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甘肃省横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地震科学研究地域优势明显。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既是7级以上大震的多发区,又是地震灾害及其灾害链的重灾区,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十分艰巨。有史料记载以来,甘肃省境内就发生了4次8级以上地震,25次7级以上地震。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甘肃省地震科技创新工作已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球物理、地震学、地震电磁、地球化学、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岩土工程等重点学科。在青藏高原大震机理研究与预测和黄土高原(含冻土、盐渍土)震灾预防技术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性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今昔谈》一书由中国地震学会组织编写,陈运泰等编著。该书分为5章。第1章,地震与地震学;第2章,20世纪的地震学;发现和发现者的故事;第3章,地震学焦点谈访录;第4章,数字时代的地震学;第5章,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地震学今昔谈》作者认为,板快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的成因、分支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学科。地震预测是地球科学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自从本世纪30年代反射地震学形成一门学科分支以来,它已成为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和其它地学研究的有力手段。从60年代开始,由于采用现代电子数字技术和计算机,使反射地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代反射地震学不但与地质学相关,而且与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反射地震学中的许多问题引起其它学科的学者、专家的极大兴趣。其中一些问题是各个学科所共有。反射地震学中的许多理论已成为解决各种科技问题的新工具,如小波理论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测方法来研究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是认识地震破裂物理规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基于稀疏反演理论的压缩感知方法及其在研究大地震破裂过程中不同频率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采用压缩感知算法所获得的俯冲带特大逆冲型地震与频率及深度相关的能量释放过程,并讨论了该过程与随深度变化的同震断层滑移量和早期余震分布之间的关系.这为认识俯冲板块表面随深度变化的摩擦性质和俯冲带大地震的破裂规律提供了重要的观测结果.最后本文讨论了通过观测手段研究大地震破裂过程的现状和未来,并展望了压缩感知算法在研究地震破裂能量释放及其他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30多次成功预报了中、强地震的发生;近20年来国外有些地震学家对几次强震预测失败感到失望,逐渐将地震研究的主攻方向转变为对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鉴定、加强建筑物抗震措施和建立现代数字台网,以便迅速准确确定强震的发生地点,可以即刻到现场救援;国内地震界部分地震学家受他们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也放弃了对强震预报的努力。所幸的是部分专业和业余地震学家仍在强震预报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处理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目前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震分析预报、地震灾害预测和辅助决策、地震区划等地震学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石河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布局、构成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以提高石河子垦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速报、实时监测和资料收集质量,利用石河子及周边地震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政府在震后决策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石油大学(华东)石油资源系王永刚副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吉林油田地质调查处合作完成的“岔路河断陷构造层序地震学研究”,目前通过广吉林油田组织的验收、评审.“岔路河断陷构造层序地震学研究”是一项涉及地质、应用地球物理、计算技术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该课题应用了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测井约束反演、构造层序分析、地质过程模拟等新技术,对岔路河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下第三系的层序地层框架,绘制7四个亚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图.科研人员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的含油气综合评价及…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地震学及探讨矿业勘探前沿技术,旨在研究该领域应用技术的进展。本文描述了非接触重力梯度成像技术,并探讨一些仪器在地震仪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拓展了地震技术的实力和即时性。基于MEMS技术的地震探测器具有工作在任何倾斜角度的技术优势,无线连接技术可使其工作在勘察难度大的特殊环境下。重力梯度测量在飞机或者海洋勘测船检测地表层异常状况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重力场是地球的一个基本物理场,它反映出地球的诸多信息,不仅可以用于探测地下的矿产、石油,还可以用于地球物理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如地震的探测等,对地球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经过15年的潜心研究,浙江工业大学林强团队在冷原子干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地球重力场分布的精密勘测."基于冷原子干涉的重力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2020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