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树林植物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和河口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海陆边缘生态
系统的独特生境使得红树林来源内生真菌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蕴藏着结构新颖、活
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树林来源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结构特点及抗肿瘤、
抗炎和抗菌等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树内生真菌来源新型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B7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真菌B77是一株采自湛江红树Kandelia candel种子的内生真菌,该菌的种属尚未鉴定,首次研究了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3-O-methylfusarubin,Fusarubin,大黄素,大黄素甲醚。3-O-methylfusarubin和Fusarubin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初步的药理活性显示,它们对Staphyococcus aureus ATCC 27154的MIC分别为50.0和12.5μg/mL。考虑到该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深入研究这一工作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树林内生真菌ZZF13,为湛江红树林秋茄内生真菌,种属尚未鉴定。从该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 分别鉴定为skyrin (1), lichenxanthone(2), griseoxanthone C(3), 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 (4),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 (5), 初步的药理活性显示, 化合物1和5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的MIC分别为100和100 μg/mL。 相似文献
4.
Bacillosporin C,D及3个Xanthones类化合物:1,3,6-三羟基-8-甲基-Xanthone,Griseoxanthone C,Sterig-matocystin是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BE-14的次级代谢产物,Bacillosporin C和D是一类含7个环结构特殊的化合物,是首次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其药理活性未见报道。药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acillosporin C和D有强的抑制KB细胞活性,Griseoxanthone C有强的抑制Hep2细胞的活性,Sterigmatocystin只有弱的抑制Hep2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6.
从8种红树林植物中共分离出8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发现其主要类群为无孢类群(Mycelia sterilia),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 spp.和盘长孢属Gloeosporium spp.,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6%、18.0%、14.6%。对这85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其菌丝和发酵液提取物对试验细菌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对大肠杆菌有抗性的菌株比例分别为22.4%、21.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9%、14.1%,枯草芽胞杆菌为20.0%、36.5%;其发酵液提取物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等试验真菌均有较好的抗性,抗性菌株占菌株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5.9%,23.5%,28.2%,而菌丝提取物均未表现出抗性;有8株(占菌株总数的9.0%)可产生抑制小麦发芽和芽生长的代谢物,具有除草剂活性;通过本实验建立的全细胞定向筛选模型发现:有14个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耐药性大肠杆菌具有拮抗活性,占菌株总数的16.5%。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内生真菌蕴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新型药物先导物和除草剂的开发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B2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红树林真菌B2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过程中,从培养液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以及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fusaric acid、
对苯二甲酸甲酯和4 butoxy benzeneacetic acid。其中fusaric acid单晶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它的晶
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534号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2534号分离到8个化合物,其中的6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分析波谱数据鉴定出来,其中环(苯丙-苯丙)二肽是首次从海洋真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3920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香港的红树林内生真菌(3920号)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中1,8-二甲氧基萘和1-(2,6-二羟基)苯丁酮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FABMS,NMR和X-单晶数据分析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的代谢产物,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ditryptophenaline(1),3-hydroxy-4-(2,6,6-trimethyl-tetrahydro-2 H-pyran-2-yl)benzoic acid (2),(E)-4,5-dihydroxy-3-(prop-1-enyl) cyclopent-2-enone(3),3,6-di-sec-butyl-1,4-dihy Droxypiperazine-2,5-dione(4),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8.0和12.0 μmol/ml.4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洋真菌因其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海藻来源真菌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对2014年以来发表的从海藻来源的海洋真菌中新发现的一些活性天然产物,按照来源海藻的类型(红藻、绿藻、褐藻)进行了分类,并就其化合物结构式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为海藻来源海洋真菌活性天然产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树皮样品中分离出125株内生真菌。采用MTT法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发现11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对KB(人口腔上皮癌)或HL-60(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8%。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的抗肿瘤活性菌株分别占供测菌株的11.6%、5.7%和4.8%。抗肿瘤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拟青霉属及曲霉属。在所分离的菌株中,归属于拟青霉属的活性菌株占供测菌株的比例最高、活性最强。结果显示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内生真菌K38和E33混合发酵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deoxyscytalidin(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5-丁基-2-吡啶甲酸甲酯(3),5-(3-丁烯基)-2-吡啶甲酸甲酯(4),sescandelin(5)五个单独培养未能得到的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真菌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从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含[2.2.2]-环二氮辛烷环系统的异戊烯基吲哚生物碱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其中包括malbrancheamides类、brevianamides类、chrysogenamides类、marcfortines类、paraherquamides类、asperparalines类、stephacidins类和notoamides类。真菌来源含[2.2.2]-环二氮辛烷环结构的异戊烯基吲哚生物碱不仅结构奇特,并且表现出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提取物中分离到Castaneiolide(1),脑苷脂-1-O-吡喃葡萄糖基-(2S,3R,4E,2’R)-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2),3β,7β,19-三羟基-5-烯-胆甾烷(3),3-羟基-4-(3-甲基-2-丁烯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甲醛(5)五个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化合物1,2,3,4以往未从单独发酵的两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两株红树内生真菌共培养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到环(L-苯丙-L-脯)二肽(1),环(D-脯-L-苯丙)二肽(2),环(L-苯丙-反-4-羟基-L-脯)二肽(3),环(顺-4-羟基-D-脯-L-苯丙)二肽(4),环(L-脯-L-酪)二肽(5),环(D-脯-L-酪)二肽(6),环(D-脯-D-色)二肽(7),木糖醇(8),腺苷(9),尿苷(10),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真菌中分离到,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获得。 相似文献
17.
对红树林真菌HTF3菌株在PD、GPY、YES、GPM及SYE5种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抗肿瘤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形成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培养基对该菌株生长及抗肿瘤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培养基中.HTF3菌株的生长速率不同.抗肿瘤活性及抗瘤谱也有明显差异;采用HPLC对不同培养基发酵液乙酸乙酯抽提物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抽提物的色谱峰数、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紫外吸收值均有较大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HTF3菌株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合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福建龙海浮宫2种红树植物秋茄、木榄的内生真菌进行连续6次的分离,得到290株内生真菌.研究结果显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内生真菌数量高峰期分别为4月份和10~R12月份;青霉(Penicillium)、交链孢(Alternaria)、Dothiorella和无孢目是秋茄中的主要优势属;木榄内生真菌主要优势属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交链孢(Alternaria)、青霉(Penicillium)等.不同宿主对内生真菌的季节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抗菌测定共筛选得到活性菌株40株,占总菌株数的13.8%;17株内生真菌对KB(人口腔上皮癌)和/或Raji(人B淋巴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占总菌株数的5.9%.生物活性菌株分布于青霉、交链孢、拟青霉、无孢目等10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中,2种宿主植物内生真菌抗菌及抗肿瘤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季节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