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桂中地区在校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健身意识上的认识不是很充分,不完全清楚健康和亚健康的界线划定;大学生的终身健身意识差,仅有23%的学生准备终身体育锻炼;在健身行为习惯中有7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的锻炼频度、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他们选择的健身项目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来看大学生在健身运动意识方面有了广泛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行为习惯,不能够自觉地进行终身体育锻炼,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民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我国全民健身的现状,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在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桂林市健身活动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桂林市全民健身的主要因素有:没有时间,学习、工作负担重,健身意识淡薄,不懂得如何锻炼和没有合适的锻炼场所等;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重视体育健身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加快健身俱乐部与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中学教师关注体质健康,确保以强健的体魄投身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延安市多所中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对健身的了解程度,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目的、时间、频率、项目、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体育健身活动对教师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找到影响中学教师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的身体情况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业余时间选择体育健身的人数比较少,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和时间并不理想,而且选择的运动项目较为单一,多为跑步散步,这显示教师体育运动意识不够强烈。但多数教师对体育健身活动动还是比较喜爱的,并且愿意在运动相关的项目上消费。影响延安市城区中学教师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因素、工作压力、家庭因素。而体育健身活动对中学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议学校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强教师体育锻炼意识的建立,积极开展体育比赛项目,完善锻炼的器械和设备,营造出一种科学化的体育锻炼环境。  相似文献   

4.
燕山大学教师运动锻炼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林 《燕山大学学报》2003,27(2):139-141
通过对燕山大学教师运动锻炼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态度、兴趣、参与程度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健康状况不佳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年龄较高的教师健康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年轻教师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体育设施不足、经费匮乏、方法不当是阻碍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因素。体育意识淡泊、锻炼效果不佳是影响广大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连市主要城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项目、锻炼场所和锻炼时间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主要城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以满足提高体育成绩需要为主,具有短视现象;锻炼项目的选择以跑的项目为主,基本与体育考试内容有关,没有满足学生对体育兴趣的需要;锻炼场所主要以学校操场为主,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社区和家里的空地及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锻炼形式主要以结伴锻炼和集体组织形式,以个人行为锻炼的人很少;学生自主锻炼频率不高、锻炼持续时间和对锻炼时间的选择虽然没有规律性,但基本都能保证参与,多数学生能保证每周3次以上和单次1 h以上自主锻炼时间.  相似文献   

6.
从健身意识、体育项目选择、锻炼时间、健身场所等方面对合肥市三河镇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空巢老人的健身意识较为强烈,运动项目多为快走、散步、太极拳等具有安全性、独立性且投入少零消费的项目;活动的频率、时间具有规律性,健身场所较为固定;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消遣娱乐等;空巢老人喜欢热闹、与人交流,锻炼时多愿意有人陪同.提出建议如下:发展娱乐性和竞技性健身项目,促使空巢老人积极参与健身锻炼;加强健身宣传,增强空巢老人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调查分析方法,针对新余市健身房参与健身者的基本情况、健身消费、健身目的和锻炼时间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健身者的健身目的以健身为主,健身操是健身者的首选运动项目,健身者的健身意识较强,但普遍缺乏健身常识及科学的锻炼方法、盲目锻炼,不易产生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非公有制企业的部分职工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职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论为:(1)职工被调查的对象中体育人口偏低,男职工体育人口比率高于女职工.多数职工没有掌握锻炼的原理和方法,锻炼的质量不高,参与锻炼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待提高.(2)职工参加体育健身的形式主要是以直接参与为主,其锻炼形式主要集中于个体单独锻炼和朋友同事自发组织的体育锻炼.(3)企业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多数职工参与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锻炼目的比较单纯.锻炼项目倾向于选择简单易行、对技术和场地条件要求不高的球类、走跑类等传统性健身项目.(4)男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要多于女职工,女职工每次锻炼的时间比男职工长.  相似文献   

9.
中青年男教师血脂状况和饮食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德州市中青年男教师血脂状况和饮食态度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青年男教师血脂偏高趋势较严重,超重和肥胖人数较多;教师饮食态度较好,但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存在着明显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潍坊学院高级知识分子的健身状况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潍坊学院高级知识分子健身状况不容乐观,多数被调查者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缺乏时间、场地以及指导是影响锻炼的主要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西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西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各高校体育院系专选健美操开课率高,教师总体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偏低,男女教师比例相差太大,专业与非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不合理,健美操选用教材不统一,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时间、形式不同,教学设备不完善和教学条件的好坏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高校教师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山东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意识较好;体育人口略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中老年教师体育健身百分比高于青壮年教师;体育健身项目主要选择散步、登山、跑步和球类,活动场所主要在校园;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和体育场地设施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健身健美操在我省全民健身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我省部分城镇、学校等健身健美操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认为我省普及健身及健美操时机已基本成就,应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大力普及健身健美操,促进全民健身在我省得到更好、更快、更广泛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健身操是近年来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深入开发而产生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本研究从大众健身的视野,阐述了新时期民族健身操的文化渊源、概念内涵、动作特征及其自身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民族健身操在高校开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论力量素质对健美操运动员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演变过程、难度动作用力的生理学角度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对难度动作选择的有关数据的统计对比,论述了力量素质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获得成功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跟上现代健美操运动发展的步伐,在训练中必须加强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既是健身美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项目.它不仅能使人在欢乐和愉快中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还具有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娱乐、消遣、社交等功效.应根据运动员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运动心理规律,创编动作难易程度不同、性质不同、新颖、独特的健美操;并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形体训练、技术训练,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健美操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明三个问题,一是对浙江省第九、第十两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基本。情况作对比和分析;二是阐明第十届健美操裁判工作的特色;三是由此提出我省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建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城镇居民全民健身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16个城镇的健身人口、健身形式、健身设施等现状调查,分析了制约四川省城镇全面健身运动发展的原因,提出四川省城镇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力求为探索我国城镇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析体育教师在高校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教师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生力军、是学校体育教学和各类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如何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师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有利于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