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代著名律学家王邦直的专著《律吕正声》,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乐理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律学观中的乐道、天道与人道;二是"律历同道"观及其对自然之"天"的重视;三是乐律之度量规制与"天人合一"的律学观;四是"天人合一"律学观中的律以辅政思想。"天人合一"包含了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它渗透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许多思想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态建设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邦直与朱载堉同是明代的律学家,通过对王邦直《律吕正声》和朱载堉《乐律全书》的比较,从律吕与政治的关系、律吕和历法的关系、乐律之政治观、乐律之融通观和律吕之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两位明代律学大师的异同和联系。不论王邦直还是朱载堉,他们都为中国的律吕之学研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治学和求知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4,(1):28-30
王邦直饱读史书,潜心钻研,立志恢复中国古律制之本源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律吕正声》在律学理论上主要有二:其一,黄钟律管尺度三寸九分说;其二,三分自三分隔八自隔八学说。其中,黄钟三寸九分说是着重探讨并贯穿《律吕正声》总六十卷的重要律学理论,三分自三分隔八自隔八则是用黄钟三寸九分学说解决旋宫问题时派生出的乐律观点。因此梳理黄钟三寸九分说的来龙去脉是解读王邦直律学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王邦直是我国明代与朱载堉同时代的乐律学家,但他对于十二律以及黄钟还原问题有着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见解,所著《律吕正声》是其乐律思想、美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考察王邦直的律学体系,以期对其理论价值和美学意义进行探讨,从而深化对我国明代律学研究成就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16世纪是世界音乐律学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的一个世纪,很多光辉夺目的律学成就都产生在这个时期,无论对于中国律学发展史还是西方律学发展史,这一时期都对后世的音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王邦直等一批律学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和寻找更为完善的律制来适应当前和未来音乐的需要,彰显具有文化特质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重演律的哲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释"三大重演律"和三个推论,探索了重演律中的偶然和必然、个别和一般、对称与破缺、内环境与外环境等哲学问题,建立重演律方法论,特别是重演方法在模型与模拟、教学法以及文学艺术中的广泛应用的方法,利用重演方法阐明科学、文化、经济加速发展的机制与原理,以及落后国家、落后民族在较短时间赶上先进国家和先进民族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
陈锐词学思想与常州词派词学理念迥异,其推尊柳永,重字句、协韵与守律,且填词较好地实践其理论主张。不惟如此,柳永词谱之功与婉约风格受到陈廷焯、郑文焯、刘熙载、王国维以及朱祖谋等词学家的青睐,反映了柳词经过清初、中叶传播的沉寂之后于晚清民国再次进入词学家的接受视野,亦体现了晚清民国词学思想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8.
历来认为诗词的声律是平仄律.但究其含义和成因时,有"长短说"、"轻重说"、"抑扬说"、"超音段说"等多说,各持一端;在诗词实践中既讲"平仄",又讲"四声",自相矛盾.所以平仄律只是一种感性经验,还不是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万树《词律》是清代乃至整个词学史上最重要的词学书籍之一。《词律》体现了万树深刻的词律思想,他摒弃了前人制作词谱空疏的弊病,主张严守唐宋词作的四声情况,力主"词无衬字",坚持把诗、曲二体从词中剔除出来,分析中肯深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词学价值与词学地位颇高。  相似文献   

10.
结合汉及以前的数值记数法,对《史记·律书》中记载的数据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另一种解读方法,认为它可能是将无单位量纲的(以81为黄钟律数生律所得的)十二律律数转化为以寸、分表示的有单位量纲的律长而得到的.对其中的7个非整数律长取到寸、分及分的约数,约数的分数部分统一以3为分母,舍去分子上的非整数部分.这样所得各律律长数据与原文数值吻合得较好,相互之间的联系痕迹也很明显.《史记·律书》"律数"节记载的律长数值与同节所记的五音律数是一致的,皆为三分损益法生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三方面:"兴趣"的含义,"妙悟"作为达到兴趣的途径,"入神"作为兴趣的最高境界,力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兴趣"问题作一次较为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红色精神资源"的实质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两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红色精神资源",促进"两课"教育教学的发展。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进"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指南;团结协作精神是"两课"教育教学富有生命力的基石;树立"敬业"、"爱岗"、"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搞好"两课"教育教学的精神动力;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促进"两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创新精神是"两课"教育教学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Production of "sulphation factor" by the perfused live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 McConaghey  C B Sledge 《Nature》1970,225(5239):1249-1250
  相似文献   

14.
“以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中华民族“法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指出“法治”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Non-parallel transport" of enzyme protein by the pancrea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 S Rothman 《Nature》1967,213(5075):460-462
  相似文献   

16.
何其芳《快乐的人们》是一部诗剧,内容上集中表现了革命青年对集体生活的追求向往, 形式上达到了诗情与剧情、意象与形象、诗语与剧语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隔与不隔”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美学理论之一.从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角度视之,可以在“所指--能指--读者还原”这一过程里见出许多重要的文艺现象,这都有利于我们对文学文本特征的进行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8.
振动时效消除压力容器的焊接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青海大学学报》2002,20(2):40-41,50
文章通过对压力容器的焊接应力分析,阐述了振动时效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分析实验我们提出一种分析电子电路的方法,即把电子电路中的元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元件,另一类是辅助元件,然后用“加元件法”和“减元件法”逐一判断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进而明确整个电路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回溯法是一种选优搜索法,按选优条件向前搜索,以达到目标。但当探索到某一步时,发现原先选择并不优或达不到目标,就退回一步重新选择。采用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回溯法解决城市推销员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而且节省内存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