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景保  杨艺  王楠  武东晓 《河南科学》2007,25(5):869-872
概述了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的开发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伏牛山区包括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在内,是豫西山地的一部分,它可以分为三个亚区.伏牛山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地域范围与自然环境、历史状况与文化内涵、文化特点与定位三个方面对伏牛山区文化进行探讨,认为伏牛山文化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等特点,属于一种复合文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昆仑—秦岭—大别山脉的构造演化、形成时代以及河道变迁的研究,揭示其对中国大陆南北气候区带、景观生态系统和人文地理的重大影响;通过对喜马拉雅气象现象的研究对比,探讨河南伏牛山区河流形成与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4.
伏牛山区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植物的地理成分、珍稀植物、植被型和植物资源类型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伏牛山植物的多样性;从古气候变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交错带和高大山体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形成本区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伏牛山区植物多样性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伏牛山境内目前分布着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不仅在医药、用材、观赏、化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使生态状况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濒临灭绝。因此,积极、有效地保护这些濒危植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伏牛山旅游开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对伏牛山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社会环境分析基础上,阐述了伏牛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定位,提出了旅游开发设计与旅游产品优化设想,使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我国中原地区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为快速评估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河南省伏牛山区玉皇顶和鸡角尖山体上,设置21块不同海拔、树种、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典型样地,测定各样地不同深度土层的SOC密度,分析SOC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确定预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一般性因子。【结果】研究区0~4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为8.93~14.38 kg/m2,平均值为11.52 kg/m2。树种类型、山体间的SOC密度差异不显著,同一树种SOC密度与同一山体方位、坡度等地形因子回归关系显著; 所有样地SOC密度与树木密度、凋落物厚度和叶面积指数等植被因子回归关系显著,与地形因子回归关系不显著; SOC密度与植被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可解释73.3%的针叶林地SOC密度的变异,76.7%的阔叶林地SOC密度变异,以及71.8%的研究区所有林地的SOC密度变异。【结论】同一山体同一树种SOC密度,可以用方位、坡度等地形因子来描述; 同一山体不同树种或不同山体不同树种林地的SOC密度,可以用植被因子来描述; 植被因子是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的一般性因子,可以通过遥感等手段快速评估复杂地形内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8.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识,也是唯一超越时空标明血脉传承的人类印记。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是中华姓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印记华夏民族特有的基因信息符号。伏牛山文化圈作为中华人种的起源地、华夏文明的肇始地,也是中华姓氏的发祥地。炎黄子孙根在伏牛山文化圈,中华万姓大多发祥于此。研究表明,目前全国120个人口大姓中源于伏牛山文化圈域内的大姓近78个。加强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文化探析,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增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伏牛山地区的温泉不仅具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水质好等特点,而且有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优势.针对伏牛山温泉文化特色,提出了体现温泉的原有文化风格、挖掘温泉传统文化资源、延伸温泉旅游文化产品链的伏牛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旅游区在空间组织方面,应以行政区为空间结构主体,以板块组合为特点,形成适合伏牛山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结构;在旅游产品的空间组织方面,应在兼顾一般的基础上,三个板块各自重点突破、求新求异、打造休闲度假、山水观光、科普教育三大系列支柱产品;在旅游交通空间组织方面,形成便捷无障碍的三环、三纵交通网络格局;在旅游节点的空间组织方面,应构建承担不同旅游功能,并且相互补充的三级节点体系.通过以上各旅游要素间的空间组织来构建一体化的伏牛山旅游地域系统.  相似文献   

11.
伏牛山温泉旅游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的温泉不仅具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水质好等特点,而且有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优势.针对伏牛山温泉文化特色,提出了体现温泉的原有文化风格、挖掘温泉传统文化资源、延伸温泉旅游文化产品链的伏牛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了河南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布和组成群落的乔木、灌木、草本的不同种类及其个体数以及在海拔垂直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群落类型与物种丰富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伏牛山地区亚热带北界界线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伏牛山地区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明显.目前,学术界关于该地区亚热带北界界线问题争议较大.为了凸显伏牛山地区的自然过渡性特征,不应苛求把该界线限定为一个固定的绝对线,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带或者区域.  相似文献   

14.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群落调查,计算重要值,确定伏牛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层优势种,分析不同演替期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优势种多呈聚集分布,栓皮栎、短柄枹、锐齿栎、华山松等乔木层优势物种均呈聚集分布,从演替初期到演替后期,多物种在同一群落同时形成聚集分布增多,使群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下,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根源.在分析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对伏牛山文化圈发展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与反思,提出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以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区域发展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贵州猕猴桃属植物分布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以来,我们对贵州猕猴桃属植物进行了专题调查.历时六年,基本查清了该属植物种和种下分类群及分布状况.到目前为止,本属植物种和种下分类群有8种,18变种,5变型.该属植物在贵州分布的特点是:大多数种和种下分类群,较集中地分布在雷公山及其周围地带,共18种和种下分类群;梵净山及其周围地带,共10种和种下分类群.  相似文献   

19.
叶永忠  汪万森 《河南科学》1999,17(A06):61-64
系统研究了河南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布和组成群落的乔木,灌木,草本的不同种类及其个体数以及在海拔垂直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群落类型与物种丰富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青海杜鹃花种质资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杜鹃花种质资源及分布作了研究,其产地及生态地理分布各异,许多种类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并对杜鹃花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