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于“毛利重能渡明之说”进行了再检视。作者认为以往和算史家在给出否定见解时并不具有充分的理由;进而作者提出,应参照和算的艺道发展形式重新考察相关的历史文献,以重新理解毛利重能这样的和算先驱及早期和算史。  相似文献   

2.
中算史研究工作,可以說正式开始于40余年前。当时我們中国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各方面都很落后。在“五四”运动前后有几位前輩出于爱国之心,从事中算史研究工作,以期达到发揚民族文化和激发爱国主义思想的目的。在解放前的黑暗、艰苦年代里,前輩們利用業余的时間、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直  相似文献   

3.
建部贤弘的累遍增约术与Romberg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和算家建部贤弘为求圆周率创造了累遍增约术的数值逼近处法。这一算法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和算史研究者的重视。这篇论文通过对这一算法的深入分析,首次指明它就是数值逼近中的Romberg算法,而Romberg算法发表于1955年,因而认为建部贤弘是Romberg算法的初创者。  相似文献   

4.
梅荣照(1935~2015)是我国著名数学史家。1957年,从中山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学习和研究中国数学史。1958年至"文革"前,参与钱宝琮主编的《中国数学史》的撰著工作和宋元数学史专题研究,翻译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的数学部分。"文革"后,率先提出研究刘徽。20世纪80年代组织进行了明清数学史专题研究,与李兆华合作校释了《算法统宗》。其研究工作涉及汉代、南北朝、宋元、明清等中国古代数学史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关于刘徽、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研究成绩显著,影响较大;关于李冶、梅文鼎、珠算史与《墨经》中的数理等的研究,有重要建树。  相似文献   

5.
中日方程论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鼎盛于宋元时代的中算方程论在和算与清代数学中又有着新的不同发展,从和算这一角探讨中算方程论之特质与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中日方程论之基础及发生机制的数理分析,比较了和算与清代方程论的不同成就及其成因,认为增乘开方法是中日方程论的基础,和算开方代数化与清代数学研究的注释性是造成中日方程论发展迥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俄罗斯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为了思考自己所研究的科学问题而注意梳理学科的历史。到19世纪,历史学家为科学史研究增添了人文视角。俄罗斯科学院在1921年成立知识史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席维尔纳茨基将科学史看作一个独立科学领域,提出了科学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向,为俄罗斯科学技术史学科奠定了基础。1932年知识史委员会正式改为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实现了科学技术史学科在苏联的建制化。俄罗斯(苏联)科学院的科学史研究有自己的学术风格,如在20世纪20年代“知识史”框架下探讨科学、哲学和技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创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史,为国际科学技术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仙洲(1890~1975)是中国机械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文章从学术史角度对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开拓中国机械史的研究工作和推动机械史学科发展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考察。内容包括他早期对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开拓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机械史的系统整理与研究、他的治学方法及其特色和他的学术工作的传承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文章详尽而深入地论述了他对科学史、远古史和文明史、巫术史、中世纪史、宗教史、艺术史、性史、道德史、德国人文主义史、思想史等的研究实践和有趣见解,同时探讨了他的编史学观念,这一切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化学史研究三位代表人物——李乔苹、袁翰青及张子高的中国化学史研究的比较、解读,认为三者客观上体现出中国化学史研究奠基期的一个开拓、批判、超越的发展序列;这个序列的产生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紧密相关,并逐渐在中国大陆体现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化学史研究的时代特色,而这种特色却有着明显的时空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从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进展看,灾害史学科归属问题向不为人所注目讨论,在经历了多年模糊不清的学科定位以后,灾害史研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并在领域拓展、学科建设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作用。基于灾害史研究的内史性质,论述了灾害史研究与科学技术史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科技史学科体系分类办法,将灾害史研究归并于科技史三分法体系下的应用科技史序列,与历史学领域的灾害史研究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1.
西方思想史上的知识理性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梳理西方思想史上知识理性发展的脉络,揭示其起源和发展的轨迹。尤其表明,知识理性如何走上西方思想文化上独尊的地位,这种地位又如何被省思和挑战,以及知识理性如何走向同人文精神相融合。  相似文献   

12.
π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π的符号、计算方法和实数性质的证明三个方面,全景式地勾画了π的发展史。历史表明,中国的圆周率计算发展到公元5世纪就已经停滞不前了,而西方数学界却一直孜孜不倦地发展了关于π的理论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一书,叙述了不同地区的医学传统和疾病史以及人类主要疾病的历史和地理分布,为研究者快速掌握不同国别史中对疾病研究的概况与动态提供了一本极好的研究手册,同时也使我们反思在重视具体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跨文化的疾病史书写.  相似文献   

14.
15.
博物学历史悠久、内容繁杂。学界对博物学在历史发展中是否出现过"断裂"进行了广泛的争论。迈尔、法伯及罗杰等科学史家认为,生物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变化,因此生物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连续的历史。另一方面,福柯、阿什沃斯等人从哲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博物学经历过若干次断裂,形成不同的阶段。博物学的问题旨趣在不同的阶段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以连续论者迈尔和断裂论者福柯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和评判其主要观点,力图将断裂问题置于编史学的视角下理解。结论认为,"断裂"不是生物学或生物学史问题,而应该看做一个编史学问题。关于"断裂"的讨论有助于拓展博物学史及科学史研究的多元视角。  相似文献   

16.
白馥兰是当代英国著名技术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她的技术史研究从参与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起步,继承和突破李约瑟的科技史研究,以农业史和妇女史作为双重核心。其技术史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线索是技术与社会,遵循着自技术而来、向社会而去的理论进路,旨趣在于以技术观社会。就研究视角而言,包括广义技术视角、人类学视角和汉学视角。就研究局限而言,包括文献方面、观念方面和比较方法的不足。总之,白馥兰展示了一位从李约瑟时代走来中国技术史研究者的代表形象。  相似文献   

1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9):124-128
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制约。在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活动作用下呈现出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在采集天然物的"蒙昧时代",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依附—臣服";在自然物增殖的"野蛮时代",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向自然物增殖的转变;在自然物加工的"文明时代",自然成为人类奴役的对象;在自然物控制的"垄断时代","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的生产方式不但直接制约着自然史的发展,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变革"旧"的生产方式,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当下人类化解生态危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旨向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智识史与社会史是主流科学史中两大研究传统,这两大研究传统的历史演变构成了科学史学的历史。本文通过对智识史与社会史传统分离和纷争历史的系统疏理,指出两大传统的互补和融合是世纪之交科学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自HSS1924年成立以来,科学史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HSS不仅支持其会刊ISIS的出版,更促进了科学史的教育与普及.在经历了与ISIS的关系危机、ISIS出版危机、毕业生就业危机和财政危机后,HSS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组织完善、制度健全的科学史专业学会.20世纪80年代后,HSS积极规划科学史研究项目,在美国大学和中学进行科学史学科建设,加强对出版物的建设与管理,设立多种奖项,实现了由ISIS的订阅代理向综合性专业组织的转变,为科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