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鑫 《科技资讯》2015,13(2):108+110
简述了保靖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该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提出建议和措施。生态公益林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满足人类社会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保靖县自2001年启动生态公益林工程以来,逐步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为保靖的生态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益林补偿资金也让广大林农获得了一定的收益,生态公益林建设更是成了为民办实事的内容。该文通过分析保靖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和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长期以来生态公益林得不到社会的公正认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不规范;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重不足;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与公益林的社会功能不相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谊星 《武夷科学》2008,24(1):167-170
本文主要探讨福建省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长期以来生态公益林得不到社会的公正认识;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不规范;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严重不足;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与公益林的社会功能不相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榆中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措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生态公益林保护作了分析,旨在促进榆中县生态公益林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结合资料采用样地法对闽北生态公益林样地的坡度、坡长、盖度、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和人为干扰等因子进行调查,运用投影寻踪原理将闽北生态公益林分为3类进行分级利用.研究发现:坡度增加、土壤侵蚀加剧和人为干扰增加不利于生态公益林的利用.坡度对生态公益林的利用有临界值,可利用生态公益林的坡长有上限值,而生态公益林的利用与盖度、生物量和生态多样性之间关系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说明了指标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指标选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生态公益林分布、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情况,分析当前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公益林建设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模式,研究采取相适应的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能补偿机制和提高全民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笔者以浙江临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状况,以及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收入结构以非农业收入为主,或非木质林产品为主的情况下,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而对森林经营者收入限制作用较小;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并非是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闽西生态公益林的现状,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思想认识、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结构及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适当营建经济林果竹、开发生态旅游、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方面搞好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建华 《科技信息》2011,(15):370-371
在对仙游县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管护机制以及科学利用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发展生态公益林若干建议与对策,以实现生态公益林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提出了林业分类经营理念,把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经营。生态公益林是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的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建设生态公益林的目标体系以及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措施的伦述,提出加强建设生态公益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建立,必须加强管理以巩固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果,加强生态公益林信息管理是提高生态公益林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生态公益林信息管理现状及效益补偿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理论和依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彦林 《甘肃科技》2013,29(6):139-140
生态公益林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保障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从需求的观点讲,就是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需求。如果原有的经营模式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但现在已完全不是这种情况。人类对林业的需求经过了原始需求、简单需求,现己进入了"现代需求"阶段。现代需求的特征是需求在总量上的迅速扩大和在结构上出现分化。现代需求的结构日趋复杂和细化,但大致可分为经济需求和生态需求两大类。经济需求又包括大径材、中径材、小径材及其他多种林产品;而生态需求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的环境)及人类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环境)3个类别的需求。现代需求的本质是要求林业自身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可持续经营主要是满足人类的生态需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领域。目前,关于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基础的研究较少,笔者试图从哲学、林学、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初步构建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广西玉林市生态公益林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布局不合理、质量低、管护投入少,提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的具体对策是加强宣传、全面规划、增加公益林总量、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生态防护效益、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严格资源管护。  相似文献   

15.
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本文分析了紫金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为建立完整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并结合紫金县近几年生态公益林营造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建设应做好规划设计、整地、种苗、栽植、技术、后续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才能使人工造林充分发挥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科学规划、改善林分质量、创新管护机制、完善补偿金管理制度、科学利用等方面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公益林生态补偿策略、缓解补偿资金不足,分析了公益林各种生态补偿标准的利弊和可行性。由于目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一方面必须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加补偿资金供给;另一方面,要设法减少当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需求量。针对后者,探讨了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提出中幼林不纳入补偿范围,主张采用每年支付公益林租赁费的方式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是评价公益林保护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的对象、方法、作用及特点,分析了效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加大公益林效益监测资金投入、构建监测体系、实现数据共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蔚新 《广东科技》2011,20(2):64-66
森林是地球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生态公益林是以创造持续的生态效益为目标,它没有直接的或难于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人们在享受到生态公益林效益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维护生态公益林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这不符合商品经济要求。要使生态公益林建设良性发展,相应的经济补偿是前提和保障。而公益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是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下面文章阐述了当前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机制的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