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了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转化单子叶植物的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含有ubi 启动子和内含子,能启动该基因在单子叶植物中高效地表达.通过PCR反应扩增出目的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Pubi35s上,切下含ubi和RS约3 000 bp的片段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 380上.经PCR和酶切检测,结果与预期相同,经测序确定插入片段读码框正确.该表达载体可用于单子叶植物高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多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是培育具有多种优良品质作物的有效策略. 双T-DNA系统是实现筛选完成后选择标记基因删除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式. 为培育高度抗逆或去除标记基因的农作物,构建了多基因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2T-bbgdD,其中含有一个抗除草剂基因bar, 3个抗逆相关基因(DREB1A, Na+依赖性Pi转运体基因(d5), betA)和一个报告基因gfp.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拟南芥,获得了多基因共转化及去除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 可将此植物表达载体进一步用于作物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3.
花药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在花药发育的分子遗传学中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采用PCR方法克隆了1kb长度的ACOS5基因启动子,并将其连入含有GFP基因的拟南芥表达载体p1300中.电激转化农杆菌GV3101后,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显微观察显示,转基因植物花药只在绒毡层中有荧光表达.这说明ACOS5基因启动子可以在拟南芥花药中驱动外源GFP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对毕赤酵母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方法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连接、电激等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结果从葡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 1 200 bp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BS-T栽体;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3.5K/RS;目的基因成功整合进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中。测序及PCR鉴定证明,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建立成功。结论所得方法无需高质量的RNA,从而降低了试验条件,达到了快速简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拟南芥是一种重要的模式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物学研究.基于基因表达谱和序列信息构建了预测拟南芥基因调控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支持向量机和夹克刀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拟南芥基因调控关系的预测工作中有很好的表现.利用计算方法预测拟南芥基因转录调控关系可为实验室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附加果实特异表达启动子的芪合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直接转化技术将其转入LBA4404、EHA105,并采用PCR及限制性酶切分析对所获得的农杆菌工程菌株进行鉴定。为利用芪合酶基因转化植物并在食用果实中产生白藜芦醇做准备。  相似文献   

7.
采用柱层析色谱法从两种藜芦即黒紫藜芦(Veratrum japonicum)和藜芦(Veratrum nigrum L.)中分离得到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虎杖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结合HPLC-UV法,比较了两种藜芦生品与醋制品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两种藜芦经醋制后,虎杖苷含量降低,白藜芦醇含量升高,并且两种藜芦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不大,但藜芦中虎杖苷含量明显高于黑紫藜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雌雄异株植物间MADS-box基因家族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特点,以拟南芥为参照,利用Gen-Bank Feature Extractor,Codonw和CUSP等软件对已发表的雌雄异株植物MADS-box基因序列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发现拟南芥及雌雄异株植物中均偏好使用密码子第3位点为U和A的密码子.再运用SPSS11.5对拟南芥和雌雄异株植物的MADS-box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雌雄异株植物与拟南芥在MADS-box基因的密码子选择偏好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从而得出雌雄异株植物对MADS-box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藜芦醇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其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方面,对白藜芦醇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白藜芦醇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是蒽醌萜类化合物,一种植物体内产生的天然二苯乙烯类活性多酚物质.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提取方法和生理活性方面对白藜芦醇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白藜芦醇制备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