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农业灾情形成机制为突破口,以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数据库为依托,逐一分析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诸子系统──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与灾情系统的特征值,并研究了各相关要素对区域农业灾情的贡献率。以此为根据,构造了描述自然灾害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定量指标。从而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业自然灾害系统灾情形成机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区域农业相对灾情与绝对灾情意义不同,必须将两指标同时作为系统特征指标;单一的自然灾害要素难以解释灾害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综合指标可以更好地刻画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淮阴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各种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年份常造成粮食减产和失收。本文利用江苏省降水资料(1950~1980年),对本市因雨量多和雨日长所造成的涝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御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淮阴市开展国土规划工作的需求,以高档微机、必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并进行卫星遥感资源环境调查,建立地级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土地等主要资源环境要素专题数据库,初步建成地级淮阴市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淮阴市地区区域开发中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研究的实践,介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级市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研制方法及  相似文献   

4.
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其灾情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农业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解放以来四十年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生产中主要自然灾害的灾情统计特征,灾情的时间变化规律及灾损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指导下,以灾害系统基本单元为最小空间单位,选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水灾、旱灾、低温冷害、风雹灾及病虫害5种自然灾害,以民政部1978 ̄1993年农业灾情统计数据为标准,并以综合农业灾情强度(16年年平均状况)为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自下而上”逐级综合,提出了湖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区划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分异的3个一级区及18个二级亚区。通过检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指导下,以灾害系统基本单元为最小空间单位,选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水灾、旱灾、低温冷害、风雹灾及病虫害5种自然灾害,以民政部1978~1993年农业灾情统计数据为标准,并以综合农业灾情强度(16年年平均状况)为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自下而上”逐级综合,提出了湖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区划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分异的3个一级区及18个二级亚区.通过检验,分区方案合理,较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以干旱和洪涝为主、气象灾害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多种自然灾害类型发生交互作用,干旱逐渐成为气象灾害的主导,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趋势明显。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不仅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而且农业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农业自然灾害受灾规模的增长率同粮食总产量增长率之间高度相关,即当灾害发生规模每增加1%,则粮食总产量缩减0.16%;粮食对外出口与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受灾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且自然灾害对其影响较为显著;农业自然灾害从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的角度对农业再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部分地区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耕地生产力下降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态系统面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日益凸显,严重阻碍着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采用区间数评价理论,结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农业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基本框架和模型,并以灾害频发的湖南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湖南14个地州市的农业自然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湖南农业自然灾害脆弱性的重要因素主要有造林面积、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水库数量、防洪堤岸长度;湖南农业自然灾害脆弱性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张家界、邵阳、娄底、湘西自治州、湘潭、怀化、益阳、永州、岳阳、衡阳、常德、长沙、郴州、株洲.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治理湖南农业自然灾害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导致我们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农业环境的严重破坏,致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自然灾害不断加剧,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面临着许多风险,一旦风险发生,不仅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农业保险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81~1987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全国40年农业受灾、成灾、绝收的统计数字,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农业灾情的特征是天、地、人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陶胜 《科技信息》2013,(14):166-166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降低各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深度不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以供有关农业保险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农业自然灾害及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实际调查和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风险大、利润小,粮食生产严重滑坡的实际,提出解决的关键在于实施持续农业,当前的切入点在于减灾农业。而陕西跨世纪减灾农业的突破点在于,以分析研究历史灾害资料为基础,进一步探明其农业自然灾害致灾因子的变异背景、形成和变迁的时空分布规律,从中解析出人为活动的影响,使灾害减缓的人为活动不断增强,使灾害力。剧的人为活动得以减少和制止。实现农业的降本增收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生产函数形式的基础上,由农业产出量,物化劳动、活劳动投入和非控制变量构成富有新意的生态经济生产函数形式的模型。利用该数模,采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相结合的混合数据,计算出省农业科技年平均进步率。并将它和农业技术综合指数建立了指数方程,得到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贡献率波动间接了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升降,印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土地资源现状利用及发展趋势入手,讨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采用产潜比数学模型,预测两种投入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不同生活标准下的土地人口承载量;通过供需平衡,研究协调土地、农业发展、人口和环境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重点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对耕地资源保护所起的作用,以及保护性耕作、化肥施用、秸秆处理、农药喷施等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对机械装备的需求,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产品加工、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本文简单阐述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得出农业机械化是小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风险大,利润小,粮食生产严重滑坡的实际,提出了解决的关键在于实施持续农业,当前的切入点在于关农业,而陕西跨世纪减灾农业的突破点在于,以分析研究历史灾害资料为基础,进一步探明其农业自然灾害致灾因子的变异背景,形成和变迁的时空分布规律,从中解析出人为活动的影响,使灾害减缓的人为活动不断增强,使灾害加剧的人为活动得以减少和制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施用、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三废”污染、水资源短缺1自然灾害的日趋频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主要环境问题,结合本国国情,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建立和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高化肥利用率,重视土壤有机培肥及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县五十多年来.未遭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县森林植被好。森林与农业的关系极为密切。林业问题,实际上也是农业问题。我县林业工作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重视下.有了相当的发展。由于有县委、政府在认识和指导思想上的正确领导,正确处理了农林关系,狠抓了林业上的飞播、植树造林、护林、防火灾(森林防火)等重要措施后,才使森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郑州市的农业资源、种植、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的现状,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了郑州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具体思路:以引进新技术为主,研究高技术为辅,引进与研究相结合。围绕该思路,确定了实施郑州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