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2,(14):21-22
苏联和俄罗斯的每一代领导人似乎都在努力给城市的建筑打上自己的“印记”。站在莫斯科麻雀山的观景台上,整个莫斯科市都可以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赫鲁晓夫式”低矮民居和雄伟高耸的“斯大林式”建筑相映成趣,建筑群中那金光闪闪的“洋葱头”则是“救世主基督大教堂”的圆形尖顶,这是叶利钦主政时心心念念要重修的建筑,而所谓的“梅德韦杰夫公寓”则成为莫斯科住宅商业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3-63
全球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科学家们在全球碳平衡研究和估算时发现,有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去向不明,这就是全球变化与碳循环领域的“二氧化碳失汇”问题,也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碳黑洞”。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设计者约恩·乌松已与世长辞,而令他生前最声名显赫的作品——悉尼歌剧院就像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哀悼时表示那样:“悉尼歌剧院是全球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我们国家的一个标志。”为悼念他,悉尼歌剧院于2008年11月30日晚上将歌剧院建筑中风帆部分的灯光熄灭了1小时,仅在半年多前即4月8日乌松90岁生日之际,悉尼歌剧院的200多名员工在交响乐团的伴奏下,隔着大洋为乌松唱响了《生日快乐歌》。  相似文献   

4.
全球视角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史上最受瞩目的学术趋势,基于此种视角展开论述——“全球视角下的科学”或“全球科学史”,正是方兴未艾。本文首先回顾近三十多年以来科学史领域中的“全球转向”,重温主要的认识框架和观点,其次探讨“多中心”世界这一构想和比较视角对自然知识的全球史所具有的意义,提出运用一种相对的观点,将现代科学视为在世界各地展现和发展的众多知识实践之一,使得科学史转化为一种全球化、去中心化的历史。最后以药材知识的案例设想一种全球知识史的框架——刻画文本和实物跨地理界限的流动以及多种文化在生产知识的实践上所呈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一些人相信地球拥有从“全球变暖”伤害中“自愈”的能力,另一人则相信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更是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行星地球和人类自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10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相似文献   

6.
“鸟巢”体育场早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标志建筑,这座设计独特新颖的建筑把建筑的“钢结构”直接暴露在外,给用于承重作用的钢结构赋予了美学的灵动,这种钢结构的简约大气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远在秦始皇时代,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  相似文献   

7.
“维多利亚的秘密”是全球最顶尖的美国内衣品牌,它拥有超过1000家连锁专卖店,年销售额高达28亿美元,全世界的年轻女士都以拥有一件“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为荣,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手握这一全球女人最高“密码”的居然是一家名为维珍妮的深圳内衣企业。  相似文献   

8.
物种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快速灭绝。“绿色革命”带来了农业的“胜利”却严重破坏了粮食品种的多样化。人类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已经失去了半数以上粮种。只有采取措施来拯救物种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世界各地目前分布着1400多个物种库,它们与挪威“斯瓦尔巴特全球物种库”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相似文献   

9.
建筑术语“女儿墙”指的是沿建筑物顶部边缘修建的矮砖墙。对于“女儿墙”一词,现行词典一般翻译为“parapet”。通过对“女儿墙”和“parapet”的含义进行解析,发现两个词存在不少差异,单独的“parapet”不足以正确表达女儿墙的中文含义。笔者建议译为roof parapet。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德格尔关于建筑的哲学思考,有如他对技术的追问,其运思的方式同样源于其追问“是”的意义的方式。他把建造的本质理解为定居,把定居理解为人在大地上“是”的方式,归属于定居的建造以建筑物的方式聚集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由此展开地点与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这是当代建筑理论界的共识。要开展建筑哲学的研究,把握建筑的本质,必须深入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海德格尔的建筑哲学将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独特地理单元,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也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青藏高原又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是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它的降水、冰雪、气候、植被,以及资源开发过程的生态环境演变状态,势必引起下游生态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云专利”是保护云计算技术的专利;“云专利审查”是基于“云计算”技术而发展的专利信息管理模式,是覆盖全球的专利审查信息之云。二者均是“云计算”技术和知识产权结合的必然结果。“云专利”与“云专利审查”的出现对于确保“云计算”技术健康有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珠峰北坡地区人类活动一直较少,其环境被认为相对接近地球的“本底状态”.但近年来,这种“本底状态”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由于这里多样而独特的自然条件、脆弱而敏感的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大气、冰川等及其变化的理想场所.珠峰地区的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该地区独特地域单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揭示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途径.这次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以“珠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题,目的是揭示珠穆朗玛峰地区近几十年来的自然环境变化特征、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谈到美国政府的“超绿色”建筑,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支持设施、建有纽约最大楼顶花园的摩根邮件处理设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总部以及海军第33号大楼等建筑纷纷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5.
美国标志性建筑胡佛大坝上新建起的胡佛大桥,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新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超级建筑。12年的计划,3000名工人历时5年的建设,这座大桥终于初具规模。在大坝的“阴影”下开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座建于1936年的桥是在美誉缠身的胡佛大坝的“阴影”下开建的,  相似文献   

16.
1 课题总目标 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与建立的以直接同化卫星遥感资料为主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建立完整的、具有业务运行能力的全球中期/有限区同化预报系统,并投入实时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年初向世界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4月1日起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为世界科学界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国技术,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贡献和中国发展经验……“中国天眼”邀请各国科学家携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见”未来. 遥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学家在未来若干年间将因“中国天眼”变得更为“火眼金睛”.从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类重大科学发现往往离不开尖端科研仪器.天文学界通常认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类能看见的发光物质.  相似文献   

18.
他的父亲——沃伦·巴菲特,是全球著名的投资商、2008年超越比尔·盖茨的新世界首富、众多名流富豪挤破脑袋宁愿花几百万美元与其共进午餐的“股神”.作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富二代”之一,彼得·巴菲特将怎样续写父亲的荣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3,(18):42-45
<正>奥体中心体育场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莲花”。届时,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项目比赛,以及杭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将在这里举行。整体设计理念源于钱塘江水的波动和杭州丝绸的妩媚飘逸,取意于杭州丝绸纹理与纺织体系,建筑体态源于钱塘江水的动态,动感飘逸,拥有简洁的花瓣单元,宛如一朵美丽的莲花绽放于钱塘江畔。“大莲花”由28片大“莲花瓣”和27片小“莲花瓣”组成,“一大一小”,自成单元。“花瓣”之间的留白,似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景窗。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21):36-37
被当地人戏称为“衣架”的悉尼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都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