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酸催化下,用对苯二酚和叔丁醇合成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它是一种食用新型抗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各种反应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指出在物料比对苯二酚:叔丁醇:催化剂:溶剂为1∶1∶1.2∶2.9(mol),反应温度为90℃时,总共反应2.5小时,TBHQ得率最高,可达55%以上。  相似文献   

2.
m-β-羟乙基砜硝基苯催化加氢制m-β-羟乙基砜苯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C为催化剂,考察了温度、压力、溶剂、溶剂量、溶液pH值、搅拌速度及反应原料对m-β-羟乙基砜硝基苯催化加氢制,m-β-羟乙基苯胺的影响。表明以自制的w=0.02Pd/C为经剂,经提纯的工厂中间体m-β-羟乙基砜硝基苯为原料,在65℃、3.5MPa、乙醇为溶剂、原料:乙醇:催化剂=1:1:0.05(m/m)、溶液pH值7~8、搅拌速度800r/mih的条件下反应2h,反应得率可达99.7%^  相似文献   

3.
以对叔丁基甲苯为原料,冰醋酸为溶剂,醋酸钴和醋酸锰为催化剂,通入氧气氧化,探讨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了该氧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0℃,醋酸用量为原料用量的3.5倍,催化剂用量为原料用量的15%,对叔丁基苯甲酸的转化率可达95%,收率为85%以上.  相似文献   

4.
己内酰胺与α,ω-二卤代烷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KOH/K2CO3混合碱,TBAB为PTC)反应得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1,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及催化剂用量对1,4-二溴了烷与己内酰胺进行单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内酰胺:1,4-二溴丁烷:氢氧化钾:碳酸钾:TBAB为1:3:1.5、3:0.05(摩尔比)时,90℃下反应,13h,产率可达75.4%,并合成了其它3个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在类似的固-液相转移条件下,1与醇反应得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种类型的乙烯气相聚合高活性催花剂.用SiO2,MgCl2作复合载体,负载TiCl4制得的SM型催化剂,载体中含w(Ti)为2%~3%,w(Ti3+)为35%~59%,比表面积105~120m2/g,催化活性每小时每克催化剂Ti催化得5.0~5.7kg产物PE(kg·g-1·h-1),聚合动力学曲线为衰减型.用镁粉、卤代烷、四氯化钛为主要组分制备的MG-2型催化剂,载体中w(Ti)为6%~7%,w(Ti3+)为55%~69%,比表面积70~85m2/g,催化活性1.8~2.0kg·g-1·h-1,聚合动力学曲线为平稳型.对SM型催化剂扫描电镜及图象分析得到颗粒平均粒径(d),颗粒长短轴比(dl/ds)及颗粒大小粒径比(dmax/dmin)分别为31μm,1.402,4.1,MG-2型催化剂为33μm,1.524,7.0,相应聚合产物颗粒的d,dl/ds,dmax/dmin,SM型催化剂为247μm,1.295,4.6,MG-2型催化剂为263μm,1.540,9.0.显示出SM催化剂更优良的聚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0.5~5.0mg/L2,4-D,0.1~0.5mg/LNAA0.5~1.5mg/LIBA或0.2~1.0mg/L4PU-30诱导叶片的脱分化率高达97%~1000%。(2)0.1~0.5mg/LNAA或0.5~2.0mg/IBA诱导芽化率为93%~100%,3种细胞分裂素中,4PU-30对叶片芽化最有效,6-BA和KT次之。(3)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b(Zn1/3Nb2/3)O2-PbTiO3-BaTiO3(PZN-PT-BT)系陶瓷的介电弛豫、热释电等现象与PbTiO3含量的关系。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0.75PZN-0.20PT-0.05BT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宏畴-微畴理论对所得的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6B1细胞的低频弱电磁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鼠6B1骨髓瘤细胞为效应靶细胞,采用细胞化学(MTT),免疫酶标(ELISA)等方法,研究了低频弱电磁场对6B1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1mV/cm的低频电场(10~100Hz)对6B1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而1mV/cm,50Hz电场对6B1细胞乙肝表面抗体的分泌有显著促进,提示在此条件下电场对6B1细胞膜的外侧存在某种特异性作用;(2)0.8T、30Hz的弱磁场对6B1细胞的增殖有  相似文献   

9.
以三辛基十二烷基碘化铵(DTOA—I)为电活性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增塑剂,制成聚氯乙烯(PVC)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电极对I-浓度在8.0×10-6~1.0×100mol·L-1范围内符合能斯特响应,其斜率为57.0mV/pI-(16℃)。用该电极测定了海盐中微量碘,回收率在93.22%~105.3%之间。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等色染料离子对萃取光度法”,该方法由于萃取液中等色染料离子对TBFBRB2和三元缔合物[Cu(CN)2]BRB两者的吸光作用,因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2.45×105L.mol-1.cm-1。铜含量在0~2.54μg/10ml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对含铜10-8g/ml的水样进行测定,变异系数为3.6%。并且本方法用铜的特效试剂分离铜,选择性也好。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甲苯和叔丁氯合成3,5-二叔丁基甲苯的改进方法,并就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水AlCl3作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14h为此法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无水三氯化铁催化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叔丁基苯甲酸和甲醇为原料 ,无水三氯化铁作催化剂 ,采用蒸馏分水工艺 ,回流温度下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 :n(甲醇 )∶n(对叔丁基苯甲酸 ) =5∶1,催化剂用量 8.4 % (相对于对叔丁基苯甲酸 ) ,反应时间为 3小时 ,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 ,产品转化率为 92 .5 %。经沸点测定、折光率测定予以确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基叔丁基醚作为叔丁基化试剂,硫酸作为叔丁基化催化剂,研究了苯酚叔丁基化反应,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叔丁基化反应的影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选择地得到了2,4-二叔丁基苯酚。  相似文献   

14.
乙醇与叔丁醇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产D-7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进行了以乙醇和叔丁醇为原料,在常压液相下合成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醚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考虑在实验条件下,因叔丁醇分解为水和异丁烯而引起的体积减少以及水在催化剂上的吸附阻碍效应等影响因素,建立了该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赖氨酸专一性的蛋白水解酶进行了酶促人胰岛素半合成反应,猪胰岛素经该酶切去B链羧基端丙氨酸形成去丙氨酸胰岛素素DAI。进一步在水/有机溶剂介质中该酶的转肽反应,使B链生成苏氨酸叔丁酯羧基末端,水解去酯后产生人胰岛素。研究了转肽反应的最佳条件。转肽反应生成的人胰岛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是合成抗氧剂1010的原料.在此详细地介绍了由2,6-二叔丁基苯酚与丙烯酸甲酯制取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反应中反应时间、催化剂纯度及加入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工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丁基苯甲酸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陈鸿博廖代伟黑美军林贻基洪琦于腊佳蔡启瑞(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液晶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光电和热性质,近几年来被广泛用作液晶显示器,与光发射显示器相比,它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携带方...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反应精馏工业装置操作,分析了反应精馏过程优化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并建立了典型过程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符合过程约束和质量及转化率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对MTBE装置进行了操作优化分析,可提高年经济效益1.62%。提出了反应精馏过程的集成优化思想,通过对乳酸提纯反应精馏装置进行集成优化分析,可有效确定过程的最优设计参数,并提高年经济效益8.23%。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算法可有效用于反应精馏过程的优化分析。通过优化计算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由2,6-二叔丁基苯酚和丙烯酸甲酯的加成反应产物与季戊四醇合成抗氧剂1010的酯交换反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原料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此合成反应的影响,优化得出了合成抗氧剂1010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聚乙烯醇(PVA)中空纤维膜,以渗透蒸发技术分离了乙醇-水、叔丁醇-水以及乙醇-叔丁醇-水混合物。根据研究体系的实际,定义了分离系数、渗透通量以及渗透蒸发分离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并以此为基准,考察了分离条件与上述分离特性参数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渗透蒸发分离指数随温度及供给液浓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增趋势,随供给液流速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