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族文学的主体是民间文学,而壮族文人文学,是壮族文学的组成部分。壮族文人文学是在长期的壮汉文化交流中孕育产生的。据现有资料,唐代已发现壮族文人汉诗,但因种种社会原因,发展缓慢。明代以前,作者寥寥,遗留下来的作品不多。明代以后,由于壮汉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改土归流进程的加快,壮族文人汉诗迅速发展。自唐代至清代,诗人约一百多人,其诗作不下万首,都是用汉语和汉诗的形式创作。但由于诗人的民族心理素质、生活习俗和接受文化熏陶与汉族诗人不同,特别是受到壮族民间文学的强大影响。因此,它在反映岭峤壮乡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习俗风情,描摹南国边陲的湖光山色等等,多具民族情性。  相似文献   

2.
壮族文学,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影响与局限,基本上是一个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称谓。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挖掘、搜集、整理壮族民间文学遗产,揭开了长期蕴藏在壮族人民口头中丰富的文学宝库。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营养,滋哺了一大批壮族文学工作者,为壮族作家文学的兴起,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壮族文学短期内由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向作家文学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优越的环境中,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不少在民间文学哺育下成长的文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有清一代,随着"改土归流"的政策实施和壮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壮族文人文学也呈现出繁荣景象,不仅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影响的作家,还出现了11个"诗书传家"的文学家族。这些家族地域分布广泛,但却分布不平衡,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汉文化传播的不平衡有直接关系。壮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文化传播是壮族文学家族发展的有力保障。清代壮族文学家族与同时期满蒙八旗文学家族相比,不仅在家族数量而且在创作数量上都有很大差距,但却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相比,壮族文学家族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4.
韦杰三的文学创作实践 ,以鲜明的时代色彩 ,抒发了对个性解放的向往 ,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强烈的彻底的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 ,为壮族文学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 ;他广泛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的精华 ,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为壮族文学与先进民族文学接轨搭建了一座桥梁 ,使壮族文学逐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韦杰三对壮族文学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壮族文化史上,从远古时代产生的创世神话,史诗《布洛陀》、《布伯的故事》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的各种文学现象相继产生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几千年来,壮族人民创作了难以计数的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歌谣、故事、戏尉等等,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斗争、理想、爱情和他们的命运。它以壮民族特有的风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很高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壮族过去一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唐以后有些地区曾借用汉字编造过形声结构的壮族“土方块字”  相似文献   

6.
壮族,和我国的其他民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漫长的哲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然而,壮族的哲学思想,其源起于何处,其流又向何方,它的发展规律如何,又有哪些本民族的思维特色?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开拓、研究。由于壮族过去没有文字,史书记载的资料又是寥寥无几,这就给我们研究壮族的哲学思想增加了许多困难。本文想从壮族  相似文献   

7.
《传扬诗》是壮族的一部著名的哲理诗。它在解放前曾长期而广泛地流传于广西马山、上林、忻城、都安等县交界的红水河沿岸及其它一些地区,几乎是家喻户晓。诗为五言勒脚体,腰脚韵。全诗175首,525节,2100行,一万多字。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结构严谨,语言凝炼,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总览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壮族女作家,黄夏斯榕的小说注重表现女性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壮族女性的生存状态。20世纪90年代后,她的小说女性意识逐渐凸显出来,为壮族文坛增添了女性主义小说,推动了壮族文学的多元化走向。同时,黄夏斯榕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80年代对人文主义精神的高歌,也有90年代对世俗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试论壮族民间故事所体现的壮族人民的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民间故事是壮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爱憎好愚而创作的.是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社会活动的记录.它体现了壮族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勤劳勇敢、好善鄙恶、尊老敬老等优秀高尚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一、歌圩的社会基础从歌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来看,它的性质是一种男女交游,谈情说爱的节日活动。由此可见,它的社会基础便是它和壮族恋爱婚姻生活的关系。自明朝封建统治阶级对壮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以后,明清两朝统治者都致力于改变壮族旧的婚姻形态,使之纳入封建婚制和封建道德的范畴。因此,在解放前,壮族的家庭结构形式已基本上是父权家长  相似文献   

11.
壮族歌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它是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审美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通过对壮族歌咏文化的实地调查,进一步探讨壮族独特的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与民族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壮族民间歌谣种类繁多,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反映了壮族人民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蕴含着深厚的伦理:恙蕴,成为了承载壮族伦理思想的重要文学载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壮族地区道德传播和文化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壮族人类起源神话大致有姆洛甲创造人类的神话;布洛陀、洛甲共同创造人类的神记;伏依兄妹婚配再和人类的神话三种类型。它孕育了壮族哲学、历史学、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的胚芽,具有较高的社会科学价值,对我们研究壮族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安宁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1):170-172
由周作秋、黄绍清、欧阳若修、覃德清合著的《壮族文学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喜获三等奖,成为广西高校在本届评奖活动中唯一获奖的成果。《发展史》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构建文学史体例,从文艺学、民族学、语言学、比较文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壮族文学展开批评,较好地把现当代作家文学融人民族文学史的撰写。  相似文献   

15.
民族当代小说中的审美意象是完整而鲜活的,它是知、情、意的统一。壮族当代小说出现的审美意象,有重复与持续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壮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心理定势。壮族当代小说中的牛意象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相似文献   

16.
一在讨论壮族当代文学的成就时,人们一般是谈小说和诗歌,散文往往被忽视和冷落。其实,壮族当代散文也是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只不过还没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而已。早在五、六个年代,就有一批壮族作家致力于散文创作了。周民震是以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成就闻名全国的。而他在五、六十年代,却是一位热心的散文作家。他在1980年出版的散文集《花中之花》,大多数篇什都是写于五、六十年代。集子中的作品,有的  相似文献   

17.
壮族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饭桌上喝酒唱敬酒歌是壮族人对待来宾和客人的最高礼节。壮族酒歌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不仅是因为演唱酒歌的方式多种多样,它还有着自由的换气方法,以及特殊的衬词和润腔演唱特征。  相似文献   

18.
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精品,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经典名著,堪称中国南方民族民间第一长歌和壮族社会百科全书。《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共5册)是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它的出版、发行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壮文化,有利于向世界彰显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更多人能更好地了解该套丛书的英文版,文章主要从翻译工作的前提条件(政府重视、译者资质)、翻译视角等方面就《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壮族二次葬是使寿终正寝者的魂魄聚入列祖列宗的仪式 ,是壮族通过对先人魂魄聚居于祖坟地的想象来达到整合现实中的家族主义的文化设计。二次葬习俗的形成与壮族的人观、宗教规范以及家族观念密不可分 ,它有着强大的心理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20.
曾平澜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有成就的女诗人,是壮族现代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追求进步,诗作深刻感人。但她死得默默无闻,她的作品长期被湮没,不被人们注意。1985年春我参加协作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一书,在收集壮族文学资料过程中,发现一本《平澜诗集》,才知道壮族现代文学中有这样一位不寻常的女诗人。于是我开始发函、走访,着手收集平澜的资料,准备把她写进民族文学史书里。在收集资料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