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PSO)较强全局寻优、快速收敛的特点和模糊C-均值算法(FCM)对初始值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APFM)。新算法有效的克服了FCM算法的缺点,同时增强了APSO算法全局搜索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表明:新算法与单一的FCM和APSO算法相比聚类更准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原理及存在的缺点,通过将粒子群优化算法思想应用到模糊聚类算法中,对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证明,改进的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最优解,克服了传统模糊C聚类算法的不足,聚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FCM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工蜂群的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对初始值和噪声数据敏感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蜂群(ABC)的模糊聚类算法(ABFM).该算法引入全局寻优能力强的人工蜂群算法来求得最优解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利用FCM算法优化初始聚类中心,最后求得全局最优解,从而有效克服了FCM算法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与FCM聚类算法相比,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并且迭代次数更少,收敛速度更快,聚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全局寻优、 快速收敛的特点, 结合模糊C 均值(FCM)算法提出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 新算法用PSO算法代替了FCM算法的基于梯度下降的迭代过程, 使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FCM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同时也降低了FCM算法对初始值的敏感度. 实验结果表明, 与FCM相比本文算法聚类更为准确, 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聚类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首先通过FCM算法把粒子群体分成若干个子群体,然后粒子群中的粒子根据其个体极值和子群中的最优粒子更新自己的速度和位置值.通过典型复杂函数测试表明,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化性能和效率远远超过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中传统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的问题,提出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全局搜索特性来优化此缺点.通过优化的FCM聚类来选取与预测日相似的日期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既强化了训练样本的数据规律,又保证数据特征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算法.  相似文献   

7.
程国  刘亚亚  赵鹏军 《河南科学》2014,(12):2448-2453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对初值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混沌自适应引力搜索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首先采用自适应的更新粒子速度和混沌优化粒子最优位置的策略,对引力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其次,用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优化FCM的初始聚类中心.在Iris和Win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聚类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FCM算法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基于遗传算法(GA)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并行的模糊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单基于GA或者PSO的模糊聚类有较好分类正确率与稳定性,有效克服了传统FCM算法对初值敏感和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适应差异演化的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聚类分析中,模糊C-均值聚类(FC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算法,但由于它是基于梯度下降的,本质上是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且对初始值很敏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异演化的模糊聚类算法(FCBADE),该算法利用差异演化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最优解的近似解,然后由FCM算法在该近似解的周围进行局部搜索,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为减少手工设置控制参数对DE算法的影响,采用自适应方式调整DE算法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克服了FCM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且明显地避免了对初始化选值敏感性的问题,也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和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BBO-FCM).该算法结合了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FCM算法快速局部搜索的特点,利用生物地理中的迁移算子来进行各解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有效地克服了FCM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将BBO-FCM算法用于图像分割,实验表明,新算法的聚类效果评价指数更好,聚类效果明显优于原始的FCM算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模糊认知图学习算法需要依靠专家知识来建立模糊认知图模型。在专家知识受到限制的一些领域,完全通过数据来学习模糊认知图的算法是有必要的。提出的基于蚁群优化的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做到通过历史数据学习模糊认知图;为避免蚁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以及其学习所得模型不够精确的问题,引入变异算子以改进蚁群算法,来提高算法性能,避免局部最优问题,得到更准确的模型。最后,算法性能在人工数据上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算法性能良好,可以得到准确的模糊认知图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注塑产品翘曲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基于CAE的注塑产品工艺优化方法精度不高、效率低,提出了Kriging模型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集成优化策略.Kriging模型代替CAE分析作为粒子群算法迭代过程中的适应函数,大大减少了优化算法的计算量;同时,通过在粒子群算法中引入自适应惯性权系数,加快了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算例表明,基于Kriging模型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优化策略可以在小样本情况下获取较高的求解精度,并通过与标准遗传算法做比较,表明该优化策略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3.
Fuzzy Clustering with Novel Separable Criter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Fuzzy cluste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tern rec ognition, image processing, and data analysis. In fuzzy clustering, every point is assigned a membership to represent the degree of belonging to a certain class The fuzzy c-means (FCM) m…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SPO)。该算法利用种群多样性信息对惯性权重进行非线性的调整,并在算法的后期引入速度变异算子和位置交叉算子,使算法摆脱后期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点的束缚。将其应用于函数优化问题中,仿真结果表明APSO算法能有效的解决函数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以欧氏距离作为相似性准则的传统模糊聚类算法对多维数据处理不利的问题,采用马氏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对基于马氏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优化研究,以增强基于马氏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和能力。通过构造启发式搜索与k-means算法结合的初始优化方法,利用可以自动调节最佳聚类数的有效性函数,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KM-FCM,并将此新算法与FCM,FCM-M,M-FCM聚类算法在3个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KM-FCM算法有效,聚类精度比FCM,FCM-M,M-FCM高,对高维数据聚类识别能力强,具有全局优化作用,并且聚类个数无需提前设定。新算法可为基于马氏距离的模糊聚类算法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卫星云图云分类的一种综合优化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和提高目前卫星云图云分类中客观性、定量性和自动化程度的不足,运用遗传算法(GA)全局寻优、模糊C均值聚类(FCM)局部寻优、模糊减法聚类(FSC)客观估算聚类数等优势互补的思想和途径,进行卫星云图的云分类判别。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优化方法(FSC-GA-FCM)的云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FCM和GA算法,可有效弥补FCM和GA算法在云分类中存在的不足,可运用于实况云图的云分类客观、自动判别。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交通状态识别算法仅考虑交通参数个体特征差异而存在识别率较低的问题,引入集群智能概念,提出了既考虑交通参数个体特征差异,又考虑个体参数所蕴含的群体特征差异性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由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FCM)在交通状态识别泛化能力上存在收敛缓慢的不足,基于反向学习策略以及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考虑个体交通参数所蕴含的集群行为增强了交通状态初始聚类中心种群的多样性,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集群智能的高速公路交通状态识别算法,融合了反向学习、WOA和FCM算法,克服了FCM识别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交通状态识别算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准确率达到92%,且收敛速度较FCM算法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