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在铁道部的总体部署下,为了更好地解决运输与检修之间的矛盾,2008年郑州铁路局在主要干线开展接触网设备集中修工作以来,集中修开展的范围逐年扩大,设备通过集中检修,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呈现了安全、稳定的态势。集中修的大力推行,为接触网设备进行更加细致的全面检查提供了大好时机。但与此同时,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金永胜 《河南科技》2011,(20):58-59
<正>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露天架设,极易受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机车具有冲击性、不稳定性的特点,使接触网成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主要的故障点。我国之前对接触网设备一般采用以计划修为主的维修策略,即根据经验安排检修周期,利用维修天窗时间组织作业。这种维修策略与组织模式针对性差、效率低。近  相似文献   

3.
在牵引供电接触网施工过程中,因未对线索进行超拉而导致的蠕变累积现象,影响到设备诸多方面,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快速消除接触网线索的蠕变,使设备快速达到稳定状态,提高设备的内在质量,降低运营检修成本,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在铁路电气建设中,为了更好地彰显其经济性,提高其科技含量,就必须对铁路电气建设施工中所采用的接触网设备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基于这一背景,从科技、经济、创新的视角,就接触网设备在铁路电气建设中的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铁路接触网系统的Markov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接触网的可修特性,采用马尔可夫(Markov)理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建立了接触网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接触网系统的稳态有效度、可靠度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重要特征量的计算公式.用此模型对宝成线的可靠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在同国外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接触网系统可利用度的有效措施.为铁路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维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桥钢柱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会设备老化、锈蚀,结合陇海线既有电气化铁路桥钢柱更换设计,阐述了怎样提高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桥钢柱更换的安装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气化进程的加快,对接触网的运行及故障识别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参数较多、容易发生故障,且故障识别较慢、精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协同更新机制的接触网故障智能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技术标准选取接触网中常见的几种典型参数故障数据与正常数据,并完成各类别的标签指标设计;其次,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中存在的寻优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动态协同更新机制进行改进;然后,构建基于动态协同更新机制改进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接触网故障智能识别模型(DCUMPSO ELM);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在接触网故障智能识别中的有效性,为接触网故障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郭彦路 《河南科技》2012,(17):95-96
<正>一、我国既有接触网改造施工现状在我国,在不同的作业区段,车流密度、供电方式和施工封闭点长短的差异,决定了施工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是否需要增建二线的铁路是由铁路自身运能的增长决定的。既有线路接触网一般进行要点施工作业,根据现场条件的不同,不同施工作业点的施工时间也不一致,有关标准要求,站改时接触网停电时间不能超过120min,而线路施工需停电2.5~4h;在接触网停电前,  相似文献   

9.
<正>从300MW机组基建开始,大唐洛阳热电厂工作人员以点检定修的管理模式对设备进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在工作中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中温度的变化能直接反映设备质量的好坏,而普通的测温仪无法远距离分辨出故障点的具体部位,尤其是无法检定电气设备的高压线路、开关、电缆接头等故障。为了为检修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大唐洛阳热电厂开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电力调度体系,可以切实提高区域用电的稳定性,而决定电力调度有序进行的根本性保障是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开展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检修和管理工作,但是整体效率不高,巡检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自动化设备运行效率。为了切实提高电力调度工作质量,人们需要细化检修制度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本文根据当前自动化设备检修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解析了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全文就高速铁路接触网跳闸的故障查找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跳闸查找的管理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直接影响到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维修成本,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力变电设备检修的原则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电力变电设备检修的方案,基于具体的实例,对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肖保军 《河南科技》2011,(17):58-59
<正>自20世纪50年代引进前苏联的定期检测(预防性试验)及定期维修制度以来,我国供电企业定期检修作为输变电设备主要的维修方式一直延续至今。这种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定期检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和排除了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电业领域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已进入实施阶段。面对即将来临的市场竞争,以及按照《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的要求,发电企业需要建立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体系,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企业设备检修管理手段落后、作业流程不合理、数据不能及时共享、数据管理方式陈旧和员工业务技能更新慢的问题,从而实现在保证设备可靠性的同时,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接触网电场强度可采用镜像法计算。镜像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所研究场域以外的某些适当位置上,用一些虚设的电荷(称为镜像电荷)等效替代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或介质分界面上的极化电荷。这种方法有利于对接触网电场强度的分析,对于防止接触网电场对人体造成危害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影  邓敏 《河南科技》2013,(8):112+114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实施过程中,关于运行设备的检修按照要求应给予检修前评价和检修后评价。由于设备检修的原因不同,导致检修前评价的时间点的确定的不统一。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探讨了继电保护运行设备检修前后评价的有关事宜,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力工业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正在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检修部门除了要积极的探索检修的关键技术外,还应针对不同的变电设备将在线监测、带电测试等技术和手段有针对性的应用其中,为变电设备的良性运行提供直接的依据。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铁路将进入全新的高速列车时代。大幅度的提高铁路的行车速度,尽快实现电气化铁道网络化,是提高铁路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在电气化铁路上进行线路改道,站场改造工程时,接触网拨接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接触网的密切配合,是保证运输秩序不受大的干扰,线路改道顺利实施的关键。几年来,我  相似文献   

19.
景琎 《甘肃科学学报》2015,27(3):119-124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通过采集信号设备开关量、模拟量并记录分析,实现了设备工作状态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为了进一步实现集中监测系统对设备故障原因的分析,讨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集中监测故障诊断流程,对信号设备故障机理的分析确定特征参量,再利用集中监测系统功能获取故障数据,将故障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获取其中的映射关系。集中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特征参量的异常变化,将测试的信号设备特征参量作为待诊断样本输入神经网络。结果表明,网络将会输出最匹配的诊断结果,实现集中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设备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决定了设备能否连续稳定运行以产生效益,故对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预防检修、跟踪管理,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方法,已成为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迫切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