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冯友兰用四组主要命题推出了理、气、道体、大全四个概念,建构了形上学体系。冯友兰从觉解作为人生境界说的契入点,把人生境界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构造了天地境界中的圣人作为心中的理想人格。通过西方理性思维方法建立哲学体系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理想人格,冯友兰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西方文论,“隐”范畴凝聚了诸多的异质性。形声兼表会意的诗性造字方式、中西语言的异质性,以及包括意义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复义性、意义的游移性在内的诗性言说方式,这些异质性使“隐”范畴具备诸多诗学因素,因而使译者在英译时面临难以突围的诗学困境。在“隐”的单、双字英译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译者使用了“诗、理共建,稳中求变”的诗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通过改造传统哲学中“道”之含义,使之兼具动和静、形上和形下的双重含义。从静态角度看,“道”指向宇宙和大全;从动态角度看,“道”指向大化流行。从形而上角度看,“道”指向事物所依照之理;从形而下角度看,“道”指向事物的生灭变化。冯友兰以“无极而太极”之“而”诠释道,使道的内涵更丰富。冯友兰还将“真元之气”与道家之道进行比较,发现其在“无性”以及不可名状、无形无相等方面的相似性,但真元之气必须依照理才能生成事物,而道家之道却不需要他物便能独立生成事物,这是两者的显著差异。本文从“道”内涵的复杂性入手,多角度分析经冯友兰改造后的“道”之内涵。本文充分肯定冯友兰在改造旧概念和建立新理学体系方面的创举,同时指明其思想内部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丽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4):88-89,98
朱熹的美学思想主要由“文道之辨”、“理象之辨”和“诗辨”构成。朱熹认为“文”与“道”是合一的;在“理”与“象”的关系问题上则认为理为象之根本,象为理之应用;关于“诗”。朱熹情有独钟,所论涉及诗学的方方面面,并特别推崇以《诗经》、《楚辞》为代表古风古意。  相似文献   

5.
"三关"说是晚清著名学者、诗人沈曾植的主要诗学观点."三关"说,可以析分为两个层面论说一是诗玄结合、突破诗话的传统,主张通经学、玄学、理学及佛学精华以入诗,拓展诗境;一是因诗见道、提升儒家的传统诗观,基于儒家的人文精神,表达深沉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生命意识.这两个层面先后相连,使诗成为可通玄亦可见道、具有形上之思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诗三百在董仲舒阐述春秋大义的过程中主要发挥“达意”、“正言”的作用。基于此,董仲舒提出“以诗为天下法”的诗学观点,但在“知天’’的问题上拒斥了诗和诗人,主张“知天,诗人之所难也”。同时,《诗》、《春秋》在董仲舒阐释哲学的过程中面临着共同的困境,由此提出“诗无达诂”、“春秋无达辞”等理论命题。在现实政治的情境中,“知天”的问题非但是诗人所难,董仲舒本人也是难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意境论与老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总前人的研究,以情景交融、物我合一、通过外在真实的形式和存在来追求无限的意蕴,追求余味无穷中的虚静之境为最高境界的诗歌被评说为有意境。在对中国古代意境的探求中不难发现老庄思想的影响痕迹,具体体现在:道家对“化同于大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追求;对“道”的本真只能感悟,不可言说的理解;通过“心斋”、“坐忘”、“神遇”、“意至”达到的虚静的“道”的最高境界三个方面。可以说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人在把“遒”作为个体精神修养的标准和方式的同时,体现在文学中则是对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非常重视诗的灵感,他常用“兴会”、“即景会心”和“现量”等术语探讨灵感问题。在他看来,灵感是诗人即景会心、意无预设、呈现神理的创造性直觉。灵感具有突发性、直觉性、创造性和言与意的统一性等方面的特征。王夫之的灵感论散见于其诗学论中,与他的哲学思想、诗学观念和诗歌鉴赏经验相贯通.显得微妙、深遂而又富于创见。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因为阐发人类行为的理性特征,从而具有了哲学的意义;又因为结构安排、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美学特征,从而成为一个文学读本。由此,《诗学》并不仅仅是研究悲剧艺术的文艺理论经典,更是"哲学之诗"。对《诗学》"哲学之诗"本质的认识有助于人们重估《诗学》之于西方戏剧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翁方纲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认为翁方纲的“肌理说”及其在创作上的反映是:(1)对王士祯“神韵”的批判及牵制;(2)以“理”和学问为基础的诗学;(3)学术诗:以考据为诗。最后,提出了关于翁方纲的诗学及“学术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思想是“物感说”,由此倡导“表现论”、“意境法”。西方传统诗学的核心思想是摹仿说”,由此倡导“再现论”、“典型论”。尽管二者都涉及审美的主客观关系,但是前者重在抒情,强调情感,意志的“真”,后者重在叙事,强调再现客观的“逼真”,由于中国与西方在社会文化和传统诗学上存在差异,因此,中西诗学的现代化进程不一样,中国现代诗学在借鉴西方近代诗学基础上,主要趋向“再现论”;西方现代诗学诗呈现“表现论”、“象征论”和“再现论”并存的格局,而以前者为主,中西传统诗学现代化呈现出反差。  相似文献   

12.
文学艺术的“滋味”是考量艺术优劣成败的基本特征,由此也体现了艺术哲学作为“困惑诗学”的一种张力:如果艺术的滋味如此这般难以捉摸,诗学之“辨”又何以可能?但不对“困惑诗学”进行一点思考,美学也就形同虚设。事实证明,美学的根据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启动于一种审美困惑的“诗之思”,最终仍只能停泊于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认为可以"肯定性的方式"或"否定性的方式"去表现崇高的对象。文章试图运用黑格尔的这种崇高表现理论来探讨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的言说方式,以及王弼对老子的"道"的言说方式的发展变化。王弼对老子的言说方式的发展是:通过他的"言义之辨",去"说"老子认为"不可说"之物。而这种说是一种"肯定性的方式"的说,也是一种诗意的说。从老子到王弼对"道"的言说方式的发展变化,从某个角度上,也说明了魏晋玄学为何没有走向宗教和哲学形而上学,而是走向"诗"和"诗化哲学"。  相似文献   

14.
号为“诗鬼”的李贺之诗,其艺术魅力的探寻历来是一个谜,有关李贺诗歌的言论表现出对其解读的隔膜,检视前人有关言论,李员诗歌具有梦纪诗学思维方式的特征、梦幻诗歌创作的心理背景和潜意识主题,在梦幻诗学思维方式的动态活力系统中,以梦的运作方式形式诗歌意的创作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一生的诗学有鲜明的道学与致用的色彩,但又有许多变通之处,从重视文辞,到赞赏平易不迫,再到推崇清新妩丽,不断追求诗歌美的范式。“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他的评诗之辞,但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诗学主张,王安石在创作中重视对偶、用典及对字句的锤炼,但主张以自然浑成的面目出之。在诗学典范的选择上,杜甫与陶渊明,一人世,一出世,一个诗律细密,一个大巧若拙,共同构成了王安石诗学体系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新理学美学对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并且不断接近审美实际的转变过程。冯友兰早期的“美之理”说并不符合审美活动的实际,他对美的这种本体言说是无力的,及至意识到这种本体言说的机械性和不恰切性转而关注人的审美活动的实际,重视审美对象的独特之处,强调“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底形象”时才真正突显出新理学美学本体论的价值所在。“美是使人有某种感觉底形象”可看作是冯友兰立足于审美活动实际,最终得出的美学本体论见解。  相似文献   

17.
申涵光是河朔诗派的领袖,他的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最能体现河朔诗派的特征.在清初唐宋诗之争消长起伏的诗学大背景中,他是坚定的宗唐派.他主张“诗分唐宋”,但在充分肯定唐诗的同时,又不过分贬抑宋诗,其诗学观具有辩证性.申涵光的诗除表达故国旧君之思、亡国易代之感,显现出浓烈的遗民心态外,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强烈关注现实的精神.其诗风深受杜甫浸染,有雄深悲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宋代道德形上学与心性学兴起,宋儒重新阐释了人性,并提倡涵养性情之正。由此传统的诗学命题亦受到改造,“吟咏情性”一变而为“诗本源于性情之正”,诗歌从性情的写照变成性情之和或性情之正的自然流露。考察了宋代主流性情论的特点及其对诗学的影响和渗透,并展示性情之正要求在为人与为诗上的一致体现。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仁学是以其人生境界说为基础构建的一种情感伦理。与世间一切存在“同情”是冯友兰共情思想的道德表征,即人应以相恰切的情感和万物处于“共鸣”状态;“无我之情”是一种利他行为动机,它是按照人的“觉解”高低进行道德判断,并对世间万物所持有的情感性接受;“圣人”是冯友兰关于如何重构一个理想的社会,以及人所“应该”秉持的伦理生活的重要观点。冯友兰仁学以共情为核心,把情感视为社会道德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庄子发现了“言”在表达“道”时的困境,并且试图通过“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的运用,克服“道”不可“言说”这一困境,实现对其“不可言说之道”的“言说”。但从解构的角度看,“三言”的言说方式其实并没有使庄子克服“言”与“道”的困境,相反其解脱之道恰恰在于:于困境之中展示困境给读者看,从而解构困境.消解一切,使读者和他一起融入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