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癌免疫细胞因子研究与肿瘤免疫治疗战略》一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针对我国免疫学基础和肿瘤免疫治疗实验临床研究,以及基因工程研究实际情况,对今后肿瘤免疫治疗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吕有勇 《科学通报》2002,47(20):1560-1560
2002年9月23~27日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共有2000多人出席,是肿瘤学术会议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我国常见肿瘤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肺癌、头颈部肿瘤和白血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500余篇论文参加了分会专题报告,涉及的内容几乎覆盖肿瘤研究成果的各个学科和专业.由此反映出我国肿瘤研究领域各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早期的实验肿瘤研究及肿瘤发生两阶段学说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者约500万,几乎占全世界每年死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我国每年死于肿瘤的人数约80万,待治者150万,其中新患者100万。肿瘤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5,(10):12-13
玛丽·盖特尔(MaryGuettel)在6年前戒了烟。之前,她曾有过35年的吸烟史。跟许多烟民一样,她担心过吸烟可能对肺脏带来的伤害。因此,她选择了参与纽约市长老会-康乃尔医院的一项研究: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对探查有治愈可能的早期肺癌的有效性研究。CT扫描显示,盖特尔夫人的右肺有细小的肿瘤。肿瘤切除后,状况一直很好,每6个月接受一次CT扫描,以检查可能复发的同时是否有新的肿瘤出现。不久前,果然在她的左肺发现了新的肿瘤。盖特尔夫人深信,是CT扫描检查在肿瘤扩散之前发现了肿瘤从而救了她一命。也许情况确实如此。但…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发现,肥胖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即使在分子标志物提示预后较好的结肠癌患者中,亦是如此。一项未发表的涉及近5 000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数据表明,肥胖是导致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包括拥有与肿瘤良好预后相关标志物——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结肠癌患者。美国癌症协会(ACS)肿瘤资源库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身体质量指数(BMI,即用体重公斤数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07,52(23):2758-275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实验室主要从事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机制以及肿瘤与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拥有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07,52(24):2870-287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实验室主要从事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机制以及肿瘤与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等领域的研究,拥有一支全天候的创新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8.
中国常见肿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的遗传学病因复杂,全面系统地了解遗传变异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一项艰巨任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全基因组水平探讨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或其他表型的关联,为了解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策略。针对不同肿瘤的GWAS,验证了一些基于候选策略所发现的肿瘤相关变异,发现了一系列新的肿瘤易感基因或染色体区域。主要介绍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肿瘤GWAS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阐述GWAS为中国常见恶性肿瘤遗传病因学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自然信息     
肿瘤化疗的体外试验各个肿瘤病人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往往不同,即使是表型明显一致的肿瘤也是如此。若预先知道一种特殊人类肿瘤细胞群体对于一系列可能的抗癌药物的敏感谱就可能有助于决定所需的治疗方案。为此,许多研究者力图建立体外系统来分  相似文献   

10.
爱滋病是新发现的疾病,还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爱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全身免疫力下降,因此罹患肿瘤的机率很高。《爱滋病与肿瘤》一文就此病与卡普济肉瘤、伯吉特淋巴瘤、类淋巴瘤及成免疫细胞肉瘤的关系作了综述,还就爱滋病的病原学特别是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对爱滋病与肿瘤,或与肿瘤有关的病毒的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罗登 《科学通报》1959,4(16):531-531
中国科学院实驗生物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在大跃进以来,都在肿瘤方面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續和經驗。为了相互交流研究工作中的成果和經驗,討論今后的工作方向,并进一步密切协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在7月26—28日召开了肿瘤工作报告和专題討論会。参加这次会議的除这三个研究所有关的工作人員外,还有院外有关研究单位和临床部门的工作人員。会議首先由三个单位彙报了一年来肿瘤研究工作开展的情况。接着是六个专题报告:核酸与肿瘤、肿瘤組织酶系的特点、激素与肿瘤、癌細胞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2.
卢平 《科学通报》1986,31(8):627-627
自Rygaard和Povlsen在裸鼠体内成功地进行人体肿瘤异种接种以后,已对许多种人体肿瘤在这种先天免疫缺陷动物中的接种进行了尝试,人肿瘤/裸鼠体系对肿瘤生物学及筛选抗癌剂的研究提供了唯一的机会。但很少有关于人成骨肉瘤在裸鼠中连续生长的报道。 成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20~30岁患者的恶性骨肿瘤,占我国恶性骨肿瘤的首位。为了研  相似文献   

13.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疗法.与传统的疗法直接杀伤肿瘤不同,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功能间接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的疗法.考虑到肿瘤的异质性和遗传不稳定性,单一的疗法不能达到完全治愈肿瘤的效果.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利用超声可以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强度,加强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聚焦超声在破坏肿瘤的同时可以导致机体在原位产生肿瘤碎片和肿瘤相关抗原等物质,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刺激细胞免疫,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微泡是临床上使用的超声造影剂,微泡的加入可以加强聚焦超声对肿瘤的破坏效果,引发更强的免疫反应.利用超声和微泡的组合还可以打开血脑屏障,促进免疫细胞或免疫治疗药物进入血脑屏障发挥作用.此外,微泡还是一种常用的基因和药物载体,利用超声将负载免疫相关基因或抗原的微泡递送到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中,同样可以增强免疫应答反应,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21,66(3):319-328
定量工程生物学在定量刻画肿瘤微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肿瘤免疫疗法的机制研究.然而在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大部分病人对免疫治疗无响应.因此,免疫治疗的响应机制是研究肿瘤免疫疗法的重点和难点.其中,肿瘤微环境被认为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定量测量与定量数据分析对肿瘤免疫疗法的机制研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利用定量生物学手段解析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种类、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各种细胞的空间位置、物理和化学因素、细胞外基质等,并建立这些因素与肿瘤免疫疗法效果之间的定量关系;运用工程生物学手段开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T细胞受体工程T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等免疫疗法.本文将主要介绍定量测量方法在肿瘤微环境前沿研究领域内的应用,以及工程生物学在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中改造肿瘤微环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史春梦  罗成基 《科学》1999,(9):56-57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P53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野生型P53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多个过程,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及某些组织的发育中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P53功能的异常或消失与多种肿瘤关系密切,是目前已知与肿瘤相关性最高的一个基因。P53在肿瘤基因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前景。因此,P53的研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近来还相继分离出一组以P73为代表的与P53结构和功能具有相似性的新蛋白产物,可能属于同一家族。这一现象进一步深化了对P53的认识和研究。本文阐述近来P53在几个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2016年肿瘤学研究代码下肿瘤免疫研究的申请、资助情况,展示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中国肿瘤免疫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运用荧光物质在活体组织表面鉴别肿瘤的光敏技术理论,近年来在国际上正在发展。可喜的是,我国对活体组织固有荧光光谱应用于早期粘膜型癌症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也已初露端倪。《活体组织固有荧光光谱的研究》一文就是这一研究成果的总结,它不仅从理论上充实了激光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而且对肿瘤的诊治,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肿瘤是起源于正常干细胞突变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形成的异常组织,但干细胞突变成癌细胞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有许多相似处,如自我更新和分化,提示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基于这一认识,人们假设肿瘤组织中存在稀少的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起始细胞"即癌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CSC),促使肿瘤发生,对维持肿瘤生长和复发起关键作用,即CSC学说.对该学说虽有争论,但存在的共识远多于争议,已被众多学者接受且应用到CSC的研究中,在认识CSC的"stemness"和靶向CSC治疗肿瘤领域取得了进展,现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图为患有皮肤肿瘤的小鼠经移植抗癌特性的免疫细胞3周后,其皮肤上的肿瘤完全消失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通过免疫细胞的移植,可以将具有抗癌特性的新品系小鼠的抗癌能力传递给其他普通品系的小鼠。这项研究由北卡罗来纳州的威克林业大学的崔正(Zheng Cui)和马克·威廉哈姆(Mark Wi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患内异质性难题,研究人员正在考虑实施新一代标靶疗法——研究人员目前越发地感到,他们先前可能低估了肿瘤最古老且被人们认知的复杂性——肿瘤的异质性——这可能有助于解释标靶治疗为何会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发生。肿瘤的异质性研究人员发现,肿瘤通常会表现出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