)防渗屏障对Cu~(2+)的阻滞效果,并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Cu~(2+)在防渗屏障中的有效扩散系数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屏障厚度的增加,水泥土屏障对金属离子的阻滞效果会逐步提升;Cu~(2+)在水泥土中的有效扩散系数(1×10~(-7)~2.5×10~(-7) cm~2·s~(-1))是在土中的有效扩散系数(9.53×10~(-6)~1.14×10~(-5) cm~2·s~(-1))的1/35~1/100;上海老港填埋场中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屏障对Cu~(2+)有较好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的开采为例,说明填埋场开采的整个流程.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确定开采方法、技术及程序,采用分层开采、反铲挖掘方式,通过挖掘-卸料-返回-筛分等步骤得到筛分细料,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需对环境安全影响进行评价.认为填埋场开采可有效缓解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而带来的垃圾处置所需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文 《科技信息》2010,(12):I0355-I0355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指出了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的污染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固体垃圾的填埋处置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衬垫层在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中居于关键地位。从我国国情出发,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本征特性、击实特性以厦在不同状态下的渗透性能等的试验研究,揭示下蜀黄土的渗透规律,确定其用作垃圾填埋场衬垫层的有效方式,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下蜀黄土这种廉价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垃圾填埋场压实黏土最终封顶易受气候影响而开裂(干裂缝或冻融裂缝),其工程特性显著降低的缺陷,介绍了新型ET(蒸发传输)封顶系统的工作机理.在同时考虑降水和蒸发补给的作用下,建立了水汽在ET封顶系统迁移的一维数学模型.以大连市1976年的降水和蒸发补给气候条件为边界条件,模拟了ET封顶系统中的水汽在1a内变化规律.从分析模拟结果得出,距地面越近含水率受降水、蒸发补给气候条件的影响越显著,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出现明显的峰值滞后现象.阻隔土壤层中的水分未达到饱和状态,说明总厚为150cm的ET封顶系统完全可以抵御大连市近48a以来最大强降水的冲击.对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以及阻隔层的厚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数值分析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工作为建造垃圾填埋场ET封顶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冲击压实试验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基于中国北方某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利用动力触探和面波法等方法对冲击压实工后的黄土路基进行对比检测。试验认为,冲击压实效果主要受路基填土含水量、起始压实度和颗粒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冲击压实能使路基整体强度得到均匀提高;可以用核子法、面波法、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测试方法检测冲压质量。研究还表明,正确掌握试验与检测的时效性,有利于准确评价公路路基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4.
黄土体结构面的发育特征及其灾害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结构面的规模、成因、性质、产状、张开度和形成时期对黄土体结构面进行了综合分类,总结概括了黄土高原地区第四纪断层与构造地裂缝、构造节理面、卸荷裂隙面、垂直节理面、不同岩性接触面、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特征厦其灾害效应,认为黄土体结构面的显隐、开启和发育程度受黄土的形成时代、埋藏深度、粘粒含量、含水状态和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黄土体结构面是分割黄土成块体的结构面,是侵蚀土壤、洞穴的优势面,是孕育地质灾害的控制和分离面,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和储存场所。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站点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利用观测地面温度减去再分析资料地面温度(OMR)的方法,分析了1979~2008年我国110°E以东区域地面温度的变化及植被覆盖状况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研究区域地面温度升高趋势显著,平均为047 ℃/10a;在植被覆盖的影响下,OMR变化趋势平均为006 ℃/10a,占地面温度变化总量的1277%; OMR变化趋势与NDVI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1,其中北部区域的负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7;在NDVI处于045~055区间站点处的OMR变化趋势最小,平均为-001 ℃/10a,当NDVI由025~035增加至035~045时,由植被覆盖导致的地面温度升高的幅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达016 ℃/10a;在我国的东北、东南等植被茂盛区域,各站点OMR变化趋势以降低为主,在华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站点OMR变化趋势以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16.
THE CLIMATE SYSTEM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LAND SURFACE FEATURE INDUCED BY NATURE OR HUMAN ACTIVITY. THE TEMPORAL-SPATIAL CHANGES OF LAND SURFACE TYPES ARE ABLE TO CAUSE AN ANISOTROPIC DISTRIBUTION OF PHYSICAL CHARACTER AT LAND SURFACE, LEADI…  相似文献   

17.
填埋法是处理城市固体垃圾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当采用水泥土墙作为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帷幕时,在设计中并未将污染物以扩散形式的迁移考虑进去.通过大型模型实验分析屏障厚度和水泥掺量对重金属离子的隔离效果的影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锌离子在水泥土中的扩散系数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屏障厚度的增加,水泥土屏障对金属离子的隔离效果会大幅提升.同时,增加水泥掺量取得的隔离效果要优于增加屏障厚度.试验结果还表明金属锌离子在土中的扩散系数远远大于在水泥土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8.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China records abundant and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Biological record from the loess sequence is the most direct evidence on variation in pattern of paleo-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changes in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 A new record of climatic instability, which occurred in the Loess Plateau during the late glacial period, is present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errestrial mollusks from three loess sequences, the authors intend to characterize the biological response process to rapid climate change and to learn the mechanisms driving the instable climate changes and the possible linkage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 shows the striking consistent variability in the ratio records of three mollusk sequences of the late glacial, indicating apparent rapid climate fluctuations. Correlation of our three mollusk records with the oxygen isotopic records from Greenland ice cores and foraminifera1 records from the Northeast Pacific Ocean reveals similar instability climate during the late glacial period, which provides us a new thought probing the climate instability observed in the North Atlantic, the North Pacific and the Loess Plateau. The low-leve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may be one possible way to link the unstable climate patterns observed in the above three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9,44(Z1):181-181
We made comparison of magnetic property between two loess/paleosol sediments from the Beiyuan section, Linxia and the Shajinping section, Lanzhou. The two sections apart only 100 km in NE-SW direction. At the Beiyuan section, enhancement of the low-fiel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RM susceptibility and SIRM are observed in paleosol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hese three parameters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two magnetic components, i.e. the background component and the enhanced component. The unblocking curves of low-temperature IRM give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idea of the two components. On the contrary, the magnetic parameters are almost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Shajinping section. The enhanced component is not found in the Shajinping secti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background component are indistinguishable between the two sections. Contrasting magnetic properties imply the difference of soil forma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two sections.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同—西安客运专线,对晋南地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进行了现场浸水试验研究;并在典型地区(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采集大量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黄土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黄土属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距离试坑边缘不同位置处含水量不同,同时,在深度方向上,10 m以内水分入渗较为容易,10 m以下入渗较为困难;现场实测场地黄土的自重湿陷下限为10 m,和计算得到的场地黄土自重湿陷下限基本吻合;水分扩展形态呈喇叭形,扩散角大致在41°~45°变化;裂缝呈连续环形分布,宽度深度都较小;埋设的张力计和压力计验证了场地黄土湿陷性等级的正确性。该研究对大西客运专线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