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多变量自相关过程协方差矩阵的质量监控问题.针对服从VAR(1)模型的多变量自相关过程,基于残差分析思想,将多变量指数加权移动平均(MEWMA)控制图用于对过程的监控.首先对残差MEWMA控制图统计量进行了推导,其次采用MonteCarlo仿真的方法,以平均运行链长为评价准则对残差MEWMA控制图的监控效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残差MEWMA控制图具有较好的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SPC基本原理, 传统的统计过程控制技术无法直接用于多品种生产环境的质量监控.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统计过程控制方法, 对工艺参数均值及标准偏差监控, 仅需一张控制图即可对多品种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做出评价. 详细给出了T、K统计量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及T-K控制图控制限的确定. 理论分析表明, T-K控制图具有稳定的监控性能且具有self-starting特点. 通过实例分析及仿真验证, 证实该过程控制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出多品种生产模式下导致生产过程失控的异常因素, 提示操作人员适时做出响应, 使生产过程维持在统计受控状态以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过程质量特性标准样本方差(Standardized sample variance,VMAX)和Hotelling统计量的联合控制图,这一控制图用于同时监控二元过程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的变异。通过平均运行链长(Average Run Length,ARL)的方法对比研究表明,该控制图在过程参数发生小变异的情况下比联合T2与S控制图具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潜在故障导致过程质量方差漂移的可修系统,提出了一种将预防维修和监控过程方差的可变样本容量EWMA控制图联合考虑的经济决策模型.在分析确定预防维修和过程质量监控耦合机制形成的五种更新策略基础上,构建了以单位时间期望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集成决策模型.针对每种状况的期望更新成本和周期计算问题,与传统模型大多基于受控和失控两个总过程来构建的思路不同,本文采取了基于每个抽样间隔期的思路进行建模,避免了控制图平均失控运行长度计算的复杂性等问题.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由于充分考虑了预防维修和控制图两者之间耦合关系,能够获得比原先独立决策更优经济效益的决策结果.最后,利用试验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的时间和成本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考虑生产设备在运行时出现两种类型的故障,第一类故障导致过程均值发生漂移,第二类故障导致过程标准差发生漂移。利用均值-极差图通过抽样检测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如果发现过程失控则对设备进行完全维修,否则生产持续到下一次抽样。经过m次抽样检测后对设备实施完全预防性维修。在单位时间平均损失最小的前提下,提出均值-极差图和预防性维修策略的优化模型,给出控制图参数及预防性维修周期的确定方法。数值计算说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最后分析了模型参数对决策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维数据的贝叶斯更新难题,首先利用变量转换将多变量的贝叶斯更新公式转变为单变量更新公式.在对过程状态进行重新划分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分别构造了不同情形下的贝叶斯过程状态转移矩阵,区分了扰动发生的不同时刻对于成本函数的影响.利用迭代的思想构造了过程的成本函数,在此基础上最终构造了面向小批量生产过程的多变量控制图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的多变量控制图,本文设计的控制图可以有效地降低过程成本,因此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挣值法在软件项目成本和进度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软件项目存在“产品进度延误,费用剧增”的问题,以挣值法作为理论基础,结合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通过应用挣值法的计划投资额、实际投资额、完成投资额三个关键中间变量,费用偏差、进度偏差二个差异分析变量指标和成本偏差率、进度偏差二个指标变量的指标统计分析软件项目成本花费、进度执行情况,为软件项目成本、进度的联合监控提供依据,使项目管理工作目标清晰,过程控制高效有序,从整体上良好地把握了软件项目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对软件项目成本和进度的监控。  相似文献   

8.
面向零件成组加工的EWMA控制图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件成组加工是现代制造企业所采取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将围绕零件或组加工加工方法中如何使用EWMA(ExponentiallyWeightedMovingAverage)控制图进行过程质量监控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通过统计聚类形成"零件族",对同一"零件族"采用统一的EWMA控制图的应用策略,详细讨论统计聚类条件对EWMA控制图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统计聚类的基本原则与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9.
生料浆配料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锐  柴天佑  马恩杰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594-2598
在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中,生料浆配料过程具有大惯性、参数时变、多变量耦合、强非线性等综合复杂特性,因此,传统的人工配料生产方式导致配料过程能源消耗大,生料浆的各项工艺指标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料浆工艺指标优化的配料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由过程管理、智能优化设定控制、过程控制三层结构组成,讨论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智能优化设定控制策略。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氧化铝厂生料浆配料过程中,稳定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料浆各项工艺指标的合格率,实现了优化控制、优化管理和优化运行,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具有多步延迟特性的反馈控制进行自动过程调整后的质量监控问题.建立了多步延迟自动反馈控制的过程质量监控模型,分别给出了基于多步延迟的MMSE控制器反馈调整后对过程输出和调整量两种数据流建立的控制图平均运行长度的计算方法,用以评价控制图的效率.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说明该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标准型双线性比例变结构系统循环进位控制的基础上,研究这种系统的比例—微分变结构控制。采用时间采样循环和状态变量循环的双进位控制算法,使系统的微分方程成为能分离变量和递推求解的一阶微分方程组。从减小系统失调误差的最终控制目的出发,提出了状态变量分量的步进置换概念。使用旋转算子表达比例—微分变结构的切换。用统一的时钟信号实现控制策略中的三种变换。给出了控制策略的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一种快速收敛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卫星  陈炎海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1):2406-2411
采用离散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系统稳定性理论,推出了保证牡子群优化算法收敛性的参数设置压域。在收敛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它是基于二阶系统按最佳胆尼比的思恕来设定粒子群速度更新公式中的惯性权重。通过标准测试函数的性能测试,验证了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和快速性,并和惯性权重线性递减的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可靠的收敛性能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Multivariat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branches of Statistics.The major uses are asfollows:1It is us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phenomenon,when we expect the number of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in a regression equation to be reduced to the utmost.2 Itisused in prediction,when we expect MSE of prediction to be rather small.3 Itis used incontrol,when we expect the variance and MSE of each regression parameter to be rathersmall.From actual problem,we can extractmany in…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studies four methods about selection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In general condition,advanced statistical method and bachward statistical method could not obtain the best subse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It is possibly affected by the orders of variables of associations amog variables.When multicollinearity is presented in a set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abnormal state,it is not effective to use the method,although stepwise regression and optimum selecting method of total subsets is widely used.According to this case,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which combines deleting variables with ingredient analysis and is used in research and science practically.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paper is that it gives some examples to support each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系统目标探测跟踪过程模型, 包括预警探测系统的用例图、静态实体图、协作图以及配置图. 仿真系统采用基于消息驱动的离散事件仿真方法, 以消息中心作为分布式环境中的消息中间件(message queue, MQ), 并详细设计了预警雷达目标探测与跟踪过程的消息流程. 系统开发实践表明: 系统结构设计合理, 软件可扩展性强, 可移置性强, 具有高内聚性、低耦合性、稳定性好、系统对硬件平台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反馈环结构分析是生成促进系统良性发展对策的一个有效方法. 针对反馈环构建及其运行规律分析缺乏规范方法的问题,建立系统发展对策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首先,采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构建系统整体流图,用树枝向量行列式计算出流图全部反馈环;接着,根据系统目标划分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流位变量,构建子系统的流位反馈环结构图;分析确定子系统各反馈环的关键变量,及影响关键变量的调控变量和调控因果链,揭示政策作用的杠杆点;最后,依据杠杆点和调控因果链、遵循整体对策生成原则,确定系统发展对策. 全文以银河杜仲经济生态系统现代农业区建设为实例,演示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生成4项发展对策,对策实施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反馈的群体疏散行为定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群体疏散中,考虑到不同人群之间的交互作用,基于系统动力学反馈的思想,利用交互作用群体矩阵的预测能力来预测群体行为。通过对系统中的变量施加干扰,观察变量之间的作用和反馈来分析系统定性预测矩阵和定量预测矩阵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结构是否合理,稳定性高则合理,低则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调整,以减少疏散过程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a boundary state feedback control problem for a coupled system of time fractional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PDEs) with non-constant(space-dependent) coefficients and different-type boundary conditions(BCs). The BCs could be heterogeneous-type or mixed-type.Specifically, this coupled system has different BCs at the uncontrolled side for heterogeneous-type and the same BCs at the uncontrolled side for mixed-type. The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extend PDE backstepping to the ...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值采样数据的多元质量特性稳健参数设计问题,考虑各质量特性偏差波动和方差波动的权重,提出了一种整合过程能力指数和熵权理论的多元质量特性稳健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假定设计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并建立各质量特性均值和方差模型;然后,通过熵权法分析各质量特性偏差波动和方差波动的权值,进而计算各质量特性的过程能力指数;最终,构建基于多元过程能力指数的目标函数。通过对实际案例分析说明,本文方法与其他参数设计方法相比,能够在考虑稳健性的同时更好地使质量特性满足产品规格和接近目标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设计了模型参考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产生主动横摆力矩迫使车辆的响应跟踪参考模型的理想输出,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用该控制模型计算了车辆在正弦输入和阶跃输入时的横摆角速度以及车辆质心的侧偏角响应,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控制车辆的横摆力矩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并且该控制器能更好的适应车速和路况的变化,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