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路灯能量利用率低、难以智能控制等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GSM和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路灯监控系统,通过引入蚁群算法寻找集中控制器到目的终端之间的一条最优传输路径,实现了对路灯的实时和智能监控。文中介绍了该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软硬件设计,重点是路灯控制终端的设计和蚁群算法寻优的实现,最后分析了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由路灯控制终端、路灯集中控制器和监控中心组成,其中路灯控制终端采用STC12C2052AD作为微处理器,控制载波通信模块KQ130F+实现路灯节点之间的通信,并根据各传感器检测的环境参数智能控制路灯。路灯控制终端通过电力线将数据发送给路灯集中控制器,接着数据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仿真测试表明,蚁群算法能根据通信链路的连接情况和不同服务的要求找到电力载波通信网络的最优路径,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和节能的特点,满足了路灯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采用GSM网络和RF射频通信相结合的LED路灯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系统由监控中心、通信中继站和路灯控制终端组成3层点群架构。其中,监控中心通过GSM/SMS方式与中继站进行双向远程通信,路灯控制终端通过RF射频方式与中继站进行双向近距离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能对LED路灯进行灯组群控和节点单控,并具有在线参数反馈功能和寿命预警机制;其传输稳定、工作功耗低、可扩充性强,可满足智慧城市照明系统的多种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GSM和Zigbee的无线温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GSM和Zigbee协议的无线远距离测温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了GSM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将GSM网络短信平台与MSP430F123单片机相结合,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CC2420,进行多点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系统运行稳定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通信基站地处偏远、分布零星等特点,提出了一款基于GSM无线通信SMS业务、B/S架构的基站环境监控系统,给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协议架构,实现了通过Internet对基站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SMS/GPRS/USSD和GIS的路灯监控和管理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和通信技术,将路灯系统的监控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整体系统.系统采用公网通信技术代替专网通信技术,实现路灯系统的监控管理.采用GIS、GPS校时和车辆跟踪系统,实现对路灯系统的综合运行管理.通过在多个城市路灯监控管理系统中应用,充分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提高了路灯监控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及时掌握油井状态,对GSM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GSM的短消息业务,设计了以GSM网络作为远程信号的传输平台的油井监控系统,系统采用短消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基于PC的监控软件设计2部分,其中硬件电路设计包括监测终端和监控中心2部分;监控软件采用Java语言编写,具有报警显示、图表监视器、统计图表、打印报表等多个功能,可对报警信息进行处理.通过现场的调试和实验,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油田井口的监控.  相似文献   

7.
路灯监控终端设备 (RTU)主要用于城市道路照明的实时监控 ,作为城市路灯自动监控系统的现场测控单元 ,集数据采集与处理、现场控制和远程通信于一体 .本文在分析了 μPSD32 34A芯片特点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其功能高度集成的特点 ,介绍了一种基于 μPSD32 34A的路灯智能监控终端的软硬件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 .说明了RTU的基本组成 ,并对各主要模块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说明 .实验表明这种监控终端设计是可靠的 .  相似文献   

8.
陈小勇 《科技资讯》2009,(12):13-13
本篇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利用手机的GSM模块和单片机设计的防盗监控系统,此设计利用完善的GSM网络构建了防盗系统,实现无线防盗监控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邵伯进 《科技信息》2010,(8):207-207
本文介绍了基于GSM和Zigbee协议的无线远距离传感器网络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了GSM技术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系统利用GSM网络短信平台与MSP430F123单片机相结合,并结合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TC35,进行多点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系统运行稳定且成本低廉。该系统能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移动医疗和工矿企业远程监控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低碳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实现节能减排需要科技创新.采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作为GSM温室远程监控系统供电设备对系统提供电能,同时,系统设计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考虑如何实现整体低功耗,在器件选型上采用低功耗器件,在软件的设计方面融合休眠设计思想,并将低碳设计理念运用在GSM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中.设计集合新能源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以及GSM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优势,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GSM短消息的无线智能溶解氧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水质监测中,水中溶解氧是一个衡量水质的重要参数,如何实时准确地进行溶解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监测范围广,采样点分散,难于实现有线网络的远程监控.而利用GSM短消息业务[1](ShortMessage Serv-ice,SMS)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且通信  相似文献   

12.
短消息服务是无线通信在20世纪末所做的一次重要飞跃,这使得移动网络不仅可以传送音频,也可以传送数据,而数据传输是互联网技术的根本。SMS短信息服务作为GSM网络的一种基本业务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系统运营商和系统开发商的重视,以GSM网络作为数据无线传输网络,可以开发出多种前景极其乐观的各类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利用GSM短消息模块在现场与监控中心之间传递数据,实现对现场有害气体的实时远程监控,达到对爆炸等事故提前预警的目的.系统中采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BLUE,解决多点数据同时到达GSM短消息模块时数据排队问题,保证各观测点的数据实时、有效地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及时接收、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  相似文献   

14.
基于GSM短消息的PDU模式编码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消息是由ETST(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所制定的一个规范,笔者阐述了PDU模式GSM短消息的编码过程和AT指令,并给出了核心部分的代码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S3C2410微处理器和GSM远程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远程抄表系统实现方案,采用ARM9系列S3C2410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SIM100-E,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上,应用GSM技术作为数据传输平台,利用其Internet接入功能,用短消息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抄表功能,并详细介绍了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利用GSM网络作为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平台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其原理简单,安全保密性高,又不需要组建专用网络和维护网络,加上GSM网络覆盖面广,因此与传统的监控系统相比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作者成功实现了基于GSM网络的智能监控模块的设计.该模块硬件是由两块PCB板构成,一块是监控主板,主要由CPU及外围部分、LCD部分、语音和外围电路构成,主要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的监测,并及时在LCD上显示出监测状态,并且在需要报警的时候播放预先存储在语音芯片的语音信息;另一块是无线MODEM,由GSM引擎TC35i及其外围电路构成,主要完成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智能语音报警功能.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监控、无人值守的设备维护以及现代自动化生产线的监控等领域,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GSM短消息是网络交互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解决维修管理系统中即时通信的实际需求,本文在GSM短消息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优势,设计了一个集成网络与GSM短消息共同优势的网络交互平台。文中给出了系统的平台设计方案及其拓扑结构图,并结合实例对短消息编码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引入常用的AT指令后,给出了收发短消息的具体操作流程。该系统已被应用到具体的设备维修管理中。应用结果证实了,网络与GSM短消息的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和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短消息增值服务接口体系与CMPP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短消息增值服务发展及应用接口技术,阐述移动短消息应用特点和结构;在分析短消息增值业务接口的基础上论述基于CMPP协议的接口通信服务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以GSM网络为平台,利用SMS短消息技术实现对无人值守设备的远程无线监测.同时,提出了一种以Internet网络为依托,实现WEB网页数据发布的通信模式.介绍了系统组成、结构设计及其软硬件实现.其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先进性,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无人监测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MO网关的短消息系统网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的短消息系统网络短消息中心接入号码不一致,且多套短消息中心(SMC)相互独立,不能互为补充。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短消息系统网络引入MO网关后,短消息中心接入号码可统一,同时实现短消息业务流量的均衡分布,使得多套短消息中心相互之间可互为热备份,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