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利用效率限制的县域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耕地质量定级方法,满足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成效分析等现实需求,本研究充分借鉴已有耕地质量定级相关成果,从基础地力和利用效率2个维度构建了耕地质量定级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用于县域范围内耕地质量定级的限制系数法.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用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同因素法、修正法定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平山县东部平原耕地质量级别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中等级别耕地面积占比较大;2)该方法相比因素法凸显了利用效率对耕地质量的限制作用;3)该方法相比修正法更有利于提高定级工作的时效性和精确性.本研究能够为当前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定级估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2):50-55
耕地定级估价是深化农用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耕地资源定级估价的理论 ,并以来宾县良江镇作为实验区 ,在综合分析和科学计算的基础上 ,确定了耕地的级别 ,建立了耕地估价体系 ,对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改进研究——以禹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7,(11):1790-1796
为了解决现有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水平,建立了土地利用系数修正法计算土地整治后耕地的土地利用系数.首先建立项目区耕地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评价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水平指数,将两者的比值作为修正系数,对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利用系数评定耕地质量等别.通过对禹州市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质量评定和验证,得出:修正法与项目验收5年后产量法计算的利用系数一致性更高.说明利用系数修正法体现了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比产量法更适合对土地整治等项目区耕地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城镇土地定级方法的基础上,以四川省南部县为例,通过地价区段的划分和样点地价的测算修正,采用地价区段聚类分析划分南部县城镇土地级别.并根据以价定级结果与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定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定级结果的差异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探讨成果的可靠性.通过研究为小城镇开展以价定级研究提供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用土地定级信息系统的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用计算机进行土地定级的方法,并结合新疆库尔勒市农用土地定级课题的成果,提出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确定因子权重,对该市农用土地定级信息系统的建立作了初步探讨,完成了该市的农用土地定级工作. 相似文献
6.
客观给定农田质量分级指标,是实现农田质量等级划定智能化的技术难题之一。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首先建立农田质量参照系。基于GIS,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地形图,生成农田质量评价单元和数据库;采用模糊非对称贴近度算法,计算各评价单元农田质量评分;提出了农田质量分级的模糊稀疏度与模糊贴近度比较算法模型,根据农田质量评分数值的密度分布,自动提取农田质量等级界定指标,划分农田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定级的技术路线出发,通过对作用于土地上能体现土地区位差异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福清市区土地定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借助GIS手段并结合实际把福清市区土地划分为6个级别,旨在为福清市制定新一轮基准地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种度量耕地质量的新方法——以河北省沽源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质量是土地自然属性的综合,是影响土地的自然因素的集中反映.不仅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还包括降水等气候条件.在明确土地质量的概念后,以耕地为例,定量研究耕地质量.从耕地的生产功能出发,将耕地的产出看作是耕地质量和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量纲分析方法,得到耕地质量的定量计算方法.收集河北省沽源县1996年至2006年的数据,计算当地耕地质量指数.结果表明,耕地质量指数能较好的反映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最后用生产函数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检验,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农田质量自动分等定级算法及其实现——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客观给定农田质量分级指标,是实现农田质量等级划定智能化的技术难题之一.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首先建立农田质量参照系;基于GIS,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地形图,生成农田质量评价单元和数据库;采用模糊非对称贴近度算法,计算各评价单元农田质量评分;提出了农田质量分级的模糊稀疏度与模糊贴近度比较算法模型,根据农田质量评分数值的密度分布,自动提取农田质量等级界定指标,划分农田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耕地质量涉及到土壤、动植物生产力、大气、水的质量和人类的健康,关系到粮食安全,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是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总结了主要的评价类型、耕地质量指标、耕地质量的量化方法及耕地质量保护研究.提出目前耕地质量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未来国内耕地质量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农安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林省长春地区的农安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及SPSS技术,全面评价了县域内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农安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Pb、As、Cd、Cr的单项污染指数、单因子指数和多因子综合指数均达到NY/P391-2000标准.Hg单项污染指数有107个样点符合NY/P391-2000标准,157个符合GB/T18407-2001标准,5个不合格;Hg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有103个样点符合NY/P391-2000标准的安全、清洁水平,157个样点符合GB/T18407-200l标准的安全、清洁水平,5个样点处于警戒级、尚清洁水平;Hg单因子污染指数有7个乡镇达到NY/P391-2000标准,15个乡镇仅达到GB/T18407-2001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法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业地质调查资料,探讨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案.通过对土地组成要素土壤、水、大气、植物(大宗农产品)等介质的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参照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将土地质量划分为6等36级,初步建立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体系,为土地质量等级划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地球化学指标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人均耕地警戒线与耕地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忠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217-220,237
对陕西省粮食供需态势和耕地资源动态的理性分析表明,近些年陕西省人均粮食增长滞缓与人均耕地剧减的逆向变化趋势突出,其主要原因为近50年来耕地资源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且近10年此种趋势有所加剧;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且人口增加之势在未来一定时期将延续下去;分析估算出陕西省2010年的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087hm^2,21世纪中叶人均耕地警戒线为0.07hm^2;并提出实施耕地安全的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户投入行为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关岭前进、法那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1]。从农户行为角度出发,构建耕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进行耕地自然质量评价和加入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结合农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将两次耕地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加入农户行为之后,研究区内耕地大部分上升了一个等级,并发现加入农户行为之后的一等地与该地粮食高产区域一致。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工作,是中央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一贯要求,广东省通过开发质量检查和汇总软件,结合GIS专业技术,严格把控成果质量,检查县级耕地质量等组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成果,对成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分等参数和因素的合理性,评价结果的正确性检查.县级成果通过检查验收后进行省级汇总,汇总前后保持权属、地类、等别、面积不改变,而且可以从县、省两级追溯查询到对应的分等单元.最后建立省级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与年度变更数据库,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农用耕地分等定级的评价指标选取及其定量化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生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4-57
文章讨论了农用耕地分等定级工作中主的评价指标选取问题,并给出将这些指标定量化处理的方法,从而为最终分等定级的施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1993-2002年浙江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浙江省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耕地流失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浙江省耕地减少的三大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和人口增长、自然灾害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并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迄今10余年,对贵州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和空气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研究和监测耕地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ARCGIS平台为基础,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获取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对贵州省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制图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贵州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0年间下降了6 141.70km2,退耕还林工程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变化总面积的56.49%转化为林地,又有35.00%转化为草地,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卓著;2005年以来,建筑用地占用耕地成为了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