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降低时间分辨率转换编码模型的运动估值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基于降低时间分辨率转换编码模型的运动估值问题,给出了双线性内插法、前向主向量选择法和前向向量法的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前向向量法比其它两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而且减少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2.
首次研究了多级串联电流型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中的非线性现象,由频闪映射法得到了电流断续情况下系统的离散映射模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得到了在相同参数配置下,不同级联数时系统的非线性现象变化规律。根据系统离散映射模型在不动点邻域处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得出了系统的最大李雅谱诺夫指数,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相应的电路仿真和实验电路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多级串联电流型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存在着分岔和混沌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相似理论的模型试验方法在GA712型喷气织机动力修改效果预估中的应用,推导了结构动态特性分析中的模型律,并以喷气织机机架结构为例说明了模型相似理论在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应用.借助于模型试验预估了GA712型喷气织机机架动力修改后的动态特性,检验了动力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证明,该法较之于数值动力修改更为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软岩蠕变试验与理论模型分析的对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Instron-1346型电液伺服刚性试验机,采用陈氏加载法,作了软岩的单轴和三轴蠕变试验。利用非牛顿体粘性元件构成五元件的改进西原正夫模型,探讨了与时间有关的软岩一维和三维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全面反映了软岩真实的三阶段蠕变实验规律,通过非线形的麦夸脱法求得的软岩流变力学参数形成的理论结果与软岩的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解决电源污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建模分析法和状态空间法研究一种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分析Boost变换器各个环节的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推导其状态方程,建立了Boost变换器的MATLAB仿真模型,并利用UC3854控制芯片,设计出一个基于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功率因数校正实验装置。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消失模铸造法中ZL102和HT200金属的流动状态,探讨了负压度、浇注温度、内浇口面积、浇注方式、模型结构等因素对充型速度的影响,找出了充型规律。研究结果为正确设计消失模铸造法铸造工艺、防止铸件产生缺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TC11钛合金的高温蠕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C11钛合金在同一温度(550℃)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进行了多组蠕变实验,根据有关流变模型建立了积分型蠕变本构方程和微分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并对由蠕变方程推导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比较了 Monte Carlo 法和段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了 MonteCarlo 法与段法相结合的火焰炉传热数学模型。用Monte Carlo 法计算全交换面积;推导了长方体分段时空间能束传播方向的角度变换公式;以实验炉的具体条件建立了炉内传热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炉气回流及炉内析热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模型克服了 Monte Carlo 法与段法各自的缺点,是简化段法并保持其精确性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活性氧化铝固定床吸附除氟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连续实验获得了Langmuir吸附容量qm以及Langmuir常数KL,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吸附过程的总传质系数ks,并使用龙格-库塔法求得模型的数值解。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所建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使用相对误差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空速小于6.0 h-1时,6组模拟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模拟与实验所得穿透曲线吻合良好。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能够满足工程应用和设备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圆筒型加热炉辐射室的传热计算,辐射采用MonteCarlo法,对流采用射流模型。对比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轴力下空间X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X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在大跨度空间桁架中得到很好地应用,但目前关于该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尚不完善.在试验的基础上,对36个空间X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进行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其极限承载力;探索了不同几何参数和加载方式对该类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并借鉴平面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提出了空间X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承载力建议公式.采用建议公式对相关试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圆环模型对空间XX管接头在4种不同轴压载荷比下极限强度进行了分析,圆环的等效宽度采用Chong等人的14组有限元分析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从而建立了空间XX管接头极限载荷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N型圆钢管相贯节点滞回性能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贯节点是钢管结构常用的节点形式,为评价普通及外贴钢板加强的N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8节点实体单元分别建立两种节点的有限元模型,设置接触单元模拟加强铜板与节点主管之间的接触作用,对两种节点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两种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节点域应力分布.两种节点的滞回曲线均呈有一定宽度的梭形,滞回性能良好;根据节点骨架曲线,外贴钢板使相贯节点极限承载力提高了25%以上.数值分析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方法在相贯节点滞回性能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受拉荷载作用下T型管节点静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等效单环 法。该方法通过对带弹簧圆环的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来模拟T型管节点的受力全过程,简 单适用,能根据不同变形要求得出管节点的静承载力。本文对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了 计算比较.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圆钢管相贯节点局部刚度的参数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圆钢管相贯节点局部刚度研究的必要性和国内外研究状况作了评述 ;在钢管相贯节点局部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对局部刚度作了定义 ;采用板壳有限元方法分析钢管相贯节点 ,通过单参数分析确定各影响参数与节点局部刚度之间的函数形式 ,从而设定回归模式 ,并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模型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拟合出相贯节点局部刚度的参数公式 ;通过节点模型试验对有限元方法进行校验 .结果表明 ,采用的分析方法及获得的参数公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钢加强环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节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介绍了4个钢加强环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模型试验,其中边节点1个,中间节点3个,详细介绍了试验方案的设计、试件的制作、加荷方式、试件的裂缝发展情况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了解节点的承裁能力和传力机理,主要的试验结果为柱节点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空间多支管接头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矩阵的列式,并以一空间导管架的空间管接头在海浪组合载荷作用下作为算例进行计算.讨论了空间管接头的最大应力与它相应平面接头的最大应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管节点弹塑性大挠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根据Von Mises屈服准则及Pradtl-Reuss增量关系,推导出了理想弹塑性材料、四节点板壳单元的增量本构关系,根据上述理论和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实现了对管节点的弹塑性大挠度分析,并对三个管相贯节点作了弹塑性大挠度的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用于简单管状接头应力分析的变分解法推广运用于结构形式较为复杂的 K 型和 TY 型搭接接头,完成了对复杂的空间交贯线的处理。根据本文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只需输入管接头的主要几何参数,便可迅速求得整个管接头区内的应力场及各点的主座力,从而获得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及热点坐标。为了验证计算的可靠性,本文对管接头模型进行了光弹性应力分析,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同时还参考了国外发表的有关试验报告。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是可靠的,变分解法对复杂管接头应力分析的运用是可行的。为了研究在支管受轴向载荷作用条件下搭接接头的性能,本文还将搭接 K 型接头与普通 K 型接头作了计算比较,证明,在一定的搭接范围内,搭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远比普通 K 型接头低。最后,本文还就搭接形式的优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数值计算,对搭接接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基于4个方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梁柱节点进行了数值分析,并选取了适用于此类异型节点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通过有限元结果和损伤模型分析了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损伤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节点从"基本完好"到"完全破坏"的损伤演化规律,且能够定量确定节点不同破坏程度的损伤限值;节点的地震损伤主要集中在高梁上下翼缘螺栓连接处,并随着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损伤累积不断加大,最终破坏模式为高梁端塑性铰破坏.研究结论为该类节点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及地震损伤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