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考察了王统照20、30、40年代散文诗创作的发展变化,认为20年代他的散文诗格调高昂,他诅咒黑暗,追求光明的主观感情是那个时代的浪漫气息和诗人情感气质相结合形成的。30年代,他的散文诗充满更为复杂的情感。40年代,他的散文诗增添了社会历史内涵。在表现手段上,王统照表现了对散文诗的文体自觉。他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蜚声全球的伟大诗人。他的散文诗集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为一位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泰戈尔的人生观主导是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值得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角色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主流。本文借泰戈尔散文诗《职业》的教学,漫谈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角色走进生活感悟人生的语文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4.
试论尝试期的中国现代散文诗李标晶中国现代散文诗是我国新文学文体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的发生发展是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同步的。本文拟先就尝试期的中国散文诗作初步考察。中国现代散文诗是沐浴着“五四”的时代风雨破土而出的。它伴随着新诗的发展而发展。最早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一部分具有抒情风格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诗化小说的源头,废名沿着这种独特的小说体式,用诗意的笔,抒写古朴东方的人性美、人情美。鲁迅和废名都是具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他们以诗人的情感,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表达出了个人对乡土中国的诗性情感和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6.
李标晶教授的的新著《中国现代散文诗艺术论》。最近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第一部中国现代散文诗艺术研究专论。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它必须具备如下个条件这一;或是史料价值,即对庞大的史料和现象进行钩沉、梳理.初成体系.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文的基础;或是理论价值.即有新的理论发现.并对该领域的理论发展有推进作用、李著可以说是同时兼有了以上两个条件,它不仅以求实的精神、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生发展作“史”的系统描述;更以鲜明的文体意识.把散文诗从诗和散文中剥离出来.对中国现代散文…  相似文献   

7.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GibranKhalilGibran,1883-1931)是20世纪杰出的诗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英语作家之一,阿拉伯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以阿拉伯语与英语写下多种杰出的小说、寓言、散文涛等,他几乎与印度现代伟大诗人泰戈尔齐名,他们的作品被欧美人认为是“东方最美妙的声音”,他们被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本世纪初纪伯伦的作品在中国首先受到一向重视世界弱小民族文学的作家茅盾的注意,他于1923年4月3日和17日在《文学周刊》第86和88期上发表了纪伯伦的散文诗《批评家》《一张雪白的纸说……》等5篇…  相似文献   

8.
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诗作是世界上最短的散文诗之一。本文将同在亚洲文化视野中的松尾芭蕉的俳句与泰戈尔的短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作品风格异同的分析,探究短诗创作的规律及各自所受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为东西方文化交融日盛的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郭风散文诗刻意描绘准确而又单纯的形象,抒发强烈而又真挚的感情,同时又闪耀着深邃而又隽永的哲理光芒。在创作实践中,他善于缘情造境,寓理于境,使形象、情感与哲理有机契合,创造出了清丽幽雅、含蓄隽永的“郭风式”散文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散文诗文体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历史,已经成熟为一种有别于狭义的诗的抒情文体。散文诗向诗和散文等其他文体的偏离是文体合理的偏离,并不影响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存在。散文诗文体与其他语言艺术的文体一样,文体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散文诗文体归宿的混乱造成了散文诗特别是20世纪中国散文诗创作和研究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其散文创作中浸润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富有人生哲理;文短语精,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五四”时期现代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代表,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评徐治平的《散文诗美学论》朱慧珍散文诗是散文和诗的结合体。尽管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过类似散文诗的作品,但理论家、作家们不是将它归入散文,就是归之于诗。因为中国古代还没有“散文诗”的提法,散文诗也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散文诗”一词是舶来品,它于1...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散文诗坛,徐成淼是引人注目的实力派老将。《一代歌王——徐成淼散文诗选》是作者为纪念文学创作50周年而推出的一部意态万千、独具个性的散文诗精品集。整体观之,作者的艺术感觉、话语方式、表现手段及精神元素是丰盈富足且自成格调的,不仅充盈着现代意识、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而且洋溢着自然情怀、人文情怀与大爱情怀等组合的多元素精神向度,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散文诗之路,为散文诗树立起独标风采的文本样式和刚性与柔关互渗的话语特征,具有独特而多元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丁一是无锡籍散文诗人。本文综论丁一散文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揭示其散文诗创作的发展轨迹。笔者认为,努力讴歌普通劳动者的人格美、家乡的山水风光美和风俗人情美,着力发掘生命力量勃发的美和人类情感的美,以及艺术上追求多样统一、兼收并蓄、发掘哲理、开拓创新构成了丁一散文诗创作的鲜明的美学风格。本文还用较多笔墨评介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丁一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泰戈尔莫言现象看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东方乃至世界文坛有着深远影响。他们文学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在本土文学话语处于弱势地位的背景下坚守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的关键是在文化杂糅时代对本民族文学的扬弃和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认同,本土与外来的结合,使他们作品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书写则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对其民族文学拔秀于世界文学之林具有非凡的意义。泰戈尔和莫言现象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留日时期开始接触泰戈尔作品,并成为泰戈尔的崇拜者。他的泛神论思想以及早期诗歌的表现形态,都与泰戈尔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五四”后期,随着郭沫若思想的发展变化,泰戈尔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与泰戈尔没有直接交往过。但他俩却有一位共同的学生魏风江为其牵线而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魏风江是丰子恺的学生。1933年12月,他受蔡元培的派遣留学印度,成了泰戈尔唯一的一位中国学生。魏风江对丰子恺和泰戈尔都十分敬佩,并有意作这两位艺术家的牵线人。他说:“我诚意地想把中国的艺术家丰子恺和印度的艺术家泰戈尔联系起来。因为两老的绘画、音乐和文学在国内都是著名的,而教育思想更有许多的共同之点。”那时魏风江常能收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不仅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 ,同时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论著 ,形成了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观 ,其主要内容是 :文学创作的主要创造力是情感 ;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文学内容和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 ;韵律和想象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泰戈尔以自己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 ,捍卫了民族的进步的文学传统 ,有力地推动了印度近现代文学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艳丽的散文诗之花,绽开在中国大地散文诗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文体,它一旦来到中国这块具有深厚肥沃的文化土壤的大地,便很快地扎根、发芽、长叶,绽开艳丽的花朵.最早将散文诗译介到中国来的是北大教授刘半农.他翻译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总题为《杜谨纳夫之名著》),发表于1915年7月2卷7期的《中华小说界》上,这可算是中国文坛最早出现的外国散文诗.但这些散文诗是用文言文翻译的,并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文诗是外来文体,也是中外文体契合的产物,是20世纪中国特殊的抒情体裁,具有诗化和散文化的双重特点,更多时候被认为是新诗的一种诗体.事实上,它是一种具有文体稳定性和模糊性的独立文体。20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历了从散文化的诗到诗化的散文、从自发的文体到自觉的文体的发展轨迹,其文体建设经历了一条曲折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