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邻香草醛缩邻氨基苯甲酸(H2L)的2种新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及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确定配合的组成为〔Ln(HL)(NO3)(H2O)〕NO3(Ln=Y,Nd),并对它们的配位方式和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等摩尔系列法研究了两个AB类二元苹取剂体系对Nd(Ⅲ)的协同萃取,分别计算了两个体系的各协萃系数。并用斜率法,测定了这两个体系协同萃取Nd(Ⅲ)的协萃物组成及其协萃平衡常数。对二元协萃反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简称PMBP)与邻二氮菲对Eu(Ⅲ)的协同萃取。实验证明,邻二氮菲对PMBP萃取稀土Eu(Ⅲ)有很强的协萃作用。用浓比递变法及斜率法确定,在本实验条件下,协萃合物组成为EuA_3·B。计算得出Eu(Ⅲ)/HClO_4,NaAc(μ=0.2)/PMBP-C_6H_6体系的logKex=-4.83±0.08。Eu(Ⅲ)/HClO_4,NaAc(μ=0.2)/PMBP-Phen-C_6H_6体系的协萃平衡常数logKs.e.=3.36±0.25。并得出有机相协萃合物生成平衡常数β_3·1=8.19±033。  相似文献   

4.
对邻菲囉呤(Phen)存在下16种核苷酸对Tb(Ⅲ)荧光的增强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I/I_0值(I和I_0分别为有和无Phen存在时体系的荧光强度)的大小可把这16种核苷酸分为3种类型:(1)对腺瞟啉核苷酸,I/I_0值在150—230之间,这就使得用该体系来研究腺苷酸与Ca和Mg离子间的作用成为可能;(2)对嘧啶碱基核苷酸类,I/I_0值在10—50之间,(3)鸟嘌啉核苷酸类,I/I_0值大约为0.8。我们发现Phen和核苷酸对Tb(Ⅲ)的荧光增强具有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可能是由于Phen和核苷酸芳环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肥Phen限定在距Tb(Ⅲ)较近的范围内,因而增强了能量转移的效率及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PMBP,HA)及1,10—菲绕啉(B)从高氯酸及醋酸钠构成的缓冲溶液中(PH14,μ=0.1),对全部烯土离子(包括Y~(3+),不包括Pm~(3+))的协同萃取。此体系可表示为Ln~(3+)(10~(-4)M)/HClO_4,NaAc(μ=0.1)/PMBP—Phen—ChCl_3。用斜率法确定协萃合物组成为LnA_3B,并求出各烯土离子的协萃平衡常数logK_(s.e.), 以logk_(s.e.)对原子序数Z作图,表现出四分组效应。相邻烯土之间以  相似文献   

6.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铁的行为及铁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三元缔合物[Fe(phen)3]SO4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丙醇、邻二氮菲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7.0×10-4 mol/L和0.2 g/mL时,Fe(Ⅱ)的萃取率达到96.6%~98.4%,Co(Ⅱ)、Au(Ⅲ)、Ag(Ⅰ)、Ni(II)、Mg(Ⅱ)、Cr(Ⅲ)、Cu(Ⅱ)、Al(Ⅲ)、Hg(Ⅱ)、Pb(Ⅱ)和Cd(Ⅱ)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Fe(Ⅱ)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铁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铜的催化分析法作了不少研究,但多是在水溶液一相中进行催化反应的.本文提出的铜的催化退色反应,其反应物和催化剂分别处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液相中.反应在两相混匀时进行.因此可利用萃取方法来控制反应时间. 众所周知,对有色物质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物质B产生退色反应,当B大过量时,则反应过程中B的浓度改变可忽略,而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减小可用比色法测出,且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8.
(PMAP+TTA+PMBP+DMHMP)四元体系协同萃取Lu(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一苯基一3一甲基一4一乙酰基吡唑啉酮一5(PMAP或HA)、2一噻吩甲酰三氟内酮(TTA或HA`)、1一苯基一3一甲基一4一苯甲酰基吡唑啉酮一5(PMBP或HA")和甲基膦酸二(1一甲庚)酯(DMHMP或B)四元萃取剂的甲苯溶液,从高氯酸钠底液中对Lu(Ⅲ)的协同萃取,发现有明显的四元协萃效应。用斜率法测得四元协萃络合物的组成为LuAA’A"B,四元协萃平衡常数KAA'A"B=5.7(20℃)。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甲基磷酸二异丁酯(DAMP)及三丁基氧化磷(TBPO)的甲苯溶液在HCIO_4介质中对Nd(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及萃取平衡常数。讨论了萃合物可能的结构式及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乙醇-硫酸铵-邻二氮菲体系萃取光度法研究了Fe2 和邻二氮菲的最佳显色条件,完善了测定微量铁含量的操作条件,建立了一个方便、快速、准确的普遍使用于微量铁含量的分析方法。最大吸收波长痊于510nm、回归方程为y=0.008 1.626x,相关系数r=0.9987,摩尔吸光系数=ε9.4×104L/(m o l.cm),Fe(Ⅱ)在0-50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与二苯基亚砜(DPSO)、甲基膦酸二异戊酯(DAMP)的甲苯溶液,从高氯酸钠底液中对Dy(Ⅲ)的萃取。实验发现有明显的三元协萃效应,用斜率法测定了三元协萃络合物的组成为Dy(PMBP)_3·DPSO·DAMP,求得三元协萃平衡常数平均值log β_(3011)=2.07(25 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天冬氨酸-邻二氮菲-Cu(Ⅱ)配合物([Cu(Phen)(Asp)]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配合物[Cu(Phen) (Asp)]2+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DNA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线性范围为0.02-10.05 μg/mL,检出限为0.002 μg/mL,且研究该配合物存在条件下对DNA的电化学诱导降解.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八种不对称二烷基亚砜和两种对称二烷基亚砜.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Pt(Ⅳ)的萃取性能,并与两种对称二烷基亚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对称二烷基亚砜对Au(Ⅲ),Pd(Ⅱ),Pt(Ⅳ)的萃取除与水相酸度有关外,还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对Pd(Ⅱ),Pt(Ⅳ)的萃取能力减小的次序与烷基碳数以及支链化程度的次序相对应,因而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对Au(Ⅲ),Pd(Ⅱ),Pt(Ⅳ)的萃取分离有重要意义.碳链长,支链化程度高有利于Au(Ⅲ),Pd(Ⅱ),Pt(Ⅳ)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邻二氮菲单氮氧化物与部分稀土丙烯酸盐的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差热分析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Sm(Ⅲ)Eu(Ⅲ)配合物的萤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两相滴定法研究了PMBP苯溶液在硝酸钠介质中对Co(Ⅱ)的螯合萃取机理,确定了萃合物组成为CoA_2及CoA_2·HA(HA及A分别表示PMBP及其阴离子),并求得相应的萃合常数:1gβ_(200)=7.26,1gβ_(210)=9.96。进而又研究了PMBP与P_(350)对Co(Ⅱ)、Ni(Ⅱ)的协同萃取机理,在水相组成相同的条件下,有机相选用了七种不同的稀释剂,所得结果见下表(表中B表示P_(350),HA及A同上)。  相似文献   

16.
铁(Ⅱ)-邻二氮菲络合物催化的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铁(Ⅱ)-邻二氮菲络合物(Fe(Ⅱ)/phen)为催化体系,以苄氯为引发剂,对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嵌段共聚进行了研究.发现本体系可有效地控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2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型萃取剂四取代双酰胺:N,N,N′,N′-四丁基戊二酰胺(TBGA).研究了其萃取铈(Ⅲ)、镨(Ⅲ)、铽(Ⅲ)的性能,详细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锂浓度以及温度等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TBGA以甲苯为稀释剂时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298 K时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八种不对称二烷基硫醚和两种对称二烷基硫醚.测定了它们的沸点及收率,研究了其对Au(Ⅲ),Pd(Ⅱ)的萃取性能,并与两种对称二烷基硫醚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对称二烷基硫醚不但有对称二烷基硫醚对Au(Ⅲ),Pd(Ⅱ)高萃取率的优点,且具有明显的结构效应,其结构效应在Pd(Ⅱ)的萃取中比在Au(Ⅲ)中明显.硫醚的烷基支链化对Pd(Ⅱ)萃取的影响大于Au(Ⅲ).  相似文献   

19.
Ir(Ⅳ)与Mo(Ⅵ), Ga(Ⅲ), Ce(Ⅲ)和V(Ⅴ) 的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 Ir(Ⅳ)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IrI6][TBAB]2,此三元缔合物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8.0×10-4 mol/L和6.0×10-3 mol/L时, Ir (Ⅳ)的浮选率达到97.6%.而Mo(Ⅵ),Ga(Ⅲ), Ce(Ⅲ)和V(Ⅴ)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从而实现了Ir(Ⅳ)与这些金属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Ir(Ⅳ)的分离和测定,结果满意.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在微量铱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用一个酸性萃取剂HPMBP 与一个液体离子交换剂三辛胺(TOA)硫氰酸盐HTOA~+SCN~-体系协同萃取稀土元素镨(Ⅲ)和钕(Ⅲ),旨在探索其协同萃取机理。在以甲苯为溶剂,水相用醋酸钠(NaAc)维持离子强度0. 1,PH 在4左右条件下,用斜率法及萃合物的结构分析证明协萃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取平衡如下:Ln~(3+)+4(HA)_0+(HTOA~+SCN~-)_1■(HTOA~+LnA_4~-)_0+4H~++SCN~-Ln~(3+)=Pr~(3+)或Nd~(3+),下标~1_0~1指示有机相中物种,无下标指示水相中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