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神经经济学: 打开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荣军  周晓林 《科学通报》2007,52(9):992-998
神经经济学是利用神经科学手段研究经济行为的心理及神经机制. 传统经济学注重对决策的行为描述, 无法揭示经济行为的内在认知机制, 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行为缺乏预测. 认知神经科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使得我们有可能揭示经济决策过程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本文归纳了有关效用计算神经机制的研究, 指出神经经济学可以从神经水平验证已有经济学理论的可靠性, 并对许多经济学现象提出新的解释; 探讨了后悔等情绪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及来自神经科学证据, 指出通过测量情绪相关脑区的活动, 神经经济学可以深入考察情绪影响决策的内在机制; 总结了合作、信任等社会行为的神经科学研究, 指出神经经济学的一大趋势是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 以提高经济行为神经机制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神经经济学研究不仅为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如前景理论、后悔理论、博弈论等提供神经水平的实验证据, 而且促进了更完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是近10年来神经科学研究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并因其诱人的临床前景而受到生物技术界的重视。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细胞有特异性支持和保护作用的内源蛋白,它们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维持成熟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损伤后神经修复与再生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可望用子早老性痴呆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营养因子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西莫尔·本泽尔(seymour Benzer)是现代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分子生物学和行为生物学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为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1998年12月20日去世的艾伦·霍奇金(AlanHodgkin)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神经生理学家之一。在一个极有应用前景的领域中,他和个赫克斯利(AudrewHuxley)合作,通过解释神经冲动的起因,为大部分现代神经科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工作不仅仅在于阐明种经冲动的爆炸“起火”和冲动沿着神经轴突(神经纤维)的传导,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所谓‘海子通道”的全新的科学领域——即嵌入在每个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一个亚微观孔道,它们调节离子的通过,并控制由大批细胞组成的程序。1939年7月,霍奇金和赫克斯利(一位25岁,一位对岁)成功地测量了神经细…  相似文献   

9.
进入九十年代,神经科学欣欣向荣,以致这个年代被称为“大脑的十年”(decade of brain)。神经科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本世纪初,由卡加尔(Cajal)、谢林顿(Sherrington)、巴甫洛夫(Pavlov)等人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今天神经科学把脑功能看作神经细胞所构成的神经回路作用的基本指导思想。此后,从1940年到1960年,出现了神经科学的兴  相似文献   

10.
年近九旬的神经科学领域先驱之一杭伯格(Hamburger V.)由于发现神经元自然死亡的规律在脑分化中的作用和指导发现神经生长因子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于今年5月获美国科学院授予的Fidia-Georgetown神经科学奖。探索神经细胞死亡的规律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意识的计算神经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云九  唐孝威  吴建永  周昌乐 《科学通报》2001,46(13):1140-1144
根据意识的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研究和一些病例报告,从计算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意识神经活动的特点,特别是意识活动的适度性特点,是文献中未见的。认为意识有相应的神经相关物作为活动的基础,给出意识活动的一种计算神经科学的假设,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意识活动的理论测度,这种理论测度既可根据意识活动的能量消耗来取得,又可从神经生理学方法(40Hz同步振荡)来估算。这种测度可很好地反映意识的流动性和中文提到的适度性特点,并对这一些意识状态的特例进行推算,讨论了这种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现代神经科学铺平道路的动物学家约翰·扎查利·杨,本世纪最杰出的生物学家之一,已于今年7月4回去世,享年90岁。他本人曾作出了多项开创性的贡献,同时还通过他的著作,对众多地人的工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并热爱其专业的动物学家,约翰·杨对动物的行为,特别是它们的脑功能具有浓厚兴趣。但他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以及对传统的学科分界的鄙视,又使他进入他人可能贴上生理学、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或哲学等学科标签的领域中工作并撰写有关的著作。他能够兼容并蓄,但又能毫不犹豫地深入他当时感兴趣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顾凡及 《自然杂志》2014,36(6):458-463
英裔加拿大神经心理学家米尔纳(1918-),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先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起在麦吉尔大学任教。她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由于有关颞叶和别的脑区在学习、记忆和语言方面的作用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4年国家科学院的神经科学奖。2014年5月她又和英国神经科学家奥基夫(John O’Keefe,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神经病学家赖希勒(Marcus Raichle)共享卡夫里神经科学奖。她对科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钻研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4.
科学信息     
Science Vol.254,No.5035,1991年 1.对新的宇宙设计图的探索对于目前仍采用的那种解释宇宙中结构形成的学说模式,现在是越来越受人质疑。于是有人提出了新的理论。 2.神经科学的若干进展有15000名神经科学专家云集美国,他们专题讨论了生物物理学中的“斑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还探讨了某些神经性病变的问题。 3.彗星雨与生命的起源近年来,从事生命起源的研究人员对这样的问题日益关注,这就是彗星活动可能与地球上活分子之间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新技术的涌现,将神经机制的活体研究进一步深入化,也为运动控制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fMRI以其高分辨成像技术适时反应脑神经活动时的功能变化,藉以了解在生命状态下大脑不同区域的主要功能和疾病时的功能改变.运动的中枢控制机制不仅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中,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中也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功能磁共振的原理以及其在运动控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987年6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关于神经网络的国际会议宣告了一门新学科——神经网络与神经工程的诞生。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把从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科学、生物控制论和神经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组织了起来,旨在共同开创一条运用学科的交叉来研究脑信息处理,实现生物计算机的新路。近年来全球性神经网络研究热潮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神经科学研究本身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顾凡及 《科学》2013,65(5):19-23,4
正作为神经科学研究超级大国的美国,正拟启动尖端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该计划此前称作脑活动图计划,已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性论证。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包括纳米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全面构造神经活动图谱,以求在神经-精神疾病诊治及智能机开发上取得突破。围绕计划目标之可行性存在大量争鸣。  相似文献   

18.
视觉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寿天德 《自然杂志》2015,37(1):17-25
视觉系统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感觉通道。从单个神经细胞到系统水平简要地介绍了迄今为止数十年来神经科学家对视觉神经机制研究的重要成果,让读者对视觉的神经基础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希彬  罗涌  李丰桥  王晓民 《科学通报》2000,45(22):2366-2375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帕金森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正引志世界各国神经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就。诸如涉及本病遗传基因的定位、早期诊断技术、神经保护治疗、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均有较大的发展,为人类认识和防治此类疾病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未来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神经科学将是21世纪的—— 一颗璀灿的明星 神经生理学以其在生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达6次之多。这些研究成果是:神经元学说的确立(1906年,意大利人戈尔基和西班牙人卡哈尔);神经纤维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