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节约能源的迫切性为开头,引出了交流异步电动机节能的重要性,并对异步电动机的损耗进行了分析,进而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节能的主要方法,特别重点介绍了降低定子电压节能的方法,并论证了降压节能在我国节能工作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力拖动装置。对定子绕组通往三相交流电源后,产生旋转磁场并切割转子,获得转矩。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价格便宜、过载能力强及使用、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保护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应按照电动机的容量、型式、控制方式和配电设备等不同来选择相适应的保护装置及起动设备。 相似文献
4.
常金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182-184
介绍了采用8031微型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运用模糊控制技术解决工业生产上交汉电动机的调速控制问题的基本思路,该设计具有方法实用简单,效果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6.
杨跃龙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
本文对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节能以及与电动机效率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可变机械负载、恒定满载电动机应用具有的效率特性及与节能关系。对三相交流电动机的选型及节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电流检测型保护装置的类型和温度检测型保护装置的类型,不管采用何种保护装置,必须考虑过载保护装置与电动机及短路保护装置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交流电动机的软起动控制器,此控制器采用单片微机控制,通过控制可控硅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实现交流电动机的平滑起动和停机,并根据交流电动机拖动负载的情况,设计了四种软起动工作方式。实验证明,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小容量的异步电动机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对于大容量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容量超过其供电变压器的某定值,一般应采用减压起动方式,以防止过大的起动电流引起电源电压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实现的粮库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这是一个性能价格比较高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几十个温度(还可以扩展到上百个)传感器都是用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的热敏电阻,用软件克服了这种传感器的线性度和温定性差的缺点。通过一定工作量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将对湿度的检测转化为对温度的检测,从而简化了电路,过一步降低了成本。由于本系统采取了一系列软件抗干扰措施,故实现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组成的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组成的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3.
14.
论述了人工智能(包括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和智能混合系统)的发展和原理及其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梦成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2,28(4):28-31
介绍了用STC12C5628AD单片机控制变压器二次侧绕组抽头,以构成交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可控硅调压原理,给出了智能交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电路,还介绍了该交流稳压电源的软件设计思想及部分程序.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并提供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6.
永磁式BLDCM交流伺服系统转矩脉动最小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的转矩特性,提出用瞬态转矩控制法和重叠换相法消除磁通畸变和换相带来的转矩脉动.同时,把以上分析的原理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配合电流跟踪控制的PWM-GTR逆变器作为电源以及合理的软件和硬件组成无刷直流机伺服系统,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全数字化.系统可以运行于速度伺服和位置伺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许兴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4):105-110
机动车的安全检测与管理对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程角度介绍和比较集中控制式、分级分布式、分组控制式等几种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布置和软件功能,探讨不同使用条件如何选择较合理的微机检测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单片机温湿度自控系统的原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由于微机数控系统具有易于准确给定希望的数值、便于集中监视和控制多个对象、直观性好、编程灵活等特点,故该系统的硬软件稍做调整,就可应用于多种需要控制温湿度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大功率条件和小扰动法,提出了一种较常规方法更为准确、简捷的异步电动朵临界转差计算方法。所获结果可作为判断电力系统中异步电动机临界失步和临界电压失稳裕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变频调速变压变量供水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采用CAD技术进行管网平差计算,建立了不同流量段的管网最不利点压力控制数学模型,并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变频调速器及水泵并联运行环境下,实现了供水运行的变压变量调节,使供水系统处于最佳工况,解决了目前正在推广应用的恒压变量供水方式所存在的水电浪费问题,达到了供水运行理想的节能目的。同时本文还采用通讯连接手段,在下位机与上位机以及可编程序控制器之间实现了实时通讯和运动控制,达到了数据自动采集、存贮、处理和动态监视之目的,提高了水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