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吕迎 《河南科技》2011,(7):32-33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快速升级,休闲旅游成了城市居民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乡村旅游就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兴起并发展起来。它迎合了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顺应城乡新的消费理念,具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改革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旅游业作为最大程度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产业和丽江的支柱产业,在新常态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结构性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践行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理念,旅游产业链结构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打造"互联网+智慧旅游"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对策.在旅游领域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3.
地域资源是旅游工艺产品生产的坚实基础,因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在创意设计产业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站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立场,坚持"资源换产业"的原则,通过对桂西北文化艺术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并探讨了旅游工艺品的创意及其文化附加值提升的办法和策略,期望旅游工艺品真正成为桂西北旅游基地的一项拳头产品,使之成为地方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正>嵩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区,总面积3008km2,辖区内共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54.6万。县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尤其是浅山丘陵区人口密度教大,水土流失严重,且一直是全国贫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难得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带动、科教兴嵩"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使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张掖市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贡献,基于旅游乘数效应视角,利用SPSS22.0拟合回归分析,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2013年为时间节点,探讨张掖市旅游乘数效应(直接、间接、诱导效应)及继发的当地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张掖市旅游乘数效应的提升,张掖市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贡献显著;(2)"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张掖市第三产业取代了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成为促进张掖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相似文献   

6.
孔艳山 《河南科技》2023,(5):138-142
【目的】探究知识产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西华县为例,分析该地区产业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发展状况,探索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结果】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能够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结论】提出通过专利制度引导产业创新,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胡辣汤产业商业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休闲产业是县域幸福导向型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增加民生福址、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十八大“五位一体”建设格局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幸福导向型乡村休闲产业内涵的解读,以漳州市平和县为例,结合幸福导向型乡村休闲产业体系及地区休闲资源特色,从主导产业建设及休闲福利视角,提出幸福导向型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建设途径,以推动县城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本地居民、游客幸福感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以其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吸引了旅游者,成为旅游行业中新的亮点,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漳州具有丰富的闽南特色乡村旅游资源,漳州市要注意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并分析其可行性,构建开发漳州乡村旅游资源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十五"期间,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3%,高出河南省工业增长速度6.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提升到了精神层面。旅游成为了接触大自然的方式,并成为了一种文化。本文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进行辨析,并探索关于其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系统,离开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而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考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找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动因素,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保证主动因素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忽视辅助因素的可持续性,广东旅游发展是以经济驱动型的城市旅游为主体,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活力是主动力,景点建设是有效补充,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市整体建设的一体化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的小城镇已成为乡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小城镇空间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盲目扩张,导致一些小城镇整体形象缺乏特色.本文结合目前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如何突出产业特色、形象特色、人文特色、自然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在城乡统筹观念下,对如何保护小城镇的特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知识产权之于农业的推动作用已不止来源于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所提升的农产品附加值,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产品所带动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无不为乡村振兴提供着新的思路。本文以淮滨县王角村为例以期探索一条知识产权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牟县素有蒜乡之称,中牟县是农业部批准的第一批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大蒜产业现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已在"富民强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先进地区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中牟县的大蒜生产无论就其产业规模还是就其技术支撑和市场竞争力等诸多方面而论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闽南旅游发展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吸引物角度出发对闽南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主要对策有:整合旅游吸引物、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宣、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接待水平,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活动,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步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产业将会逐渐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朝着更高水平发展。本文就我国计算机应用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秦健 《河南科技》2002,(7):13-14
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南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薄弱,近几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带动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这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重大举措。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中心城市带动和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总体战略布局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心城市带动是  相似文献   

19.
孙滢悦 《松辽学刊》2009,30(4):148-150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乡村旅游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乡村旅游游客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市场的供给,从游客意愿人手来研究乡村旅游供需之问的关系是符合市场经济观念的。作者通过对游客意愿的调查研究,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幽静清新的环境、山水田园景观和食宿卫生条件有较高的需求和要求。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哈拉毛都镇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以及相应的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摆到主线位置,把高新技术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和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步伐,带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五大支柱”产业,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推动我省工业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生物工程,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