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语类元认知意识是指以文本的语类、语篇和修辞知识为目标知识的元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语类元认知意识是一种新的二语写作教学理念。语类元认知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培养,另一种是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构成语篇微观结构的要素是语音、词汇和句子 ,它们在语篇中具有特殊的修辞意义。语篇意义的传递离不开组成语篇微观结构的语音、词汇和句子及其所传达的修辞意义。这种分析有助于更好地阅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语篇  相似文献   

3.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读、听、说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写作知识与技巧与语篇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视语篇分析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基础。本文从语篇的衔接方式、修辞手段、体裁分析等角度阐述语篇分析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篇作为大众语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们了解外在世界的重要媒介。借助古修辞的三种劝说模式分析新闻语篇的劝说性,有利于人们对新闻报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把握和运用信息、丰富生活。  相似文献   

5.
杨晓 《科技信息》2011,(1):280-280,420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整体分析是指语篇层次上的教学分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把握现行教材,运用语篇整体分析教学法对所选语言材料从篇章结构,写作特点,文章体裁,修辞手段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使学生不仅仅停在词汇意义、语法结构上的理解,而要对语篇进行深层结构的理解,准确有效的把握语篇的主旨和要点,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篇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是读者在语篇情境中对其意义重构的过程,其行为目的是理解语篇内容。从新修辞学的受众观以及知识构建观来看,语篇阅读可以看作是一种意义构建的修辞行为,表征为读者对语篇内容的"修辞再发明"过程,体现了读者对语篇意义主动重构的行为过程。修辞再发明是语篇阅读修辞性之根本所在。语篇阅读的修辞性表明,相对作者的语篇生成过程而言,读者的语篇阅读行为更为重要,对语篇阅读修辞性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阅读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徐臣蕊 《科技信息》2011,(20):I0357-I0358
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从字词、句篇、语法等多层面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广大外语教师和二语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发现,二语写作教学中倾向于把外语国家学校里传授的旨在提高语言艺术的修辞规范错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书面语规范来训练学生,忽视了语域意识的培养。本文拟通过介绍语域理论,探讨二语写作教学中培养语域意识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中的语用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的语言表现在各个层次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语篇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特征的表层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对语篇鉴赏的目的,还需深入到语言深层次,即语用修辞层进行语用修辞分析,挖掘语篇所传达的特殊含义,深刻领悟其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英语委婉语是现代西方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是一种修辞手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了解并熟悉英语委婉语,对于理解西方文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裁分析观照下科技语篇主题的多维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裁分析可揭示不同体裁语篇具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篇章结构,通过语篇建构过程,发现主题的表现形式。科技英语在词汇选择、语气情态和文体风格方面具有特定的语篇体裁结构。利用体裁分析的方法,从心理认知、交际意图和修辞目的等维度阐释了科技语篇的主题识别。在对实例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科技语篇解读的心理认知因素及其在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挖掘语篇建构规律,从而准确解读语篇。  相似文献   

11.
江西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内涵有:勤劳勇敢的务实精神;母仪天下的贤母精神;重教好学的育才精神;自强不息的改革精神;勤政为民的爱国精神;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互助协作的团结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创新精神;穷本溯源的探索精神;走向世界的开放精神;文章节义并重的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信念精神;争创"第一等工作"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塑造江西新形象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12.
视角作为构建语篇的一种意义资源,涉及叙述者的定位、聚焦、心理、观念等,是理解语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更高层面制约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中在语篇分析评估循环模式下,讨论视角选择、视角表现、话题与视角;探寻语篇视角中的时间切面、空间切面、心理切面和观念切面如何在语气和情态上得到体现,实现对言语资源的更合理的理解和评价。视角切面研究有助于挖掘视角在语篇人际意义方面的贡献,从而为语篇整体意义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采煤工作面的温度关系到工人的健康、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煤炭生产的安全。为了研究采煤机运动参数对工作面温升的影响,建立了采煤机设计参数与工作面温升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煤机的牵引速度、滚筒转速与工作面温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对工作面的温升有直接的影响,工作面的温度随采煤机牵引速度的提高迅速增加,滚筒转速对工作面的温升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滚筒转速能降低采煤工作面的温升。该结果为正确选择采煤机的运动参数、减少采煤机工作发热、降低采煤工作面温升、进一步改善采煤工作面的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工效高、功耗少、清选干净、结构较为简单正逐渐被推广使用 文中介绍了 4LGT - 1 30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总体结构、工艺流程 该机主要由割台、割草机、输送装置、复脱分离装置、清选装置、粮箱、液压系统、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 作者分析了影响该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结构设计特点 ,并给出了技术参数及检测结果 该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东北生态类型单雌蓖麻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单雌蓖麻单雌性状的基因为4对,其中3对为隐性重叠基因,用符号ai表示,Ai对ai为显性;另外一对为隐性抑制基因,用符号b表示,B对b为显性.纯合隐性基因bb对隐性重叠基因a1a1a2a2a3a3起抑制作用,使得a1a1a2a2a3a3bb(保持株)表现为正常两性株,a1a1a2a2a3a3BB(纯合型)和a1a1a2a2aa3a3Bh(杂合型)表现为单雌株.还有一组控制性转换的修饰基因,当温度过低或极高时,该基因才发生作用,从而使单雌蓖麻出现一些极端分离的比例现象.纯合型单雌株与保持株杂交,可获得全雌系.全雌系与恢复系杂交,F1代全为正常两性株,这样即可用全雌系、保持系、恢复系实现蓖麻三系法制种.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Zn coatedsteelsareusedinvariousindustryfieldsbecauseoflowpricesandhighcorrosionresistance .ItisalsoknownthatZncausesspattersorporosityeasilyinlaserlapwelding[1~ 3] .ItisthusexpectedtounderstandlaserweldingphenomenonofZn coatedsteels,tointe…  相似文献   

17.
微喷系统是日光温室中环境调节与控制、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优质和高产的根本保证。因此,微喷系统的性能对于日光温室的生产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文中利用功率键图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建立了温室微喷系统的键图模型,为研究日光温室微喷系统的动态性能、评价和改进微喷系统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武汉市青山区某居住小区为例,对该小区的排水管网进行合理概化,构建基于SWMM的水力模型,以1 a、3 a、5 a为重现期校核排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通过模型计算,该小区排水能力不符合现行的武汉市排水设计规范。在1 a、3 a、5 a重现期下该小区溢流节点随之增加,不同重现期下溢流节点所占比为40%、52%、64%。针对该小区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3种不同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的措施,对该小区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1 a、3 a、5 a重现期下无节点发生溢流,降低了管网排水压力,满足了现行排水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9.
广州体育馆是新建成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用大型室内运动场,主场馆平面由两个对称的弓形组成,纵轴长160m,横轴长110m,屋面板全部为透光阳光板,屋盖为空间钢结构,在大跨度钢桁架之间采用了施加预应力的拉索支撑,与采用型钢支撑相比,拉索支撑内无压力,美观,而且有利于运动场采光,是一种新颖的先进结构,由于施加预应力,后批张拉时会对先行张拉的钢索内力有影响,屋架安装用支撑的拆除也会对已经张拉完成的钢索内力有影响,于是选择合理的钢索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合适的钢索永存拉应力,对于本工程的施工既重要又是难点,文中介绍了该工程拉索的施工与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诗是诗人用生命创造的艺术生灵,诗的创造过程就是诗人内在生命运动和升华的过程。没有诗人的生命灌注,就没有诗。人类的诗歌史便是人类的生命史。诗直写生命,但更多的是通过诗人的生命体验,使生命外化于物。这是诗人要创造生命整体的需要,是诗人生命欲求,宣泄生命欲望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