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有着崇高的地位。很多国内学者都尝试翻译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为分析框架,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层面上比读和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脍炙人口的Sonnet 18的3篇译文,说明三篇译文虽各有轩轾,但未见完美。在诗歌翻译中应将"三美"有机结合,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诗歌的整体美。  相似文献   

2.
在陌生化翻译的过程中,语言形意之间的张力是陌生化语言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于字词和语篇两个层面。类比的翻译策略是遇到形意张力加大语篇时所采用的动态、辩证的处理方法,通过类比使得陌生化形式得以显现,通过陌生化手法的"变"寻求陌生化意图的"不变"。字词层面的类比是译者通过灵活运用现有构词规则,仿造源语的形式特征,创造出现有词汇中不存在的词语;语篇层面的类比是译者通过陌生化手法及互文张力结构获得与源语语篇的相似性,依据译语符号的本土文化特性对语篇体系进行调整。类比翻译策略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陌生化语言的翻译方法和文学翻译活动本身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2007-2013年间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期刊文献,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经过前期的起步阶段,正迈进深入探索时期;在研究方法上,非材料性研究与材料性研究数量差距正逐步缩小;研究领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口译研究、机器翻译等方向日益引起学者关注. 虽然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容忽视的是其在技术层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及研究方法上仍然面临着一些局限,亟待突破.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和"形而下"源于哲学领域,但翻译作品中也隐藏着"形而上下"。翻译的"形而下"是具体的,体现在译者对词和句的处理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翻译的"形而上"是抽象的,体现在"道"和译者的文化态度上。在许译的《清明》中,译者对于意象、动词、韵律和句子长度的处理体现了翻译的"形而下",透过具体层面折射出来的规律遵循和文化自信体现了翻译的"形而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研究历经了"缺席""出场"和"繁荣"三个阶段,本文从城轨交通公示语翻译的迫切性、策略性和操作性三个层面探讨翻译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翻译规范,揭示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对译者选择的制约作用。同时,本文还基于城轨交通公示语翻译研究的嬗变以及不同类型公示语翻译方法的类聚细分,在具体翻译活动中阐释翻译规范的渐进、多元以及竞争性本质。  相似文献   

6.
王佩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1,28(4):94-100,115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2-2019年间"术语翻译"为主题的464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并结合传统的文献计量法,从文献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几个方面,对国内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显示,国内专家学者已意识到术语翻译的重要性,术语翻译研究成果颇丰,不同领域的术语翻译研究均有涉及,且逐渐与机器翻译、术语库、语料库等前沿学科相交叉,但是也存在研究领域广而分散,学者与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明显,多语种术语翻译研究不足,以及人文社科领域术语翻译有待加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西晋的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古之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这句话说明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存在一种名为"三言诗歌"的古体诗,三言诗歌不仅存在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诗体——三言诗体。前人学者对三言诗歌的研究虽多零散片面,但研究三言诗歌的界定与特征势必要在搜集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只要与邦外产生交流与交往,便不可避免地通过翻译活动产生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它在本质上仍是本国语言,因为使用的语言符号本质上仍是本国传统的;但是,从语源学、语义学、语法学等角度上看,它却又融入了异域的一些因素,我们称这种语言为翻译语言.翻译语言包括“外来语”、“欧化语”、“西化语”这样一些概念和成分;但区别于后者的是:翻译语言是以其自身的语音、语汇及语法为系统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大致有三:1.从文化——语言进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语言在何种程度上能被或已被本国人民所接受;2.从翻译语言的成功性来检讨以往翻译标准的得与失;3.从翻译语言与本族语言的相融性来窥测世界语言大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对近十年来关于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归类了国内主要刊物上关于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指出该领域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希望对初中数学课改提供建议.另外,本文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学习策略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0.
蒋林平 《科技信息》2013,(22):38-38,40
勒菲弗尔翻译思想的立论基础——"操纵"理论论证了翻译行为因为其目的性必然存在着改译现象这个观点。本文以中国著名古城凤凰旅游英语翻译为例,从操纵理论视角,对应用型英语翻译范式和教学内容在短语、词性和综合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