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郭华 《科技信息》2006,9(11):18
由于传统文明与历史发展的不同,中美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从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对中美文化从深层到表层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时期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有明显的审美差异,表现在审美形态、人物性格和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这种差异与地域环境、文化背景等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形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中的差异.本文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比较了英汉词汇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指出对词汇内涵缺乏了解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饮食生活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食在饮食结构、餐饮习惯及饮食营养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思维方式等。因此,进行中西饮食方面的文化对比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本文从民族文化心理出发,剖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造成此差异的深层的哲学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各种交际场合中西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现象,也阐述了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在 阐述中力图挖掘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文化渊源、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髓,往往都打上了民族文化和审美的烙印,它既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壮英诗歌中都有用花果植物、昆虫和爬行动物、鸟类、自然现象等进行比喻的情况,但其喻体存在着明显差异,该差异揭示壮英民族在地域文化、图腾崇拜、意象信仰、审美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行政机关和企业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与建设现状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这两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本质特征方面,行政机关组织文化具有政治性、强调共性建设和稳定性等特征,而企业组织文化具有经济性、强调个性化和动态性以及受领导者影响较大等特征。在建设现状方面,行政机关对组织文化建设的认识、先进价值理念的贯彻、组织文化的传播途径等方面与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而企业组织文化缺乏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在诸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这使得中西方语言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给东西方文化学习与交流带来了很多困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窑切。随着联系的目益加深,中西方文化冲突也逐渐增加。语言交流是交流最主要的形式,语言的使用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中西方道德观、世界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析,探索中西方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汉英文化中礼貌在内涵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礼貌观、“面子”观、礼貌侧重点及礼貌准则等方面,而这些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体现。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得体的礼貌言语行为语用能力,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所谓“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直指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各种语言在自身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入并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语义间的差异性与汉、英两民族的处世态度、文化性格有关。该文欲借对汉、英中颜色词的国俗语义的比较来证明国俗语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词汇,语法结构和语用层面上的概念差别分别体现了英汉语言在文化和认知上的丰富纬度。因此,英语学习应该是一个概念重组的过程。只有超越英语语言系统本身,将其和语言使用背景下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并最终将英语语言民族的认知系统和我们自己的认知系统同时纳入我们的头脑,才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喻体的选择和结构上也不尽相同。可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着手,探讨英汉隐喻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一种语言是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的差异必然折射到具体的语言中。本文将从七个方面来分析文化差异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反映:宗教信仰;谦虚原则与合作原则;含糊性与明确性;整个性与个体性;否定性与肯定性;含蓄性和外露性;习语。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其千姿百态的色彩与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与审美特征。植物常被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寄托感情。基于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社会习俗差异,英汉植物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及联想意义迥异。分析英汉植物文化的差异现象有助于提高英汉语言学习者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6.
周蕾 《科技信息》2011,(1):I0232-I0233
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其他成分更具典型性。本文在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英汉习语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其礼貌语的使用差异.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谦逊与客套、隐私及交际等方面的语用差异,能够避免语用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各自内含不同的文化因素,词汇的翻译实际上包含着语义和文化两个层次.本文就英、汉词汇的文化因素及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尽量避免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所造成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学习者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或语用上的失误.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这种文化内涵现象,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英汉习语是英汉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习语有各自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中西文化既有共同的群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不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思维方式。文化重合是局部的,文化上的冲突是常态的。分析文化上的重合与冲突可资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