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司法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律援助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法律援助的作用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为此,该文针对当前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现状,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便更好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明 《科技信息》2010,(23):I0417-I0417,I039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水平和实施的效果,是其法治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为了保障程序公正同时维护实体公正,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我国开展了法律援助,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本文通过简述法律援助的宪法基础,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区别,进一步分析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现状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立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了加强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立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律师法律援助属于一种狭义上的法律援助,是指律师对需要专业法律服务、经济有困难的或者特殊情况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帮助,以促使其实现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颁布、标志着建立我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尽快建立与实施律师法律援助制度,既是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我国律师制度的需要,也是当前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拟围绕律师法律援助的有关问题试作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为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有利于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法律援助资金可通过财政拨政,专项提取,社会捐赠等途径获取。  相似文献   

6.
王兵  刘志龙 《科技信息》2011,(8):369-370
随着公民法律援助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法律援助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而现有的社会法律援助尤其是高校法律援助的应有功能及其先天优势却一直尚待开发。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法律系对高校法律援助模式进行了全新探索,其尝试的双层管理体制、柔性灵活的运行机制、新颖多样的经费筹集及专家团队式服务的高校法律援助日益成为宁波市法律援助领域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是很有必要也具有可行性的,本文以论证法律援助的未成年被害人的资格为起点,从立法保障、建立法律援助程序、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和建立经费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具体制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诸多突破。但在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地方基层尤为突出。本文从法律援助的基本理论入手,在对广西玉林市法律援助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经历了从1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本回顾了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了法律援助制度的重大意义,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与法律援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制度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2003年正式确立以来,因其在推动人权保障的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关注,当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缺陷亟待解决。因此,有必要探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途径,以加快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严重阻碍了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和解决援助资金的来源以及管理问题将成为法律援助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法制健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我国的实践运行中存在着三重困境:立法困境、机构困境和资源困境。笔者认为,要想走出目前法律援助实施的困境,使法律援助在我国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寻求走出法律援助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齐楠 《科技信息》2009,(20):336-336
法律援助是现代法制国家对本国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它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法律援助有其自身特点和多方面的功能。《法律援助条例》规定了我国法律援助的模式、资金来源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以往法律在法律援助问题上的种种不统一,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法律援助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义务主体包括责任主体和服务主体,以及责任主体所指的机构;服务主体按法律所指派的人员;权利主体所指定的范围等进行了讨论.指出,现行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民事、行政的法律援助范围过窄,应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至少应包括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人身损害的案件,以及涉及家庭暴力又无财产内容的婚姻案件.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法律援助与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 ,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事业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功能的设定 ,法律援助机构需要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及灵活的资金筹措渠道。  相似文献   

16.
建立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各民主国家法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与发达国家已成熟的制度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主要应通过制定科学的法律援助受援标准、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在提供法律援助方面的潜能、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渠道等途径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 ,它是对需要利用司法机制但又缺乏相应能力的社会成员 ,由国家、社会、个人给予援助 ,使之克服司法障碍的社会现象 ,我国司法援助主体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主体、性质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受自身主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关于其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着工作知信率(知道和信任占有比)低、工会权益难以宏张、资金难以保障、法援工作人员缺额和流失、程序复杂、法援评估考核体系尚未健全、自身法律素质难以提高、立法倾斜力度不够、受理途径缺少多样化等问题。然而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有效性法律援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必要元素。为此必须增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增强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的影响力;简化流程和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法援工作的质量评估体系;完善立法元素;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同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机制。  相似文献   

19.
法律援助是一项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现代法治国家中的重要制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由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立时间较短,社会发展太快,实践中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1996年5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了法律援助制度,这在我国立法史上是第一次。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办法却一直没有出台。本文将从法律援助的主体、对象、机构和审查程序等方面,与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