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离心自蔓延技术在紫铜管内壁制备了耐腐蚀耐磨涂层。通过SEM、硬度测试、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陶瓷内衬功能梯度涂层的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陶瓷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等性能。结果表明:梯度功能涂层由陶瓷内衬层-金属过渡层-铜基体层 3 层组成,层与层之间整齐均匀,结合致密;涂层硬度显著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湿交替盐雾腐蚀能力;陶瓷内衬层较铜基体耐磨性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2.
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自蔓延高温合成陶民复合钢管研究现状及用SHS法生产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原理、工艺特点,给出了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和陶瓷内衬复合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生产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艺过程及该生产工艺所用设备。  相似文献   

4.
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钢筋砼梁”的分析原理应用于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分析,得到的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的计算公式不公文体现了材料几何尺寸的效应,而且反映出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陶瓷衬层的弹性模量越高,复合钢管径向压溃强度就越高,谤为材料结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和陶瓷内衬复合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生产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艺过程及该生产工艺所用设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耐腐蚀性能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体系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来模拟实际电解过程中电解槽内部的工作状态.试样置于盛有高温熔盐的石墨坩埚中,二氧化碳气体的通入造成试样的动态腐蚀,测定电解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共侵蚀作用下的试样体积变化率.与静态电解质腐蚀方法所得实验数据比较,试样腐蚀程度高很多,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对试样的耐腐蚀性能影响很大.应用该方法对三个不同厂家所生产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进行动态腐蚀测试,并采用该方法制定的测试标准对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简单,易操作,且能够真实模拟电解槽内衬材料在铝电解槽中的腐蚀状态,并且对于试样的性能有...  相似文献   

7.
磨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失效形式 ,陶瓷涂层技术是解决磨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燃烧合成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工艺 ,同时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燃烧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及弯头 ,其涂层主要由主晶相α Al2 O3 及铁铝尖晶石相、莫来石相组成。反应体系中的添加剂SiO2 可以有效地提高熔体的流动性 ,使陶瓷的凝固、结晶过程得到进一步控制 ,有助于减少孔隙及提高陶瓷涂层的致密度。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这种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蚀性能 ,可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陶瓷内衬钢管陶瓷层的裂纹修补及表面质量改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在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内衬钢管时,利用自蔓延反应余热熔化改性剂修性陶瓷层中的裂纹。通过对裂纹修补前后陶瓷层的缺陷研究表明:裂纹修补后,陶瓷内衬钢管陶瓷层内的缺陷得到很好修复,已无穿透性裂纹或通孔;同时改善了陶瓷内衬钢管陶瓷层的表面质量,得到与瓷层结合良好,表面光滑的内表面。  相似文献   

9.
内衬陶瓷钢管陶瓷层中铁铝尖晶石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了内衬陶瓷复合钢管陶瓷层中铁铝尖晶石的含量、分布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陶瓷层中铁铝尖晶石含量降低到5.6%,并孤立分布于Al2O3晶界,从而显著提高了陶瓷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静态燃烧合成陶瓷涂层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蚀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失效形式,陶瓷涂层技术是解决磨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燃烧合成涂层技术的原理及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工艺,同时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静态燃烧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及弯头,其涂层主要由主晶相α—Al2O3及铁铝尖晶石相、莫来石相组成。反应体系中的添加剂SiO2可以有效地提高熔体的流动性,使陶瓷的凝固、结晶过程得到进一步控制,有助于减少孔隙及提高陶瓷涂层的致密度。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这种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蚀性能,可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采油过程中油管普遍存在的腐蚀、偏磨问题, 利用真空脉冲渗氮技术,对J55油管钢进行了渗氮处理.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渗氮后的油管表面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及上、卸扣性能均有显著提高,真空脉冲渗氮技术能较好地解决油井介质腐蚀油管问题,是一种可以推广的节能、环保型热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粉尘爆炸在弯型管道中的传播规律,基于1m3粉尘爆炸测试系统,搭建了S型、U型、90°弯管与长直管道4种结构,利用玉米淀粉为实验介质,测试研究了粉尘爆炸在弯管内的压力发展与火焰传播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所建立的管道系统,当粉尘浓度相同时,超压峰值在整体管道内的传播呈下降趋势,但其在弯管处的衰减程度会有所降低,且4种管道衰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直管>90°弯管>S型弯管>U型弯管;火焰在管道内呈持续加速状态,但弯管处的火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直管,弯管对火焰的传播起阻碍作用.以上研究结论对于除尘系统的防爆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心浇铸挤压工艺制备了20Cr/1Cr18Ni9Ti复合钢管. 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试制复合钢管界面区域的显微组织,利用拉伸实验和热疲劳实验测试了其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浇铸挤压工艺生产的复合钢管实现了界面完全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强度大大提高,界面处存在的过渡区增强了复合管的加工、使用性能. 采用此新工艺生产的复合钢管具有较好的组织和性能,并且工序简短,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对影响T型三通综合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探讨,提出合理的性能优化方案,如在T型三通的气流汇合处安装各种形式的导流板等.通过这些措施在发电厂的应用和测试,验证了T型三通优化后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某热电厂2#锅炉由主力炉改为备用炉,文章从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碳化物、金相组织、外壁腐蚀等几个方面对2#炉过热器的各级管段材质状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计算了其计及外壁减薄时的剩余寿命,并对其今后的备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DN100芳胺固化环氧玻璃钢管材为试验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玻璃钢(GFRP)管材在含H2S、CO2、盐和水质中的腐蚀试验。通过测定分析GFRP管材腐蚀前后的环向拉伸断裂强度、巴氏硬度等性能的变化,研究了不同的H2S浓度及应力对GFRP管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的H2S浓度及应力对GFRP管材的化学腐蚀反应及物理腐蚀过程。研究表明DN 100芳胺固化环氧玻璃钢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容易产生H2S应力腐蚀开裂。H2S应力腐蚀对于玻璃钢硬度的影响不大。加载应力后试件环向拉伸断裂强度比未加载应力试件环向拉伸断裂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并且未加载应力试件的环向拉伸断裂强度低于未腐蚀试件。加载应力对DN 100芳胺固化环氧玻璃钢官能团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普通油气管耐蚀性差 ,影响油气的正常生产 .文中研究了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内衬钢管工艺 ,同时还研究了添加剂对陶瓷层耐蚀性的影响 .在铝热剂中加入 Si O2 ,Cr O3 可提高陶瓷致密度 ,改善耐蚀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陶瓷衬管的耐蚀性 ,研究了不锈钢内衬复合管工艺 ,其耐蚀性比普通钢管提高 1 0倍以上 ,用于油气管有望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  相似文献   

18.
西南某高酸性气田拟采用双金属复合管作为内腐蚀控制手段,为了评估复合管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整管段试件有限元力学模型,并通过加载应力应变测试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确定出焊缝合理的应力槽形式和试验总压。采用自主研制的双金属复合管整管段的腐蚀评价装置和方法,开展了X52/825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在苛刻应力状态和腐蚀工况下的耐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X52/825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在模拟工况下,经720 h腐蚀实验后,均未出现破裂或刺漏,100%射线探伤检验结果显示X52/825冶金复合管焊接接头无开裂性裂纹,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为酸性气田复合管的性能评估和安全使用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塔河油田某井油管的腐蚀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取到失效油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进行了试验分析。依据试验结果对该井油管腐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该井油管主要是垢下腐蚀和H2S腐蚀,并且随着该井产水的出现和不断增大,腐蚀会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 ,研究了 Si O2 ,Cr O3添加剂对重力分离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造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燃烧速度的影响 ,并回归出一个方程式 .通过分析和验证该方程式 ,发现 Si O2 对燃烧速度的影响没有 Cr O3 的明显 ,Cr O3对燃烧速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